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历史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重点大全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骗人。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级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重点大全模板 1

  考点一:美国南北战争

  1、时间:1861年---1865年

  2、根本原因: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和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尖锐。

  3、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4、导火线:1861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

  5、经过:

  ①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

  ②初期:北方失利:原因: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幻想妥协,战备松懈。

  ③转折:通过《宅地法》;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扩充兵力,调整军事部署。(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的积极性。)

  ④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①时间:1862年

  ②目的:为了动员广大群众,特别是黑人参加到北方的队伍中来,瓦解和战胜南方奴隶主的反叛。

  ③主要内容: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④作用:

  (1)调动了人民群众(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和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

  (2)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美国工商业的发展。

  (3)提高了林肯的威信。

  6、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7、意义:

  (1)它维护了统一;

  (2)废除了奴隶制度;

  (3)使南北方在政治体制、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8、局限性:内战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考点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1、原因:

  (1)经济: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

  (2)政治: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农民骚动此起彼伏。

  (3)军事: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2、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

  3、前提:保护贵族、地主利益。

  4、时间:1861年

  5、推行者:亚历山大二世

  6、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②农奴需要赎买份地

  ③归“村社”管理

  7、评价:

  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变了社会性质)

  ②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夺。

  ③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④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考点三:明治维新

  1、背景:

  (1)时代背景: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

  (2)内部原因:19世纪中期,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幕府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3)外部原因:1853年,美国强行逼迫日本开放港口,打开日本大门,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

  2、时间:1868年

  3、推行者:明治天皇

  4、内容:

  1、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2、经济上,①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②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及设备,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军事上:实行军事改革。推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4、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①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

  ②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5、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影响:

  (1)积极:

  ①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消极:

  ①保留了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

  ②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临国进行侵略扩张。

  拓展提升

  1、明治维新的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比较全面。

  (2)从改革方式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

  (3)从西化的方式来看:不仅仅是简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是注重加以更新改造。

  (4)从措施的推进方式看: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5)从改革内容的特点来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1)抓住历史机遇,顺应历史潮流,努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社会发展

  (2)坚持改革开放,保持政策连续

  (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考点四: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

  2、背景: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巩固和扩大。

  (2)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技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4)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及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3、领先国家:美国、德国。

  4、主要表现:电力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围绕“电”的发明层出不穷。

  5、重要成就: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重点大全模板 2

(1)冶铁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的国家之一,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①西周:晚期出现了铁器。②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技术是世界冶铁的一大成就。③魏晋南北朝: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还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④隋唐: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⑤明朝: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产铁量达到六七千斤;云南采矿业也很有名。⑥清朝:广东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青铜铸造业:①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周青铜铸造业兴盛,西周时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②夏朝青铜器目前尚未发现,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③商朝青铜器由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④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⑤春秋战国时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贵名器;战国青铜器出现金银错新技术;青铜雕塑艺术也有创新,器物上已有建筑雕塑图案。

(3)纺织业:①商周: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和刺绣。②春秋战国:的纺织品纤维相当细密。③魏晋:曹魏在纺织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缫丝质量高,蜀锦、邺锦、回纹锦。④隋唐: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北方以来州、毫州最,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多。⑤明清: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出现许多颜色的秋色印刷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陶瓷业:①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一次飞跃。②秦:多集中于凤翔,凤翔的画砖最为出色。兵马俑是制陶与雕塑结合的艺术化。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后来制作技术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白瓷。④隋唐:唐三彩为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青瓷、邢州的白瓷、巩县的唐三彩最为有名;还出现了秘色瓷。⑤明清: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很细,有春土、澄泥、造坯、字画等十几道工序。

(5)造船业:①两汉:水军拥有用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舰船;发明了橹、舵、布帆和使用锚。②三国:吴国造船技术很高,卫温曾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③隋唐:能造当时世界上的海船,而且最早出现了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洪州是的造船中心。④宋元:北宋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区。南宋造船业中心有明州、泉州、广州,海船载运量大。⑤明朝:造船水平的高超可以从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远洋航行成功上得出。

(6)煮盐业、酿酒业:①甲骨文中有关于商周时期酿酒技术的记载。②春秋战国:煮盐业有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和四川的井盐都已开发;人们已能用曲造酒,是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③两汉: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反映了盐在当时国家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汉代开发的盐,分为池盐、海盐、井盐等,那时,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四川吃井盐。

(7)造纸业:①西汉:前期已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②魏晋南北朝:纸张质量提高,逐渐取代简族,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造纸中心:洛阳、长安、建业、扬州。

(8)制漆业:①原始社会: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红漆碗。②商朝:漆器出现了浮雕式花纹,并镶有绿松石和钻花金箔。③周朝:漆髹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种植漆林,已被征收税赋。④战国漆工艺有新成就,已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漆器。⑤秦朝:专设官吏管理漆园的种植和漆器的制作生产。⑥两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都是汉代漆器当中的精品。

(9)玉器雕刻业:商周玉器加工有了很大发展,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仅安阳妇好墓就出土玉器七百多件。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重点大全模板 3

璀璨的近代文化

1.思想启蒙运动

(1)时间:18世纪 (2)国家:法国

(3)主要启蒙思想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伏尔泰(领袖):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原则(最先在美国的1787年宪法中应用)天赋人权学说

卢梭:主权在民

(4)影响: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5)启蒙运动对法国的影响: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锻造了思想武器(理解: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说明了启蒙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2.科学的革命

(1)近代科学发展的前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主要科学家及其贡献:

a.牛顿:(巨人中的巨人)天文学,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创建微积分;力学,完整力学体系 理解:牛顿为工业革命缔造了一把钥匙,而瓦特拿着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前者指牛顿的力学定律,后者指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自然界生存法则“物竞天泽,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原子时代的大门

3. 世界的文化杰作

(1)音乐家:德国 贝多芬,代表作:《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反映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歌颂资产阶级,支持资产阶级革命 (曲目中的英雄一开始中拿破仑)

(2)文学家: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19世纪后期到29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3)画家:荷兰 梵高,印象派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向日葵》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重点大全模板 4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重点大全模板 5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也要结合课标、考试说明来进行复习。我认为中考的复习可分为四个方面的:第一个方面,结合课标要求来复习,

第二个方面,结合考试说明要求来复习,第三个方面,综合巩固的复习。第四方面,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及训练。????

第一方面结合课标的复习,?要依据课标对课本进行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弄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这章节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知识点。特别是要注意课本中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并让学生做好知识点目录。然后配以相关的练习进行训练,来巩固复习的基础知识。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复习让学生熟悉教材,知道哪个知识点是出现在哪本教材的哪个章节,这样才能在考试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的答案。????

第二方面是结合考试说明要求的复习,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针。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知识层次,就是中考的的要求层次。也就是说,考试说明里面属于识记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选择题和辨析题。那么这一部分的复习就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就可以,不用过于深入和延伸。考试说明里面属于理解和运用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材料题和问答题,当然也可以考在选择与辨析题中,那么这部分的复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还必须要求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点的纵横联系、懂得拓展,懂得结合实际。????

那第三方面是综合巩固的复习,也就是一方面要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巩固复习。综合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再复习,而是要把已复习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比如复习到日本明治维新时,纵的话,上可以复习到大化改新,下可以复习到甲午中日战争,横的话,左可以复习中国的戊戌变法,右可以复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巩固复习主要是通过模拟练习卷等来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要针对中考的题型和要求进行专项指导。同时必须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重点大全模板_精选范文网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骗人。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级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