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经典模板
相关文章
一次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经历都是唯一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经典模板 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下面的方框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选项
1、十一长假,小聪参观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去的是
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
2、下列选项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A、保留猿的特点B、使用打制石器C、人工取火D、采集和狩猎
3、很多人爱吃米饭,水稻种植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居民最早吃到米饭
A、北京周口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
4、2005年,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炎帝B、禹C、尧D、舜
5、夏朝和商朝的暴君分别是
A、启、桀B、桀、纣C、汤、桀D、汤、纣
6、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C、确立世袭制D、推行郡县制
7、在西周社会中,工匠属于
A、国王B、奴隶C、平民D、贵族
8、“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A、煮盐业的兴盛B、纺织业的进步
C、铁器的广泛应用D、奴隶主转化为奴隶
10、作家余秋雨曾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B、李冰C、商鞅D、汉武帝
11、氏族聚落时期人们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是
A、狩猎B、采集C、农耕D、游牧
12、禅让制度的依据是
A、财产B、武力C、才能D、门第
13、公元前16世纪比公元前21世纪()
A、晚500年B、早5000年C、早500年D、晚5000年
1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的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D、字母文字的起源
15、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16、我国历的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是()
A、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472年—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473年—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474年—公元前221年
二、非选择题(17题13分、18题8分、19题13分)
17、(1)列举春秋时五位霸主(5分)
(2)“退避三舍”表现了信守诺言;敢于问鼎中原,大有取代天子之势;不忘战败耻辱,卧薪尝胆;稳定内政之后,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他们最终成就各自的霸业。(4分)
(3)“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数量的变化是因为:战国初年,国为、、三个国家。(4分)
18、某校初一年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受到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分别说出以下四位班主任的思想主张可能受到哪个学派的影响,并分别说出这些学派的代表人物。(8分)
(1)张老师认为管理班级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顺应自然,不可过多干涉学生的言行。
(2)王老师主张制定严厉的班规,然后学生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
(3)认为老师要爱惜学生,主张因材施教,用道德教育来感化学生。
(4)赵老师认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反对同学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行为。
1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汉书》
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财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和时间。(4分)
(2)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平民各自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6分)
(3)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3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经典模板 2
19、⑴ 儒家 , “仁”的思想 , 因为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奉为圣人和先师,教师的楷模。
⑵ 针对社会急剧的发展变化,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看法,逐渐形成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各学派间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0、⑴ 分封制 。⑵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进贡。平时镇守边疆,战时随从天子作战。
⑶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21、⑴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 建立县制 。
⑵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因为这样旧贵族就不能世袭爵位,利益就受损了。
⑶ 我不同意,变法还是成功的 , 通过变法秦国经济发展,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
22、⑴ 秦始皇 , 统一全国 。
⑵经济上:统一货币 ,文化上: 统一文字 , 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⑶ 匈奴 。
⑷ 焚书坑儒 , 加强了思想控制,严重摧残了人才,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经典模板 3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 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以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大英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的这种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与选拔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孙中山
材料三: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欧阳修《新唐书?太宗本纪》
回答:
⑴材料一提到的“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哪种制度?(2分)
唐玄宗是如何完善这种制度的?(2分)
⑵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把这种制度称为“最古最好”制度的理由?(2分)
⑶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 我国的教育有何启示?(2分)
27.阅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回答下面的问题。
(1)郑和下西洋是在哪个皇帝在位期间进行的壮举?(2分)
(2)郑 和及其船队远航的目的是什么?(2分)
(3)郑和的船队在哪两大洋中穿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4分)
(4)郑和下西洋有哪些伟大的意义?(3分)
(5)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郑和哪些可贵的品质?(2分)
四.问答题.(28题10分,29题13分,共23分)
2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请回答:
(1)这首诗反映了宋朝什么节日的景象?这一节日在今天的名称是什么?(4分)
(2)宋朝至今仍然保留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请写出两个。2分)
(3)假如你是北宋中期四川的一位富商,在这一节日来临之际 ,要从成都购进50匹上等丝绸待售,你将选择使用下列哪一种货币进行支付?为什么?(4分)
你所选择的货币:A、铜钱 B、铁钱 C、交子 ————( )
理由: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下所示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请写出其名称。(2分)
材料二
国别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 鉴真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 实行 了什么政策?上表中玄奘的著作是什么?(4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经典模板 4
1、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 ( )
2、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夏朝。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 )
4、长平之战,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都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
5、春秋晚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 )
7、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 ( )
8、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非常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 )
9、为了巩固统治,东周的统治者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 )
10、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的建立。 ( )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经典模板 5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C B D B C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B C A B D B
21 22 23 24 25
D D D D
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17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简表
农业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 出现的历史时期 推广的历史时期
推广使用的影响
耒耜
河姆渡时期
(距今七千年前) 本格不必填写 本格不必填写
铁农具 春秋 战国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牛耕
至迟春秋末年 战国
18、儒家强调“仁”和“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
法家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主张强化专制统治,强化中央权力。
道家即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主张“无为而治”。(6分)
学生可建议分别用品德教育、纪律约束、自我觉悟等观点。也可融合使用。言之有理即可给分。(7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经典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