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生物

初一生物常考的知识点归纳参考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生物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的学科,它把我们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但是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程比较陌生,很多生物知识都不知道。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中七年级必备生物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生物常考的知识点归纳参考合集 1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其中: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

2、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也叫纤维素)

4、食物来源:①糖类(谷类、根茎类)

②脂肪(蛋黄、花生、豆类、硬果)

③蛋白质(瘦肉、蛋类、豆类)

5、营养组成:①糖类:(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②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③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

6、作用:①糖类:①主要供能物质;②构成细胞组织

②脂肪:①主要为贮备能源;②也参与构成细胞组织

③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7、维生素和无机盐

营养成分

主要作用

缺乏症

含量较多的食物

维生素A

皮肤粗糙、夜盲症

肝脏、胡萝卜、黄色玉米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

动物内脏,种皮和胚芽

维生素C

(特性: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水果蔬菜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胳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肝脏、蛋黄 鱼肝油

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占体重60%—70%

失水20%会有生命危险

无机盐

构成人体组织

蔬菜、豆类、奶类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儿童佝偻病、老人骨质疏松症

豆类、蛋、奶

缺铁性贫血

肝、蛋、奶

地方性甲状腺肿

加碘盐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课本8页图3.1——4

2、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肛门。

3、消化腺两大类: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②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4、口腔: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

(2)舌:①作用: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

(3)牙齿:作用:咀嚼,属于物理性消化

5、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容纳食物2升左右;

(2)胃壁内有胃腺:(小腺体)分泌胃液;内含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为多肽,属于化学性消化。

6、小肠:①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长度:6米

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含多种消化酶;属于化学性消化;

7、肝脏:

①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性消化。

8、胰腺:分泌胰液;有多种消化酶;属于化学性消化。

9、营养物质的消化

10、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课本13页图3.1—10

(1)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作用;

(2)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

(3)小肠:吸收的主要场所;

①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吸收面积;②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③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小结:只有消化能力无吸收能力的是:口腔。只有吸收能力无消化能力的是:大肠

既有消化能力又有吸收能力的是:胃和小肠。胆汁内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初一生物常考的知识点归纳参考合集 2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血液可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数量功能相关病症

红细胞男:5.0ⅹ1012个/L(血红蛋白120-160g/L)女:4.2ⅹ1012个/L(血红蛋白110-150g/L)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过少:贫血病

白细胞(4—10)ⅹ109个/L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过多:炎症

血小板(1—3)个ⅹ1011个/L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过少:流血不止

2、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3、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5、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6、血液的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2)防御保护作用3)体温调节

7、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8、比较三种血管的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分布及出血护理?

9、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最多5)管腔最小。

10、心脏可分为四个腔,四腔的关系是: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异侧心房心室不相通。心脏由心肌构成,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心脏,此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

11、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见书38页图

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12、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χ心率

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运动员主要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

心动周期=60秒(一分钟)÷心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1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舒张期比收缩期长的好处在于:

1)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2)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

14、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初一生物常考的知识点归纳参考合集 3

1.反应式:CO2+H2O(CH2O)+O2

光反应:光解水,产生[H]、ATP和O2

暗反应:[H]和ATP还原CO2,生成有机物

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1)光:光照强弱直接影响光反应;

(2)温度:温度高低会影响酶的活性;

(3)CO2浓度: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直接影响暗反应;

(4)水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特别地,水分还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

(5)矿质元素:矿质元素是光合作用产物进一步合成许多有机物所必需的物质如叶绿素、酶等。

3.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

途径措施或方法

延长光时补充光照

增大光合作用面积间作、合理密植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控制适宜光强、提高CO2浓度(如通风)、合理施肥(供应适量必需矿质元素)

提高净光合作用速率维持适当昼夜温差(白天适当升温,晚上适当降温)

4.意义:

①光解水,产生氧气。

②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产生ATP,为碳反应提供能量。

③利用水光解的产物氢离子,合成NADPH(还原型辅酶Ⅱ),为碳反应提供还原剂NADPH(还原型辅酶Ⅱ)。

初一生物常考的知识点归纳参考合集 4

1、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而生物也有自身的规律,比如生物与环境相协调、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以及各种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习生物和其他学科都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要对染色体行为、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理清,要在复习过程中慢慢掌握这些规律。

2、突破难点

生物有些知识点比较复杂和抽象,同学们学起来会感到有困难,这种时候就要寻找方法,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

生物知识有很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很难做到全面准确地抓主干知识。我们要尽量借助多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做到便于理解。

3、归纳总结

在生物的科目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在学习完一部分内容后要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再去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因为每个人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对复习的规划也要不一样。考生应该多关注基础层面的知识,为多积累了每一个知识点而高兴,多多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才能在高考的时候取得好成绩。

初一生物常考的知识点归纳参考合集 5

【细胞的分 裂和分化】

一、细胞的分 裂

1.细胞的分 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生物体长大是由于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3.细胞分 裂受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控制。

二、细胞的分化

1.细胞的分化形成了组织。

2.动物的组织有四种,分别是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

3.植物的组织有五种,分别是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1.胚胎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不断进行分 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 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怀孕到280天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_排出,即分娩;人出生以后的发育,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婴儿期(出生到一周岁)、幼儿前期(一至三岁)、幼儿期(三至六七岁)、童年期(六七岁到十一二岁)、青春期(约十至二十岁)、青年期(约十八岁至二十五岁).

2.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也都迅速发育.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青春期是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的时期.

3.遗精是指在无性交情况下发生_现象,据统计8%的男性都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大部分夜间睡眠中发生,一般遗精的频度可以从1~2周一次到4~5周一次不等,均属正常

4.性发育、性成熟既然是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征,所以性卫生保健就应该是青春期的重要活动。

要正常度过月经期,应注意经期卫生:

(1)保持外x清洁

月经期间_抵抗力下降,易受细菌感染,因而要每天清洗外x。不过不要盆浴,应该淋浴,经期能用温水擦身更好。

(2)注意保暖

经期御寒能力下降,受凉易引起疾病,像月经过少或突然停止。因而要避免淋雨,趟水,用凉水冲脚;少食或不食冰冻食物、饮料。

(3)经期用品保洁

注意保持卫生巾清洁,购买国家卫生部门允许出售的卫生巾中。如使用卫生带,清洁后应在日光下晒干。

(4)精神保养

经常保持精神愉快,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可转移经期出现的烦躁、郁闷、不能太娇气,既注意保养又判若无事。

(5)饮食保养

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免得盆腔充血。经期易出现疲劳和嗜睡,感情波动也大,故不饮浓茶、咖啡等。

(6)适当劳动、锻炼

经期体力劳动过累或参加剧烈体育活动是不适宜的,但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锻炼是有益的。

TAG标签: 生物 知识点

初一生物常考的知识点归纳参考合集_精选范文网

生物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的学科,它把我们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但是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程比较陌生,很多生物知识都不知道。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中七年级必备生物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初中七年级必备生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