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政治

初一下册政治必备知识要点参考精选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8

整个初中阶段,初一的政治知识是最简单易学的,只要勤看书,多复习,考试就能考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一下册政治必备知识要点参考精选合集 1

感受法律的尊严

1.什么是法律?P87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

种特殊行为规范,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何不同?P87

(1)法律比道德、纪律更为明确、具体。

(2)法律比道德、纪律具有更为广泛的普遍约束力。

(3)法律比道德、纪律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更大的强制力,即国家强制性和国家强制力。

3.法律有哪些主要特征?P87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什么是违法行为?P93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5.什么是行政违法行为? P93

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6.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 P93

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7.什么是刑事违法行为? P93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8.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P94

(1)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初一下册政治必备知识要点参考精选合集 2

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人生难免有挫折

1.挫折的含义

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

3.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的: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自然因素)⑵各种人为因素,⑶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

4.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同态度不同结果。(P63)

挫折面前也从容

1.挫折具有两面性(挫折的作用):(P65)

2.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3.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P67--69)

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⑷会自我疏导。自我疏导的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

让我们选择坚强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P73)

自觉性(目的明确勇往直前)果断性(判断准确处事果断)自制力(调节情绪胜不骄败不馁)坚韧性(精神顽强,毅力坚定)。

2.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是什么?(坚强意志的作用)(P75--77)

⑴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

4.人们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与其智力的高低和客观环境的好坏,而是常常取决与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1.磨砺意志的方法?(P80--83)

⑴磨砺坚强的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⑵磨砺坚强的意志,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⑶磨砺坚强的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⑷磨砺坚强的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初一下册政治必备知识要点参考精选合集 3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1.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可以这样说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2. 自立的表现:(P35)

3. 做家务对于将来成材有什么意义?(自立的重要性)

让孩子从小做些家务,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的品质。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感。

4. 为什么人生需要自立?(自立的必要性)

○1 我们终究要离开家庭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2 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

○3 不自立就难以在社会中立足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 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2. 依赖的危害?

⑴它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3.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4.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 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6.如何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①要有独立地生活的能力,告别对他人的依赖。

②遇事有主见,有自主能力,自己的事自己负责。③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1.什么是自强?P47

自强指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强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2.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自强的精神意义?(为什么要自强?)

个人方面: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民族方面: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P50)

5. 自强 进取的动力 自强 通向成功的阶梯

6. 要自强,首先就树立坚定的理想

7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8. 人最大的敌人:自己。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

9. 自强的人都会面临一只拦路虎,那就是放任自我

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如果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确定努力的方向,我们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11. 少年怎样能自强?

① 理想,自强的航标(P51)

② 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P53)

③ ③ 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P55)

12. 许多人不成功的原因?(P54)

初一下册政治必备知识要点参考精选合集 4

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1.什么是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自尊的表现:

①容貌上的修饰②举止的文明③行为的后果④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3、怎样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怎样自尊?)

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已相信自己,自已尊重自己

4.知耻与自尊的关系: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5、什么是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

6、虚荣心产生的原因?

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数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7.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8.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9、个人的自尊和祖国和民族的尊严紧紧连在一起。

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尊重他人的意义?(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为什么说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1)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2)我们需要把他人的眼睛作为镜子,来更好地认知自己。

(3)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以便意识到自己的弱点、盲点和误区。

3、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4、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

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自尊的人最看重什么?自己的人格

2、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

①对人有礼貌②尊重他人的劳动③尊重他人的人格。

3.怎样尊重他人?

①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②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③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4、怎样正确对待议论与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关紧要的议论,忍让一下就过去了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5、自尊者豁达。

承认世界因为差异而精彩,就不会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如果我们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还可以更多地欣赏来自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

6、自尊者适度。

(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 (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必要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信的表现:

①思想上相信“我能行”②行为上表现“我能行”③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一、“我能行!”

1.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4.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2.自信有助成功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

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三、唱响自信之歌

1.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看到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进步

3.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4.实力,才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5.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一、自己的事自己干

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举例)

3.人生需要自立:走进社会,经历风雨、见世面;法律要求我们自立。

4.走向自立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如展示:

⑴推销自己的能力,⑵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⑶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1.依赖思想的危害:

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2.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3.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5.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在水中反复练习。”(请你列举你生活学习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问题)

6.请你谈: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一、人生自强少年始

1.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

⑴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5.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6.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二、少年能自强

1.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2.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3.人的敌人:自己。

4.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⑴树立正确的理想;⑵战胜自身的弱点;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1.挫折: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而产生了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消极情绪的反应。

2.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

3.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⑵各种人为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因素),⑶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心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4.面对挫折和困难,大致有三种人(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⑴胆怯、懦弱的人——放弃目标,一事无成,⑵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不能坚持到底,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⑶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获得成功。第三种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二、挫折面前也从容

1.挫折的作用:

⑴消极影响: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⑵积极作用: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蚌病成珠”)

2.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3.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⑷会自我疏导(其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4.自我疏导的其他方法:自我暗示法:即主动自觉地通过语言、手势等间接、含蓄的方式向自己发出一定的信息,使自己按自己示意的方向去做;换位思考法:变换角度思维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法:设身处地地达成理解的一种心理机制;校对目标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等。

5.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新。

6.在遇到挫折时,寻找解决方法应注意三点:

⑴行动目标制订得要合适。⑵要扬长避短。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初一下册政治必备知识要点参考精选合集 5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事先都应该掌握这门学科教材的编写规律,悟出这门学科的通用学习规律。

你只有在整体上把握了这门教材的编排结构及规律,在以后的具体、细微的学习中,才能科学高效地完成这门学科的学习任务。

我们许多学生在学习上都犯“近视眼”的毛病,只知道一节课,不懂得一本书,更谈不上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和掌握。

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讲,不是学不会的问题,而是不会学的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是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学生才能从繁重的习题训练中解放出来。

基于以上的认识,想省时、省力地学好政治,就必须对政治教材的编写规律有一个清醒认识。

初中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上有什么规律呢?就拿山东版的政治教材来说吧,它在教材编写上有以下特点,作为学习者应该认识到。

首先是在每课内容的编排上,它大体都按介绍主题、讲解意义、提出要求这样的思路来编写的,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大问题。

每课皆如此,只要学生能掌握了这一规律,在课堂上他就能预见教材和老师下一个问题将要讲什么,做到把问题相互贯通,相互融合。

其次是在讲道理的方法上,它也很有特点。

在讲每一个道理之前,它都在前面附一个能说明这个道理的材料,那么每一个材料所说明的道理,自然就是接下来所要讲的观点。

材料和观点行影相随。

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一特点,在自学的过程中就不至于产生离题的分析。

三是在说理的方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政治教材的编写者们,一般都喜欢使用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政治不同于学数学,学数学重在学运算,而学政治重在学观点。

一个学生在学政治之前,必须树立起掌握观点的意识,掌握了多少个观点就是你每节政治课的收获。

对于每一个观点,如果你要进行深刻挖掘的话,通常就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一个思路来挖掘它的的。

学政治不仅要学观点,在某些章节里还要学关系,即学习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所以建立一套辨证思维程序,也学好政治的关键。

现在的政治考试是开卷考试,有一些学生感觉教材好学,试题难做,这种感觉也是符合实际的。

对于做政治试题来讲,首先要不怯题。

政治试题一般分两种,一是知识运用性习题,考察你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二是开放性习题,用于考察你的情感、态度及实践活动能力。

对于前者来讲,在答案上一般要求较严,要想做好此类试题,除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外,还必须学会对试题的变通。

因为毕竟是开卷考试,老师不可能把书本上试题原封不动地搬到考试的习题中,所以学会变通也是做好政治试题的关键。

对于后者来讲,答案一般是开放的,只要你符合教材的思想,言之有理,教师都会给分。

不过要想做好后者试题,单凭自己的发挥是不够的,在日常的试题训练中,你必须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尤其是老师的看法,甚至有必要记忆一些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思考角度,这样更能增强你所拟定答案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初一下册政治必备知识要点参考精选合集_精选范文网

整个初中阶段,初一的政治知识是最简单易学的,只要勤看书,多复习,考试就能考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一下册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 感受法律的尊严 1.什么是法律?P87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