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品复习七年级专题总结模板
相关文章
许多学生都对学习政治兴趣不大,主要是觉得政治靠死记硬背,学起来没有什么意思,而且有些学生根本就不懂得该如何学习政治,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一政治学习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思品复习七年级专题总结模板 1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3.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4.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
(1)法治是人貌同的生活方式,也竖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它貌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7.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8.你是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法律的作用
(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10.未成年人的含义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11.为什么需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意义: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12.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法律有哪些?专门法律是哪两部?
(1)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
(2)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1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21cnjy.com
14.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是什么?
(1)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2)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3)社会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4)司法保护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机关、人民、人民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21·cn·jy·com
15.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
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16.怎样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
(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7.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www.21-cn-jy.com
18.怎样树立法律信仰(要求)?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19.道德与法律的作用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0.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是什么?
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考思品复习七年级专题总结模板 2
1、背。即是背书,众所周知,学习政治一定要背书,但是,背书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背书要有内容、有目的地背,千万不要盲目地背,否则,不但学不好政治,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觉得学来学去都学不好,干脆不学算了。因此,一定要学会背书,那么,该如何背,首先,确定数量,每天背书的内容不能太多,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太急功近利,每天最多只能背3---4道题,不能太多,太多就很容混乱,并且记不牢固。所以每天将这些题牢牢地记在脑子里,这样每天一点点地背,一个学期下来,你脑子里就储存着大量的知识,到考试前再认真复习,这样,怎样的考试都不怕了,考试成绩一定也上去了。其次,要明确背书内容。许多学生都是不知读什么的,总之,拿起书就无目的地读,因此,一定要明确该背什么,每天老师上课要划起来的简答题就是背的内容,政治只有简答题是最需要背的,其它的实际上都是靠理解、分析的。
2、看,即是看书。其实很多学生都以为只要背完书,政治就学完了,实际上,背书只是学政治的基础,而且,只靠背书,考试只能是考合格的层次,要成绩再上一个台阶,取得优秀的成绩,还要学会看书。将课本的内容看深、看广、看懂,理解课本的内容,并养成边看书边思考的好习惯。看书也要懂得怎样看,看老师划起来的重点、难点,课本的大小标题,课本特别标注的内容。只有不断地看书,才能真正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掌握、理解,才会在各种考试中得心应手,应对各种试题。也只有学会看书的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3、用,即是用书。何谓用书,实际上就是运用课本的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学习的目的实际上就将知识应用。如果你很努力地背了书,看了书,但最终你却不懂得将头脑中的知识应用,实际上等于你什么都没有学。那么,应该样用书呢?首先,多做练习,做练习的过程,实质上就运用知识的过程,我一般情况下,教学生做练习必须经过三个程序,第一:先不要看书,将所有会做的题目做完;第二:将不会做的题目查阅课本,从课本找答案;第三:不会做的题目抄答案。三种程序采用三种不同的色笔做标记,复习时,第一种粗略看一下就行了,第二种认真地复习一至二次,第三种要多次复习。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掌握课本的知识。其次,在平时生活中,多些利用课本的知识,讨论一些国内国际的时事,将知识面扩阔,将课本的知识深化,而且也可以提高学习政治的兴趣,使学习政治变得不再枯燥。
中考思品复习七年级专题总结模板 3
第一节:走进公共生活
1、什么是公共生活?
(1)人与人相互之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2)我们的公共生活不仅仅是由周围所熟悉的人和事所组成;(3)现在的公共生活扩展到整个地球,地球日益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2、怎样感受公共生活?
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打电话、看电视、报刊,出国旅游、访问等形式来感受"地球村"的生活。
3.为什么我们的公共生活扩展到了整个"地球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便捷,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我们都是这个村的"村民",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也就扩展到了这整个的地球"村落"。
3、为什么要融入公共生活?("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在公共生活中成长(2)融入公共生活中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
4、怎样融入公共生活?
(1)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自卑的阴影。(2)克服自傲心理,不过高地估价自己而过低的估价别人。(3)摆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坦诚相处。(4)平等待人(5)谦逊宽容;(6)遵守规则(7)讲究文明礼貌
5、怎样在公共生活中克服自卑心理?
(1)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多想想自己的长处、优势。(2)正视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切实的努力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增强自信心。(3)寻找合适的机会,主动地表现自己,敢于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4)尽快去做应该但尚未作好的事。(5)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6)学会比较,与自己条件相同的人比,与自己的过去比。
第二节:平等交往
1.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遵循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与他人平等交往,和睦相处。
2.怎样与他人平等交往(平等交往的要求):
(1)平等待人;(2)谦逊宽容;(3)遵守规则。
3.为什么要做到平等待人:
尽管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各样各样的差异,但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
4.为什么对人要谦逊宽容(对于谦逊宽容,你怎样理解):
①谦逊和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与人之间真诚交往的润滑剂。②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得为人谦逊,理解他人,宽容他人。③即便对于犯了错误的人,也要给他以应有的宽容,这也就等于给了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5.怎样做到谦逊宽容?
①为人谦逊,理解他人,宽容他人。②即便对于犯了错误的人,也给他以应有的宽容,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6.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①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既体现了我们的良好修养,又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②随着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作为"地球村"的村民要与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人打交道。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人,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交往,我们的"地球村"会变得和谐温暖。
7.怎样做到遵守规则(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②尊重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交往。
8、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
(1)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2)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新(3)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4)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5)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礼貌和礼仪
1.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文明礼貌的作用或意义)::
(1)文明礼貌能增进人际和谐;(2)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3)使我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的尊重(4)增添我们个人的风采和魅力。
2.怎样做到讲文明、有礼貌、知礼仪:
①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②认清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找出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并努力加以克服;③努力培养态度诚恳、仪表大方、语言文明、行为得体、互敬互让的言谈举止和按规则办事的行为习惯;④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文明交往的技巧,学会文明交往。
3.为什么要讲文明礼仪(讲文明礼仪的作用或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文明礼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人们讲文明、有礼貌、知礼仪的意识;②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增添个人的风采和魅力;③有利于人们改正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④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⑤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4、礼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家庭是我们人际交往的起点,学校是我们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我们不仅要要讲究家庭礼仪、校园礼仪,还要懂得社交礼仪。
5、不同行业,有不同礼仪。
行业礼仪:宾馆礼仪、商务礼仪、护士礼仪、外事礼仪。不同场合,有不同礼仪:如餐饮礼仪、服饰礼仪、办公室礼仪、庆贺礼仪。
6、言谈礼仪、行为礼仪是我们与他人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
7、文明交往技巧的重要性
(1)是我们文明交往的重要条件;(2)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
8.怎样才是有文明礼仪(文明交往的技巧):
①养成态度诚恳、仪表大方、语言文明、行为得体、互敬互让的言谈举止和按规则办事的行为习惯。;②真诚坦率、正直勇敢、平等待人、谦逊宽容、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
9、开玩笑的度:要看对象;要看时间;要看场合和环境;要看内容。
第二单元提升自我适应社会
1、在生活中,要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适应社会,首先应该做一个自信的人
2、自信的作用(为什么要培养自信品质)
(1)自信最美,生活得成功、幸福的人,都是那些满怀信心,放眼未来的人。
(2)会使不可能变成可能,使可能变成现实,不自信,则会使可能变成不可能,使不可能变得毫无希望。(3)选择自信就是选择成功。
3、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
(1)发现自我,找到自信的支点
(2)悦纳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多肯定自己,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前提
(3)追求成功。选泽适当的目标,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4、为什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1)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尊严,没有自尊的人是不完整的;(2)努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也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体现
6、怎样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1)从知耻开始,知荣辱,讲自爱。能够用积极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做有损自己人格尊严的事,这是做一个有尊严的人的基本要求;
(2)自尊自强,守护尊严。树立自尊,是我们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3)尊重他人,赢得尊严。保护他人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学会欣赏别人,从内心接纳别人。
(4)维护民族国家的尊严
①为什么:个人的尊严与国家、民族的尊严紧密相关。
②怎么做:不做损害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的事;努力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增光添彩
7、尊重他人的要求:
(1)保护他人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2)学会欣赏别人,从内心接纳别人。
11、怎样成功演绎我的社会角色?(做一个自立的人)?
(1)学会独立思考。
一味从众,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原则,是不可能成功地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
(2)学会把握好奇。
①因为:年轻的我们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判断是非的能力却比较弱,因而对感兴趣的事情容易贸然尝试和模仿。
②怎样把握好奇: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模仿要掌握限度;学会自我控制
(3)学会自我控制。
①我们正青春年少,涉世未深,遇事容易冲动②在公共生活中,过分地放纵自己,既容易伤及他人,也会贻害自己③学会自我控制,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4)学会独立生活。
①因为:我们要在社会中立足,就必须逐渐克服依赖心理,学会独立生活,培养良好习惯,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②怎样提高自己的独立性?
尝试自己对重要事情做出决定;不随声附和;学会单独开展计划或做事;在没有从他人那里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前,学会对日常事务做出决定;独处时能调节自己的不适和无助感
第三单元过有选择的生活
1、学会选择,能独立地做出选择,是我们走向成熟的标志。
2、青少年为什么要学会自主选择?
○!生活中充满了选择,生活需要选择;○2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甚至还影响我们整个的人生道路,人生因选择而不同;○3过有选择的生活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4学会选择,能独立地做出选择,是我们走向成熟的标志;○5青少年要健康成长,就需要学会自主选择
3、我们如何学会自主选择?
我们要学会自主选择,应做到:○!明辩善恶,谨慎选择;○2审时度势,抓住机遇。(3)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4、为什么说在生活中做出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一方面在于,要作出最佳选择是需要认真权衡的;另一方面则是,一旦自主作出选择,就要为自己的负责
5、选择与责任是怎样的关系?
选择与责任紧密相连,任何选择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后果。一旦做出了选择,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选择的后果。选择也就意味着责任。
6、一个人应怎样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1)一旦做出选择就要付诸行动,努力坚持,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这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2)如果因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给生活增添了欢乐,就应该坦然、自豪的地说:"这是我选择的结果"
(3)如果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由于自己的失误所带来的后果,不回避错误,不推诿自己的责任。
7、为什么要选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我们人生的积极选择;(2)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广泛认可;(3)把社会和他人装在心里,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就不会是一个孤独的人
8、选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1)能明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2)需要战胜许多诱惑;(3)选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按照制度、规则和程序办事。
中考思品复习七年级专题总结模板 4
第一节:走进公共生活
1、什么是公共生活?
(1)人与人相互之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2)我们的公共生活不仅仅是由周围所熟悉的人和事所组成;(3)现在的公共生活扩展到整个地球,地球日益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2、怎样感受公共生活?
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打电话、看电视、报刊,出国旅游、访问等形式来感受"地球村"的生活。
3.为什么我们的公共生活扩展到了整个"地球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便捷,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我们都是这个村的"村民",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也就扩展到了这整个的地球"村落"。
3、为什么要融入公共生活?("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在公共生活中成长(2)融入公共生活中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
4、怎样融入公共生活?
(1)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自卑的阴影。(2)克服自傲心理,不过高地估价自己而过低的估价别人。(3)摆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坦诚相处。(4)平等待人(5)谦逊宽容;(6)遵守规则(7)讲究文明礼貌
5、怎样在公共生活中克服自卑心理?
(1)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多想想自己的长处、优势。(2)正视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切实的努力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增强自信心。(3)寻找合适的机会,主动地表现自己,敢于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4)尽快去做应该但尚未作好的事。(5)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6)学会比较,与自己条件相同的人比,与自己的过去比。
第二节:平等交往
1.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遵循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与他人平等交往,和睦相处。
2.怎样与他人平等交往(平等交往的要求):
(1)平等待人;(2)谦逊宽容;(3)遵守规则。
3.为什么要做到平等待人:
尽管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各样各样的差异,但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
4.为什么对人要谦逊宽容(对于谦逊宽容,你怎样理解):
①谦逊和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与人之间真诚交往的润滑剂。②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得为人谦逊,理解他人,宽容他人。③即便对于犯了错误的人,也要给他以应有的宽容,这也就等于给了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5.怎样做到谦逊宽容?
①为人谦逊,理解他人,宽容他人。②即便对于犯了错误的人,也给他以应有的宽容,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6.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①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既体现了我们的良好修养,又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②随着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作为"地球村"的村民要与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人打交道。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人,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交往,我们的"地球村"会变得和谐温暖。
7.怎样做到遵守规则(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②尊重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交往。
8、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
(1)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2)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新(3)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4)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5)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礼貌和礼仪
1.为什么要讲文明礼貌(文明礼貌的作用或意义)::
(1)文明礼貌能增进人际和谐;(2)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3)使我们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的尊重(4)增添我们个人的风采和魅力。
2.怎样做到讲文明、有礼貌、知礼仪:
①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②认清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找出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并努力加以克服;③努力培养态度诚恳、仪表大方、语言文明、行为得体、互敬互让的言谈举止和按规则办事的行为习惯;④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文明交往的技巧,学会文明交往。
3.为什么要讲文明礼仪(讲文明礼仪的作用或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文明礼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人们讲文明、有礼貌、知礼仪的意识;②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增添个人的风采和魅力;③有利于人们改正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④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⑤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4、礼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家庭是我们人际交往的起点,学校是我们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我们不仅要要讲究家庭礼仪、校园礼仪,还要懂得社交礼仪。
5、不同行业,有不同礼仪。
行业礼仪:宾馆礼仪、商务礼仪、护士礼仪、外事礼仪。不同场合,有不同礼仪:如餐饮礼仪、服饰礼仪、办公室礼仪、庆贺礼仪。
6、言谈礼仪、行为礼仪是我们与他人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
7、文明交往技巧的重要性
(1)是我们文明交往的重要条件;(2)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
8.怎样才是有文明礼仪(文明交往的技巧):
①养成态度诚恳、仪表大方、语言文明、行为得体、互敬互让的言谈举止和按规则办事的行为习惯。;②真诚坦率、正直勇敢、平等待人、谦逊宽容、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
9、开玩笑的度:要看对象;要看时间;要看场合和环境;要看内容。
第二单元提升自我适应社会
1、在生活中,要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适应社会,首先应该做一个自信的人
2、自信的作用(为什么要培养自信品质)
(1)自信最美,生活得成功、幸福的人,都是那些满怀信心,放眼未来的人。
(2)会使不可能变成可能,使可能变成现实,不自信,则会使可能变成不可能,使不可能变得毫无希望。(3)选择自信就是选择成功。
3、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
(1)发现自我,找到自信的支点
(2)悦纳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多肯定自己,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前提
(3)追求成功。选泽适当的目标,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4、为什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1)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尊严,没有自尊的人是不完整的;(2)努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也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体现
6、怎样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1)从知耻开始,知荣辱,讲自爱。能够用积极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做有损自己人格尊严的事,这是做一个有尊严的人的基本要求;
(2)自尊自强,守护尊严。树立自尊,是我们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3)尊重他人,赢得尊严。保护他人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学会欣赏别人,从内心接纳别人。
(4)维护民族国家的尊严
①为什么:个人的尊严与国家、民族的尊严紧密相关。
②怎么做:不做损害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的事;努力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增光添彩
7、尊重他人的要求:
(1)保护他人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2)学会欣赏别人,从内心接纳别人。
11、怎样成功演绎我的社会角色?(做一个自立的人)?
(1)学会独立思考。
一味从众,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原则,是不可能成功地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
(2)学会把握好奇。
①因为:年轻的我们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判断是非的能力却比较弱,因而对感兴趣的事情容易贸然尝试和模仿。
②怎样把握好奇: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模仿要掌握限度;学会自我控制
(3)学会自我控制。
①我们正青春年少,涉世未深,遇事容易冲动②在公共生活中,过分地放纵自己,既容易伤及他人,也会贻害自己③学会自我控制,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4)学会独立生活。
①因为:我们要在社会中立足,就必须逐渐克服依赖心理,学会独立生活,培养良好习惯,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②怎样提高自己的独立性?
尝试自己对重要事情做出决定;不随声附和;学会单独开展计划或做事;在没有从他人那里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前,学会对日常事务做出决定;独处时能调节自己的不适和无助感
第三单元过有选择的生活
1、学会选择,能独立地做出选择,是我们走向成熟的标志。
2、青少年为什么要学会自主选择?
○!生活中充满了选择,生活需要选择;○2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甚至还影响我们整个的人生道路,人生因选择而不同;○3过有选择的生活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4学会选择,能独立地做出选择,是我们走向成熟的标志;○5青少年要健康成长,就需要学会自主选择
3、我们如何学会自主选择?
我们要学会自主选择,应做到:○!明辩善恶,谨慎选择;○2审时度势,抓住机遇。(3)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4、为什么说在生活中做出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一方面在于,要作出最佳选择是需要认真权衡的;另一方面则是,一旦自主作出选择,就要为自己的负责
5、选择与责任是怎样的关系?
选择与责任紧密相连,任何选择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后果。一旦做出了选择,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选择的后果。选择也就意味着责任。
6、一个人应怎样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1)一旦做出选择就要付诸行动,努力坚持,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这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
(2)如果因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给生活增添了欢乐,就应该坦然、自豪的地说:"这是我选择的结果"
(3)如果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由于自己的失误所带来的后果,不回避错误,不推诿自己的责任。
7、为什么要选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我们人生的积极选择;(2)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广泛认可;(3)把社会和他人装在心里,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就不会是一个孤独的人
8、选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1)能明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2)需要战胜许多诱惑;(3)选择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按照制度、规则和程序办事。
中考思品复习七年级专题总结模板 5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3.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4.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
(1)法治是人貌同的生活方式,也竖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它貌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7.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8.你是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法律的作用
(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10.未成年人的含义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11.为什么需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意义: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12.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法律有哪些?专门法律是哪两部?
(1)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
(2)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1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21cnjy.com
14.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是什么?
(1)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2)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3)社会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4)司法保护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机关、人民、人民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21·cn·jy·com
15.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
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16.怎样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
(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7.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www.21-cn-jy.com
18.怎样树立法律信仰(要求)?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19.道德与法律的作用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0.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是什么?
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考思品复习七年级专题总结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