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化学

高二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4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二化学考试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高二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推荐 1

考点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

 

  特别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一切燃烧反应;

  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铝热反应;

  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但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2+O2=2NO,CO2+C=2CO等均为吸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②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③等也是吸热反应;

  ④水解反应

  考点2:反应热计算的依据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

  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

  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Δ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

高二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推荐 2

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1)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①外加直流电源;

②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③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

(2)电极名称和电极材料

①电极名称

阳极: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发生___氧化_____反应;

阴极:接电源负极的为阴极,发生____还原____反应。

②电极材料

惰性电极:C、Pt、Au等,仅导电,不参与反应;

活性电极:Fe、Cu、Ag等,既可以导电,又可以参与电极反应。

离子放电顺序

(1)阳极:

①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溶液,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电。

②惰性材料作电极(Pt、Au、石墨等)时:

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由易到难)是: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

(2)阴极: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都不参与电极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

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是:

Ag+>Fe3+>Cu2+>H+>Fe2+>Zn2+>Al3+>Mg2+>Na+

高二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推荐 3

  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化学元素推断题大题解题策略

  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

  (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

  (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化学元素推断题的一般思路

  化学元素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高二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推荐 4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1)高压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

(2)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寻找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 ,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 之间,并采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高二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推荐 5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原子序数=质子数

C.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正价数

D.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原子与原子b.原子与其离子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相关概念: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A.相关概念: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NH3,CH4,CO2,HClO,H2O2)

D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TAG标签: 化学 知识点

高二化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推荐_精选范文网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二化学考试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高二化学考试知识点归纳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