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化学

高二化学知识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经典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要想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搞上去,就得有一整套完整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是根据你的弱项、你的强项、你的目标和你的想法综合凝练而成。制定一套最适合你的学习计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高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化学知识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经典推荐 1

一、浓硫酸“五性”

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难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二、浓硝酸“四性”

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三、烷烃系统命名法的步骤

(1)选主链,称某烷

(2)编号位,定支链

(3)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

(4)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使用时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①最简化原则

②明确化原则,主要表现在一长一近一多一小,即“一长”是主链要长,“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近,“一多”是支链数目要多,“一小”是支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这些原则在命名时或判断命名的正误时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标价态、列变化、求总数、定系数、后检查

一标出有变的元素化合价;

二列出化合价升降变化;

三找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相等;

四定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五平:观察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六查:检查是否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通常通过检查氧元素的原子数),画上等号。

高二化学知识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经典推荐 2

原子结构与性质

1能级与能层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高二化学知识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经典推荐 3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高二化学知识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经典推荐 4

(1)原子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原子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n-1)d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高二化学知识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经典推荐 5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原子:—X 官能团 原子团(基) :—OH、—CHO(醛基) 、—COOH(羧基) 、C6H5— 等 化学键: C=C 、 —C≡C—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nH2n+2;代表物:CH4

) 结构特点:键角为 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 C 原子的四个价 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CH4 + Cl2 光 CH3Cl + HCl 点燃 CH3, Cl + Cl2 光 CH2Cl2 + HCl

TAG标签: 化学 知识点

高二化学知识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经典推荐_精选范文网

要想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搞上去,就得有一整套完整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是根据你的弱项、你的强项、你的目标和你的想法综合凝练而成。制定一套最适合你的学习计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高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