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化学

高中高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大全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3

高二是高中生活的中间段,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有些人高二开始努力,但是问题不大。可能前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欠缺,但我们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二化学的知识点,助你金榜题名!

高中高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大全整理 1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

Fe2+(浅绿色)

Fe3+(黄色)

Cu2+(蓝色)

MnO4-(紫色)

有色固体:

红色(Cu、Cu2O、Fe2O3)

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

Cl2(黄绿色)

O2(红棕色)

高中高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大全整理 2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_)、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Cl,沸点为-24.2℃)

高中高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大全整理 3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1.概念和反应本质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①电解质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工作原理

  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1)反应原理

电极名称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锌片

铜片

电极反应

Zn-2e-===Zn2+

Cu2++2e-===Cu

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

由Zn片沿导线流向Cu片

盐桥中离子移向

盐桥含饱和KCl溶液,K+移向正极,Cl-移向负极

  (2)盐桥的组成和作用

  ①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KNO3等溶液和琼胶制成的胶冻。

  ②盐桥的作用:a.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b.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2.电解的原理

  1.电解和电解池

  (1)电解:在电流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3)电解池的构成

  ①有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③形成闭合回路。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电解CuCl2溶液为例)

  总反应式:

  (2)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

  ①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出后,流向电解池阴极;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后流向电源的正极。

  ②离子:阳离子移向电解池的阴极,阴离子移向电解池的阳极。

  1.日常生活中的三种电池

  (1)碱性锌锰干电池——一次电池

  正极反应:2MnO2+2H2O+2e-===2MnOOH+2OH-;

  负极反应:Zn+2OH--2e-===Zn(OH)2;

  总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OH)2。

  (2)锌银电池——一次电池

  负极反应:Zn+2OH--2e-===Zn(OH)2;

  正极反应:Ag2O+H2O+2e-===2Ag+2OH-;

  总反应:Zn+Ag2O+H2O===Zn(OH)2+2Ag。

  (3)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

  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是Pb,正极材料是PbO2。

  ①放电时的反应

  a.负极反应:Pb+SO42--2e-===PbSO4;

  b.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c.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②充电时的反应

  a.阴极反应:PbSO4+2e-===Pb+SO42-;

  b.阳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SO42-;

  c.总反应:2PbSO4+2H2O电解=====Pb+PbO2+2H2SO4。

  注 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不能理解为可逆反应。

  2.“高效、环境友好”的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酸性和碱性两种。

种类

酸性

碱性

负极反应式

2H2-4e-===4H+

2H2+4OH--4e-===4H2O

正极反应式

O2+4e-+4H+===2H2O

O2+2H2O+4e-===4OH-

电池总反应式

2H2+O2===2H2O

备注

燃料电池的电极不参与反应,有很强的催化活性,起导电作用

  4.电解原理的应用

  1.氯碱工业

  (1)电极反应

  阳极反应式:2Cl--2e-===Cl2↑(氧化反应)

  阴极反应式:2H++2e-===H2↑(还原反应)

  (2)总反应方程式

  2NaCl+2H2O2NaOH+H2↑+Cl2↑

  (3)氯碱工业生产流程图

  2.电镀

  下图为金属表面镀银的工作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银作阳极。

  (2)电解质溶液是AgNO3溶液等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

  (3)电极反应:

  阳极:Ag-e-===Ag+;

  阴极:Ag++e-===Ag。

  (4)特点:阳极溶解,阴极沉积,电镀液的浓度不变。

  3.电解精炼铜

  (1)电极材料:阳极为粗铜;阴极为纯铜。

  (2)电解质溶液:含Cu2+的盐溶液。

  (3)电极反应:

  阳极:Zn-2e-===Zn2+、Fe-2e-===Fe2+、Ni-2e-===Ni2+、Cu-2e-===Cu2+;

  阴极:Cu2++2e-===Cu。

  4.电冶金

  利用电解熔融盐的方法来冶炼活泼金属Na、Ca、Mg、Al等。

  (1)冶炼钠

  2NaCl(熔融)2Na+Cl2↑

  电极反应:

  阳极:2Cl--2e-===Cl2↑;阴极:2Na++2e-===2Na。

  (2)冶炼铝

  2Al2O3(熔融)4Al+3O2↑

  电极反应:

  阳极:6O2--12e-===3O2↑;

  阴极:4Al3++12e-===4Al。

  5.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的本质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金属阳离子,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2.金属腐蚀的类型

  (1)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类型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条件

金属跟非金属单质直接接触

不纯金属或合金跟电解质溶液接触

现象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本质

金属被氧化

较活泼金属被氧化

联系

两者往往同时发生,电化学腐蚀更普遍

  (2)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

  以钢铁的腐蚀为例进行分析:

类型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条件

水膜酸性较强(pH≤4.3)

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

电极反应

负极

Fe-2e-===Fe2+

正极

2H++2e-===H2↑

O2+2H2O+4e-===4OH-

总反应式

Fe+2H+===Fe2++H2↑

2Fe+O2+2H2O===2Fe(OH)2

联系

吸氧腐蚀更普遍

  3.金属的防护

  (1)电化学防护

  ①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电池原理

  a.负极:比被保护金属活泼的金属;

  b.正极:被保护的金属设备。

  ②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电解原理

  a.阴极:被保护的金属设备;

  b.阳极:惰性金属或石墨。

  (2)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如制成合金、不锈钢等。

  (3)加防护层,如在金属表面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镀或表面钝化等方法。

高中高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大全整理 4

  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高中高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大全整理 5

1.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2.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3.羰基化合物:

(1)鉴别所有的醛_:2,4-二硝基苯肼,产生_或橙红色沉淀;

(2)区别醛与_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_不能;

(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_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_和芳香醛不能;

(4)鉴别__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_的碘仿沉淀。

4.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5._:区别伯、仲、叔_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_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_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_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_:伯_放出氮气,仲_生成_油状物,叔_不反应。

芳香_:伯_生成重氮盐,仲_生成_油状物,叔_生成绿色固体。

TAG标签: 化学 知识点

高中高二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大全整理_精选范文网

高二是高中生活的中间段,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有些人高二开始努力,但是问题不大。可能前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欠缺,但我们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