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地理口诀在解题中的应用范文参考
相关文章
地理的学习无外乎就是背诵、记忆、理解等等,但是往往这些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难归难,还是都有自己的学习之道的,地理的学习中,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高中地理题的技巧主观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用的地理口诀在解题中的应用范文参考 1
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
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
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
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3.世界人口超亿十国名称
南极大洋均无他,人口超亿十国家。
中美两印俄两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亚五国名称
哈吉塔连我肩,乌兹别克咸海边。
里海岸边土库曼,中亚五国记心间。
5.中美地狭七国名称
(1)中美地狭有七国,色地马拉伯利兹。萨、洪、尼、哥、巴拿马,香蕉咖啡天下知。
(2)危洪刷(萨)泥(尼)哥爸(巴)离(伯利兹),中美七国永牢记。
6.北美五大湖
(1)北美五大湖,苏密休伊安。
(2)北美五大湖,相互连成群。冰川作用下,构成湖泊因。美加共有四,中间分界明。“伊利”、“安大略”,“苏必”与“休伦”。另一美独有,称之“密歇根”。五湖总面积,世界居第一。淡水资源丰,特别利航运。
7.美国农业带及其分布
美国农作形成带,中部冬麦北春麦。
五大湖区及东北,典型乳肉畜牧带。
南部地区条件好,成为集中玉米带。
密河下游平原区,棉花似海处处白。
西部山地高原区,牧业农业需灌溉。
8.西亚、北非地理位置
亚欧非洲紧相连,滨临四海一湖间。
丝绸之路连东西,海陆空运很方便。
紧邻油区波斯湾,里海海峡西北端。
南北运河苏伊士,三洲两洋航程短。
9.拉美气侯特征
“拉美”大部居低纬,热带气候主地位。
充足热量降水丰,“暖湿”二字表入微。
“安山”两侧显差异,季节相反赤南北。
10.澳大利亚知识总结
赤道以南澳利亚,地广人稀国发达。
中部平原水自流,动物古老不可怕。
骑在羊背坐矿车,首都设在堪培拉。
11.牛郎、织女星所在星座
织女弹琴,牛郎猎鹰。
12.八大行星
水浸(金)地球,火烧木星成土,天海王都叫苦。
13.世界著名商品粮出口国
美加法澳阿,饿了就去拉。
14.小麦的分布
小麦分布各大洲,耐寒耐旱耐盐碱。
我国东北和华北,美加中部大平原。
西伯利亚乌克兰,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美草原潘帕斯,欧洲西部广平原。
种植面积最广大,产量位居粮食先。
15.水稻的分布
水稻作物单产高,喜热喜湿喜水生。
亚洲分布占大半,中国南方最集中。
16.世界玉米的分布
玉米高产成本低,生长季长温暖期。
地区分布较广泛,遍及亚欧美与非。
17.月相规律
上上西西右见晚,下下东东清早天。
自西向东四相时,上盈下亏月长圆。
18.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19.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古不古?三十八亿年前起太古。
二十五亿年前到元古,五亿七千年进寒武(古生代)。
二亿五中生代,七千万年新生来。
20.世界中低纬洋流分布规律
南北半球,各有环流;
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21.我国储量居世界首位的金属
吾(钨)弟(锑)吸毒(稀土)心(锌)太(钛)烦(钒),首位金属记心间。
22.原始农业型
赤道雨林耕地少,北极地区生存艰。
刀耕火种是手段,兽皮遮身食生餐。
23.企业化种植园
热带作物种植园,集约经营产品专。
集中拉非与南洋,产品外销技术先。
24.南亚地理气候
南亚次大陆,地形分三部:北部为山地,三国居内陆;南德干高原,土肥矿产富;
中间农业区,平原连成弧。三条大河流,冲积平原出;印河便灌溉,恒布下游汇①。
气候热季风,降水有偏护。
①恒,恒河。布,布拉马普特拉河;本河源于中国境内,在中国称雅鲁藏布江。
25.印度
南亚最大国,首都马德里;
人口世居二,耕地亚洲一;
麻茶世界首,棉蔗属经济;
孟加两大港①,棉麻工业地。
①孟,孟买。加,加尔各答。
印度主要作物--水稻小麦棉花茶,还有花生甘蔗和黄麻。
常用的地理口诀在解题中的应用范文参考 2
自然地理答题——找到解题的关键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人文地理答题——容易丢掉“采分点”,介绍几个技巧:
一是细致与简略:应尽量具体细致,但如果没有把握,可答得适度模糊一些。
二是适当多写: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把知识点漏答,就多答些点。
三是先答主要的:尽量抓知识的主要方面,实在没把握怕抓不到,则主次一起抓,要注意把更精彩、更重要的“采分点”尽可能放在前面。
四是分值与采分点:采取找约数原理。如果该题是6分,一般需答2点、3点或6点。
五是将要点进行编号。高考阅卷通常是“采点给分”,将一个小题目的各个知识点根据题目要求合理划分为一个个的要点。对于所有的要点要进行编号,编号有利于提高答案的条理性和清晰度。
常用的地理口诀在解题中的应用范文参考 3
区时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直线法
所谓直线法,也可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出24等份,标注出24个时区。在图中标注出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根据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一个一个地往前数。如已知北京(东八区)为上午10时,求东二区的区时。就可以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开始向西数时间10、9、8、7、6、5、4,一直数到东二区,正好是4时,那么东二区的区时就是上午4时。
这种通过数数的方法最好避开日界线。即将中时区放在中间,而把东西十二区分开。如果计算中确实要经过日界线,在直线上可以把东西十二区直接标成十二区,以免把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数成两个时区而出现错误。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笨拙,但结果非常可靠。所以这种笨方法可以为学生挣得3~4分,甚至更多。但是这种方法有时也许会很烦而且不管用,特别是涉及到地方时计算时。
二、公式法
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时时管用。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其换算公式是:(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所求地为东经度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的为西时区。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130°+7.5°)÷15=9.2,取整数9,舍去余数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
.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
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
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
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不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过日界线:A.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由此可见,利用公式计算,不必绘制时区图,但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公式的使用情况。即根据题干的信息,确定应该用哪一个公式。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为简便的公式。这个公式不用管两地在哪一个时区。只需要先假设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中时区用“0”表示。
就可以根据题意求区时,其公式是: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未知时区代号-已知时区代号)×1小时+路程时间;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判断,因为结果可能出现负数。如果出现负数,就要再用24小时换算。
三、应用训练
区时的计算属于知识运用性难点,对这类知识难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针对性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有一定问题层次、问题坡度又较缓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层层深入,步步为营,逐步消化难点。
例1.已知北京时间是6月5日上午10时,求:①东京(东九区)的区时;②莫斯科(东三区)的区时;③纽约(西五区)的区时。
分析:从问题的层次来看,这道试题在设计时是层层深入的。问题①中北京和东京分别在东八区和东九区,是两个相邻时区。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个小时,且东京在北京的东边。因此东京的区时是6月5日上午11时。
问题②中莫斯科在东三区,与北京相差五个时区,且位于北京的西边。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因此莫斯科的区时是6月5日上午5时。此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问题③中纽约位于西五区,一个在东时区。两地相差13个时区,且所求的纽约位于北京西边,因此纽约的区时为6月4日21时。
例2.有一架飞机6月5日上午10时从上海(东八区)起飞,向东越过太平洋到华盛顿(西五区),途中共飞行了19小时20分钟。问:①飞机穿过了多少个时区?②飞机起飞时华盛顿的区时是何时?③飞机到达华盛顿时,当地时间是什么时间?
分析:例2在例1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且这是一道递进题,每一题环环紧扣,前面的试题答案对后面试题的解答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解答必须一步一步地进行。问题①在求解前要先进行仔细的分析,题目说飞机是向东飞行,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先由东时区的小时区到大时区,中间经过东西十二区,然后再由西时区的大时区到小时区,则飞机穿过的时区数为:(12-8)+(12-5)=11(个)。
前一问解决后,问题②就比较好解决了,此题计算时,华盛顿位于北京的东面,钟点要早,因此要用已知时间加上区时差:10+11=21,又由于飞行过程中经过日界线,日期要后退一天,因此华盛顿的区时为6月4日21时。飞机在上海起飞时,华盛顿的区时已经求出,要求飞机到达时华盛顿的区时,只需要加上飞行时间就可以了。因此飞机到达时华盛顿的区时为:6月4日21时+19时20分=6月5日16时20分。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假设A地经度为A°,地方时为a时,B地经度B°,地方时为x。首先这四个量写成下面类似矩阵的格式:
计算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一、找隐含条件
上述四个量知道了任意三个,都能求出第四个。但是这三个量一般不会直接给出,往往在隐含条件当中。
1、隐含条件是特殊区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世界标准时间——0°经线的地方时。例如2003高考题第1题:P地(75°W)日落时,北京时间9点,求P地日落时间。隐含条件就是120°E的地方时为9点。
2、隐含条件是特殊时刻。正午──地方时12点;太阳直射赤道时,任何地方日出时都是地方时6点,日落时地方时18点。
二、算经度差,排列“矩阵”
1、两地都在东经度或西经度时,经度差等于两个度数直接相减。
但是注意东经是往东度数增加,西经是往西度数增加。所以应该把“矩阵”写成以下格式,以保证西边的地点在左边,东边的地点在右边,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假设E°和W°分别表示东经度和西经度)
2、两个地方一个在东经度,另一个在西经度,两地经度差等于两个度数直接相加。“矩阵”应该排列成以下格式,保证西经度在左边,东经度在右边。
三、算出时差,得出结果
由第二步求出经度差后,除以15°,得出的结果就是时差ΔX。若x在a左边(即西边),x=a—ΔX,若不够减,则加上24,同时日期减去一天。若x在a右边(即东边),x=a+ΔX,若结果大于24,则减去24,同时日期加一天。
例、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75°W图略)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问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14时
C.20时
D.16时
第一步找隐含条件,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也就告诉了120°E的地方时是9时0分0秒,这样就知道了3个量。第二步,由于两地为120°E和75°W,所以经度差等于两个数值相加,即195°。然后排列“矩阵”:
第三步,两地经度差195°除以15°,结果为13,即为两地的时差。所以X=9-13=(9-13)+24=20。所以答案选C。
常用的地理口诀在解题中的应用范文参考 4
【释义】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用比较法易理解。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常用的地理口诀在解题中的应用范文参考 5
1、抓住常错字眼。
这一点最让人头疼。是每次考试都会有人犯的低级错误!不是我们不会做,而是我们经常忽略了几个字。就比如说“不”字,不是将其忽略掉,就是随意将它加在题目里边。应该将这些常错字眼用笔画出来,最后在检查,不要以为简单就不用检查了,往往错的就是简单的!
2、学会用排除法。
排除法多用在多选型的选择题,排除法也有几种。常用的就是将错误的选项找出来。当然还可以找出一个正确的来排除(一定要是正确的,不能猜测),假设(1)为正确的,那么没有(1)的就都是错的!还有对比排除法,ABCD中,通常都是有三个选项都是同一个意思的。
3、抓住材料题型选择题主旨。
材料题是很费时间的题型,但也要耐心看完。记住:材料题型考的是材料讲了什么,而不是哪个对哪个错。所以一定要先抓住主旨,切不可盲目的直接看选项!
4、多角度思考。
碰到难解的题,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并结合多种方法解决。就像排除一样,第一种不行就第二中,要不就结合多种!可不要轻易放弃,更不要单凭猜测就解决!
5、不懂就问。
对于错了而又不懂的选择题,要及时问老师或同学,别越积越多。这对以后复习会大大的不利。而且问了之后要做好标记。及时复习,不要抱着下次不考的侥幸的心理!
6、多做题不如多看题。
对选择题使用题海战术,我是不建议的,这就跟做语文病句一样,做多了,看什么都“有病”。所以做练习时,只要做到对选择题产生警惕就足够了!倒不如多看题,看题看就是你做错过或是猜对的题,最好反复看。记住:试卷考的就是我们常错的题、不会的题。
7、形成自己的解题步骤。
做选择题练习时。最好做一个小总结,该注意什么,先做哪再到哪,做题速度应该要多快才适合自己。要形成自己的解题习惯。对每道选择题都要经过大脑思考,对简单的题就算只有几秒的思考也好!
常用的地理口诀在解题中的应用范文参考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