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所有知识点集锦
相关文章
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我们首先要掌握其基本概念,这样才能够深入的去了解,很多同学对于知识记忆不是很擅长,尤其是对于初中生物这门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最常用的初一生物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生物七年级所有知识点集锦 1
1)1859年世界的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
3)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4)由猿到人进化关键的第一步是直立行走,后由于语言的产生终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
5)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起源森林古猿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发生改变: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劳动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赤身-懂得御寒、遮羞。
生物七年级所有知识点集锦 2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二、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40周。
精子→在输卵管内→受精卵→胚泡(子宫内着床)继续发育→胚胎→胎儿→分娩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三、青春期
1.青春期身体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肺功能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性并存 2)内心日益复杂,不愿与人交流 3)先疏远、后依恋异性
3、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 脱落 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3)心理卫生: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很师长密切交流
四、计划生育
晚婚:晚育:少生:(控制人口数量)优生:(提高人口素质)
生物七年级所有知识点集锦 3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内侧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生物七年级所有知识点集锦 4
① 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③ 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 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对光要点: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再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边转动反光镜边观察,直至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生物七年级所有知识点集锦 5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光学显微镜,其结构及各部件功能: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转换器(安放和调换物镜)、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光线通过)、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调节光线强弱)、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前者升降幅度大,后者升降幅度小)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调节光线亮度)、镜臂、镜柱、镜座。
2、显微镜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收镜
3、显微镜成像时光的的途径: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薄而透明)→物镜→镜筒→目镜→眼
4、从目镜内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较暗。
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
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5、玻片标本分类:
(1)按照材料分:①切片②涂片③装片,非常微小的片
(2)按保存时间分:①临时玻片②永久玻片生物可直接做成装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注意:1、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6、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①擦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撕④展:⑤盖:盖上盖玻片,从水滴一边逐渐放下,防止产生气泡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⑦吸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7、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能量装换器,将光能→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缓缓流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液泡:含细胞液,其内溶解有多种物质和色素。线粒体:能量装换器,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释放出来,呼吸作用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注意:(1)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细胞膜(2)西瓜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3)不是所有绿色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含有叶绿体。(4)给细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擦②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动物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③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④涂⑤盖⑥染⑦吸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9、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①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②不同点:绿色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0、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成两类
(1)无机物:包含有水、无机盐、氧
(2)有机物(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可燃烧)包含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注意:小麦燃烧实验,烧掉物质是有机物,剩下灰烬是无机盐。
11、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七年级所有知识点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