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历史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经典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尤其是文科的科目。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经典合集 1

1、公元前4300年,位于西亚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流域南部的 苏美尔文明 是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之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2、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法典旨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3、古埃及兴起于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统一的国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因形似汉字“金”字而得名;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在它不远处矗立着狮身人面雕像斯芬克斯。金字塔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聪明才智,象征着古代埃及的高度文明。

4、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典型代表是公元前2300年出现的哈拉帕文化。

5、公元前2000-前1600年,雅利安人建立了新的国家,并确立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即僧侣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即武士,掌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多为非雅利安人。种姓制度阻碍了社会不同等级间的自由流动,严重束缚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

6、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世人乔达摩·悉达多,被人们尊为释迦牟尼。佛教教义: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古中国起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

7、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8、在希腊众多的城邦之中,雅典以其经济文化的繁荣闻名于世,而更令雅典人引以为豪的则是他们的民主政治。

9、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除十将军的职位外,雅典各级官职,经由抽签的方式向所有公民开放。由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的权力机构。雅典甚至为担任公职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

10、雅典的民主也有局限性。广大妇女和外邦人不能享有雅典的民主权利,奴隶毫无疑问也被排除在外。尽管如此,雅典的民主政治依然是古代社会的一个光辉典范,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1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4年春天率领希腊联军东征,灭亡了领土范围包括埃及和巴比伦在内的波斯帝国,一直进军到了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12、亚历山大的东征使东方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诸文明的交流和融汇,具有划时代意义。

13、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大型建筑的重要代表,是雅典卫城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至今仍然是雅典市的地标与旅游胜地。

14、古希腊哲学家的三位著名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5、继东地中海世界的希腊文明之后,罗马文明兴起于西地中海世界的意大利半岛。

16、公元前510年,罗马人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146年,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消灭了西地中海世界的另一强国迦太基,开始走上称霸地中海之路。

17、公元前27年,罗马的屋大维,创立了“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本人获得了“奥古斯都”的尊号。罗马帝国进入了一个持续两百年之久的“罗马和平”时期。

18、jtj大约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最早出现在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下层群众中间。jtj的经典为《圣经》。早期jtj提倡平等、博爱和互助,鄙视富人权贵等,后逐渐承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

19、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其中西罗马帝国的首都依然是罗马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0、古罗马的建筑以圆形竞技场和万神殿最为著名。

21、古罗马人以崇尚法制而闻名于世。罗马法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铜表法》。

22、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太阳历,是古埃及人创制的。公元前46年,罗马的统治者恺撒对其作了修改,制定了儒略历。

23、330年,君士坦丁将帝国首都迁移到 君士坦丁堡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因首都旧名为拜占庭,帝国也被后人称为拜占庭帝国。

24、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早期极有作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被称为拜占庭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529年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先前罗马法律,对欧洲其他地区以及后世的立法都有深远影响。

25、拜占庭帝国作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保存了它们的文化遗产,并且兼容并包了jtj文明 和东方文明的诸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体系。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文明、 斯拉夫文明 和西欧文艺复兴都有重要的影响。

26、481年,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800年,查理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由此被后人称作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27、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三人分别获得了帝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由此奠定了日后法兰西 、意大利、德意志三个国家的雏形。

28、392年,jtj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西欧教会以罗马主教为核心,逐渐形成教皇体制。此后教皇不断干涉西欧各国世俗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由此引发了教权与王权的激烈冲突和斗争。直到14世纪,教皇势力开始衰落,标志性事件是“阿维农之囚”。

29、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是庄园,在内部结构上,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早期采用的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它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

30、西欧城市兴起于10世纪前后,在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发展起来。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和佛罗伦萨等。城市兴起后,中古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31、西欧城市为获得自治和自由,一般以赎买为手段,购买自治特许状,或者发动武装斗争。

32、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最为著名。

33、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7世纪初;地点(圣地)---麦加;人物---穆罕默德;

经典——《古兰经》。教义---宣称自己是真主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号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通称“穆斯林”。

3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政权。622年被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35、通过传播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把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统一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完成了传播宗教信仰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使命。

36、穆罕默德去世后,阿拉伯人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与扩张,建立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1258年,西征的蒙古军队攻陷帝国首都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37、阿拉伯帝国在文学、科学、建筑和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杰出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著名的清真寺,有麦加清真寺、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和科尔多瓦清真寺。

38、日本的大化改新:

⑴时间:646年 ⑵变法者: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

⑶目的:维护统治⑷内容:①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②在经济上,施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⑸性质:一场古代日本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⑹意义: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39、幕府政治又被称为武家政治,在这种政治形态中,以将军为首的武士政权与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其实际权力远远超过朝廷。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1603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1867年,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40、14——17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41、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直接原因是教会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42、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学说而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43、文艺复兴运动从实质来看是一种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44、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是——但丁,但丁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创作的《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45、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46、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其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等也是他流传至今的名剧。

47、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

48、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到海外获取黄金;而在此之前的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

49、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50、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5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1)最重大影响:把世界各个地区联系起来,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2)消极影响: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开始了,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52、“三角贸易”的目的是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三角贸易”路线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受害最大的是非洲,获利最大的是欧洲,具有悲惨性和血腥性的贸易航程是非洲——美洲。

53、“三角贸易”的影响:它是欧美殖民宗主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使非洲大陆失去大量人口,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5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光荣革命”。

55、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王宫广场被送上了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革命进入高潮。此后,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时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恢复了封建专制统治,詹姆士二世恢复了天主教活动。

56、1689年,英国议会在伦敦召开会议,制订并批准了一个著名的法律文件——《权利法案》, 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政治制度,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体在英国确立起来。

5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资产阶级革命创立了议会权利至上的原则,确立了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②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58、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59、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

60、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并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61、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宣告北美13块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62、《独立宣言》的核心思想是:倡导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63、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64、1783年,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65、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66、1787年9月15日,制宪会议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征税权由联邦政府和州共同享有。在国家权力方面,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1787年宪法”的意义:新宪法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巩固了北美独立战争的成果,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部宪法是世界近代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

67、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是:“三级会议”的召开;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革命。

68、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发。7月14日被定为法国国庆日。

69、1789年,大资产阶级控制的制宪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70、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权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时期。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将罗伯斯庇尔送上了断头台,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着法国大革命高潮的结束。

71、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建立执政府,拿破仑为第一执政。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5年,拿破仑打败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以少胜多,取得重大胜利。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72、为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从1804到1810年间,拿破仑先后颁布了《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等法律文献,其中最著名的是《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73、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法国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4、蒸汽革命也称工业革命,其本质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即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革命。

75、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开始于棉纺织业。

76、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这是人类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77、18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因此,蒸汽机被看作工业革命的标志。

78、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和改进。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从此,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火车时代”。

79、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是煤;动力机是蒸汽机。

80、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对立阶级;?现代大工厂制度也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现代大工厂的过渡。

81、欧洲工人觉醒: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82、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

83、《共产党宣言》:1848年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84、第一国际:1864年成立,原名叫国际工人协会。

85、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法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86、玻利瓦尔:“解放者”;圣马丁“拉丁美洲解放者”。

87、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年,章西女王领导人民反抗英国殖民侵略。

88、重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对比总结

相同点:①都是两国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表达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强烈要求;②都突出地强调保障人的自由和民主权利,都是反封建的;

③都对本国及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不同点:①颁布时间不同(《独立宣言》是在革命过程中发表的,《权利法案》是革命结束后通过的);②主要矛头不同,前者指向殖民者英国,后者指向封建国王。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经典合集 2

改变以分数为中心的观念学习历史:

要想学好初中历史一定要改变自已心里一切以分数为为中心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分数将会被越来越谈化人生的标签,不少中学生以及家长并没有从分数决定一切的观念中走出来,认为分数在考试中占的分值较小,于是给它一个“副科”的名字,这无形中会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种错觉,历史不重要,这样以来就无形的降低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后的时间分配,从心理上改变思维,不为分数而学习,这不仅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也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心理素质。

纲举目张的学习方法学习初中历史:

历史学有它自身的学习方法,它的整个学习的过程都是围绕着中心线去讲述的,也就是说,它的知识点不是散乱的,在学习每一个章结的时候都以围绕着这条线索来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比如,整个历史书都是围绕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风俗和影响来发展的,无论学那个历史事件或者那一个章结,都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眼光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以来,历史也就变得不那么复杂了。

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初中历史: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特别是初中历史,基本停留在对历史根须念和定义的认识节段,在这个节节段,有大量的历史图片供同学们欣赏和参考,要具体结合地图,人物图片,时代背景图片,这样才能对做出一个全景展现,极有利于历史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学习这些地图或图片的时候,也就基本了解了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如熟知了每一个朝代的地域版图以后,自然就会明白,那个朝代是强大的,那个朝代的发展是落后的,疆域广扩的国家背后一定有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后盾。

用比较的眼光学习初中历史:

每个时期的总目标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哪朝哪代,理想都是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强,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件,而这些事件发生的目的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看是一样的,但事件和事件本身已有了不同的意义,比如,同是改革,商朝的变法成功是什么原因,而清朝改革没进行下去又是为什么,这中间的并别在那,当明白了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历史事件的时候,其实,历史一定会给你考出满意的分数,并且费时是最少的学科之一,比较分纵相比较和横向的比较,多多运用。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经典合集 3

  一、全面归纳历史阶段特征,贯通基础知识。为了贯通基础知识,学生们应全面归纳总结某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以及下属相关知识点。基本维度大致包括该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政治制度沿革、思想文化变迁、科学技术创新、世界形势变幻以及选修相关内容等。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化拓展,攻破重难点知识。 复习当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很多常考知识,恰恰是同学们的不足之处,而这类知识课本也没有相关的正面的系统表述,这样的知识应该说既属于重点知识,更属于难点知识。要攻破这类重难点知识,学生们应在贯通基础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化拓展。

  三、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提高解题能力。现行 试题的特点是"知识抽样,能力覆盖".只有大量知识而缺乏解题能力无法取得高考最终胜利,因此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要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应重点训练在给定时间范围内、在较为紧张的状态下、较为快速准确地将题目答完;应重点训练正确解读、充分利用给定材料尤其是文言文材料以及欧化语言材料的能力;应重点训练分析能力;应重点训练概述能力;应重点训练比较能力;应重点训练评述能力;要在答题角度上下功夫;要在关键词上下功夫;要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方法。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经典合集 4

  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的人名、地名、年代较多,去掉这些也就不成为历史了。学习历史,记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并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同样有比较可行的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来加强记忆。如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

  (1)记人名

  记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谐音法,用这两种方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谐音法就是将外国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汉字去理解,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成为有意义的名词或词组,便于记忆。有些人名不妨给它取个雅号,使用谐音法(雅号)记人名尽量要能顺口、生动,防止低级和粗俗。对历史人物不仅要记住读音,还要书写正确,若写错别字,则前功尽弃。如把齐桓公的“桓”写成“恒”,把“赢政”写成“嬴政”等等。

  (2)记地名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记许多地名,尤其是古今异名和外国地名,更使同学们感到头痛,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如何记住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学习有关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如学习《中国古代对外经济交流》一章,要记的地名较多,一定要对着书本或图册,弄清它的位置,才能记住;学《隋朝大运河》,只有看着地图册,才能记住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点(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四个段(自北而南),否则就会把方向搞错。对于中外史上有关军事的地名更应借助于图册和其中的各种标记,才能记住。

  其次,要记住地名还要仔细看课本中历史地图下列的古今地名对照表,才不会将古今名称相同其实并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错。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课本注明“应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这里的“应天”则是在江苏南京。两个“应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课本注释或图册,就误认为是一个地方了。

  (3)记年代

  时间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中外历史绵延几千年(若从原始人群算起则有两三百万年),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年代也有一两百个,牢记这些重要年代既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最使同学们感到困难的一个方面。

  学习初中历史需要记住大大小小历史事件的年代、地点、人物.....背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混淆!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经典合集 5

一、复习课的特点???

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复习课的教学任务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知识面,落实高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复习方法须有新颖性,不能老调重弹,把复习课上为重复课。复习课教师要善于标新立异,给学生施以新异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其三,复习课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详略得当,讲清重点、难点和缺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二、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研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以纲为纲,这个纲是指以《考试说明》为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紧扣《课程标准》,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对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考试内容,排除考试要求以外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三、从历年中考历史试题谈历史复习?从历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看,难度较大的题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并不大,试题一般为易、中、难的题目比例为3:5:2,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只顾偏题怪题,容易好高骛远,考试时难题答不全,容易题失分率太高,中考历史试题逐渐从客观性试题向主观性试题转化,在搞好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只强调答案有几条,只要把要点答全即可,查阅近2~3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今年一般不再考,对此,教师要掌握近几年中考信息、试题题型,复习时对学生加以引导。?

四、历史复习过程中学科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它是对教材的进一步熟悉和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记忆,考前复习的读,立足点要高,仔细全面。读目录(章节目录),读子目,读关键词句、注释、插图、习题、大事年表。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对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做出标记,选读的内容是复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读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有效措施。?

2.培养学生的记忆方法。历史知识头绪繁多,课时有限,记忆困难,而教师的授课时数又是有限的。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牢固扎实,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八种方法:①字头浓缩记忆法。就是将每句话的字头按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字头浓缩法在识记中形成整体知识结构的缩影,特别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记清朝世系。可将努尔哈赤、皇太极、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又如法国__及拿破仑统治时期,当政派别先后为: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等。浓缩为:“大鸡鸭、热都拿”,派别次序无人再错。字头浓缩法简单易学,方便好用,既提高兴趣,又便于记忆。所以在历史知识的记忆中应不拘一格地发挥它的作用。②歌谣记忆法。③地理方位记忆法。④谐音记忆法。⑤特征记忆法。⑥排列顺序记忆法。⑦触点联想记忆法。⑧列表图示记忆法。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经典合集_精选范文网

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尤其是文科的科目。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苏教版九年级历史期中复习提纲第一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