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数学成绩提高5篇
相关文章
怎样把数学成绩提高?学好数学的方法其实跟其他的学科的学习没太大的区别,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学好数学,需要有决心,有信心,更需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样把数学成绩提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怎样把数学成绩提高1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促进学习兴趣
学生亲自参与比教师的灌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实践操作,所获得的知识要比教师灌进去的知识牢固得多。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智力。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内化为自己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手脑并用,增加了感性的认知,从而能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之间开展竞争学习,增强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教师可以创设竞争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互相竞争比赛的学习中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把知识的学习融入竞争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促进了思维。学生主动去探究,有渴望成功的要求,促使学生之间比、学、赶、超,用竞争来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
学生在竞赛中,思维活跃,精神高度集中,学习知识更加深刻,学生在紧张、刺激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之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口算比赛、抢答比赛、接龙比赛等。同时,教师要用言语来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看谁的练习做的最多”“看谁的解法多”等,对优胜学生要给予表扬,奖励小红花等,对落后的学生要鼓励。
怎样把数学成绩提高2
自觉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过程,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
在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和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需求,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由于信息技术自身具有传输的网络化,信息呈现的多样化,信息存储的物质化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得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许多美好愿望能够得以实现。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也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有机会寻找到更好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案。而“整合”使“导学探究式”数学教学新模式丰富了内涵、平添了生机和活力。从“导学案”平面式,到“整合”使情景设置立体化,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诱思探究”只是“人――人”互动,到“整合”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计算机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人――机――人”的教学系统;这样教学模式就显现出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传播迅捷、信息量大,教学中信息意识增强。学生学习以协作式、探究式为主。这种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信息技术变成了学生的认知工具。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协作探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其中,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是学习交流的前提基础,这是信息技术介入数学教学中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注重一题多解,提高解题能力
成绩的好坏与做题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做作业,切忌完成任务式的,应该在老师精心选留的题目中寻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思考多种解法中的通法,感悟某些题的特殊解法。例如:“已知点A(1,y1),B(2,y2)是双曲线y=1/x的同一分支上的两点,试比较y1与y2的大小。”在解答此题的时候我们既可以通过求得y1、y2的值的方法来比较y1、y2的大小,也可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来比较。
如果我们只局限在掌握了“通过求值比较大小”这个方法,那么我把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变为y=a2/x(a≠0),问题就没办法解决了。因此努力探求一题多解有时候显得非常必要。有些同学习惯探究一道题的多种求解方法,而有的同学只满足把题解对就可以了,时间久了,善于一题多解的同学就会积累很多解题经验,解题思路就会比较开阔,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也能得到能提高,成绩当然就会提高很快。
怎样把数学成绩提高3
1、转化型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如:某一卖鱼者规定,凡买鱼的人必须买筐中鱼的一半再加半条。照这样卖法,4人买了后,筐中鱼尽,问筐中原有鱼多少条?该题对一些没有受过转化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会感到一筹莫展。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复杂的方程。
但经过转化思维训练后,学生就变得聪明起来了,他们知道把买鱼人转换成1人,显然鱼1条;然后转换成2人,则鱼有3条;再3人,则7条;再4人,则15条。
2、系统型
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高级整体思维形式。在高年级除结合综合应用题以外还可编制许多智力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如:123456789在不改变顺序前提下(即可以将几个相邻的数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但不可以颠倒),在它们之间划加减号,使运算结果等于100。象这道题就牵涉到系统思维的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把10个数看成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去考虑、第一层次:找100的最接近数,即89比100仅少11。第二个层次:找11的最接近数,很明显是前面的12。第三个层次:解决多l的问题。整个程序如下:12+3+4+5-6-7+89=100
3、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练学生。如问:3个5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或5x3=15。教师又问:3个5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x5x5=125。紧接着问:3与5相乘是多少?学上答:3x5=15,或5x3=15。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准确。
怎样把数学成绩提高4
一、转变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质疑”教师的本领
最常见的课堂,是老师问,学生答。最难见的课堂,是整堂课,学生都在“质疑”老师。这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质疑”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有了“质疑“的课堂,将是一片生机盎然充满学习兴趣的课堂。如何教会学生“质疑”老师?首先应当强化问题意识,培养质疑兴趣和勇气,从一开始质疑同学对问题的回答,到质疑课堂上教师的表述,再到质疑书本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质疑能力。其次应引导学生学会问,在“问什么”“怎样问”上作具体指导,碰到一个命题,要习惯于问一问它是否是真命题;某个条件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从某种特殊情况中总结出的规律,推广到其他情况还能成立吗?学生了“质疑”的能力,也就加深了他们对某个数学题的理解和深知。
二、重视对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一堂课结束,或者一个单元结束,或者某道数学题的解题结束,都需要总结。总结是一种进步,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数学教学中,更需要学生不断地总结归纳――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整理、提炼、发展,通过这些思维活动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于其中。培养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章内容,一节内容,一节课都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内容,找出前后联系,谈谈学习感想。在归纳总结的训练中,学生也许会出现抓不住重点,内容重复,理解认识不全面等。作为数学教师,不要怕耽搁时间,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会水到渠成提高的。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意义非凡。
三、课堂上大量采用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当下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基于直接经验的学习,是学生在一种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高度智力投入并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初中数学教学,由于通篇都是XY,探究式教学要多用,且要用活。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探究式教学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序的、渐进的自主学习训练,能及时地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扪心自问”。在数学教学中,长期运用探究式教学的班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比较能力明显高于很少使用探究式教学的班级。
怎样把数学成绩提高5
前后联系,纵横贯通。
在做题中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绝不能“傻做”。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实质,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特别是几何题中的辅助线添法很有规律性,在做题中要特别记牢。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指出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不均衡的逐渐变化过程,因此克服遗忘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复习,较好的典型习题最好能准备一本笔记本把它记下来,以后如碰到类似的题目就把它放在一起,同时也复习一下以前的习题,这样,就不会忘记,又能增加知识。
记清概念,夯实基础。
数学不等于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特别是“不定项选择题”就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已经学过的概念整理出来,通过读一读、抄一抄加深印象,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有些同学能看懂书中的内容,并不一定能深刻地理解它,初次看懂书中的内容,往往还只停留在表面,既使真正懂了,也不等于你已经记住了它,如果已记住了它,也不等于你会运用它。因此,有些题目不会做是可以理解的。一般来说,学习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识记—理解—运用,理解是关键,只有理解才能很好地记住它,只有理解才有可能灵活地运用它,而运用离不开记忆,更需要理解、训练,做作业就是运用的过程,如果连记忆关、理解关都未能攻破,自然过不了运用关,更何况运用是一般原理到具体实例的运用,其中也有一些技巧,只有在不断训练中提高的自己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记录错题,避免再犯。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同学们常会一次又一次地掉入相似甚至相同的“陷阱”里。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做题中就要及时记录错题,还要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以后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这样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毕竟,高考当中是“分分必争”,一分也失不得。做错题目是难免的,有错就改才能进步,因此必须做好订正工作,把错题汇集起来,是个好办法,但不要把它当成任务,把错题重做一遍,是订正的过程。另外,错题集的另一好处是对今后复习提供了重要内容,可以节省时间,希望你养成做错题的好习惯。
怎样把数学成绩提高5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