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大全
相关文章
化学是在原子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二化学上学期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大全 1
一、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二、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
3.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
4.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
5.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
②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
③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④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三、Cl-、Br-、I-离子鉴别:
1.分别滴加AgNO3和稀_,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大全 2
1、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熔)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2)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大全 3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熔)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2)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大全 4
氮及其化合物
Ⅰ、氮气(N2)
a、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b、分子结构:分子式——N2,电子式——,结构式——N≡N
c、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氮氮三键结合非常牢固,难以破坏,所以但其性质非常稳定。
①与H2反应:N2+3H22NH3
②与氧气反应:N2+O2========2NO(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有毒)
2NO+O2===2NO2(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溶于水气体,有毒)3NO2+H2O===2HNO3+NO,所以可以用水除去NO中的NO2两条关系式: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Ⅱ、氨气(NH3)
a、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常用作制冷剂
、分子结构:分子式——NH3,电子式——,结构式——H—N—H
c、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NH3+H2ONH3?H2O(一水合氨)NH4++OH-,所以氨水溶液显碱性
②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现象:产生白烟
d、氨气制备:原理:铵盐和碱共热产生氨气
方程式: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装置:和氧气的制备装置一样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
(注意: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收集较纯净氨气)
验证氨气是否收集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收集满
干燥: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大全 5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B.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C.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是熵增的重要结果
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
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mol的醋酸溶液和1.01mol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热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为57.3KJ/mol
B.通过实验得知在常温常压下,12g固体C和32g气体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大于44g气体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室温下,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10mL的量筒量取8.05mL浓硫酸
3.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A.自来水B.0.5mol?L-1醋酸C.0.5mol?L-1-D.0.5mol?L-1NaCl溶液
4.已知1g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121kJ,且O2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形成1molH—O键时放出热量463kJ,则H2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A.920kJB.557kJC.436kJD.188kJ
5.在2A+B3C+4D的反应中,下列用不同物质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1?min-1B.v(B)=0.3mol?L-1?min-1
C.v(C)=0.8mol?L-1?min-1D.v(D)=1mol?L-1?min-1
6.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常温下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I-
B.pH值为1的溶液:Fe2+、Na+、Mg2+、NO3-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D.能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K+、Na+、Clˉ、NO3ˉ
8.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B.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
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D.某生成物的产率一定提高
9.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amolA生成,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⑥单位时间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⑦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②④⑤B.②⑦C.①③④⑤⑥D.⑤⑥
10.已知CH4(g)+2O2(g)=CO2(g)+2H2O(g)ΔH=-Q1kJ?mol-1①
2H2(g)+O2(g)=2H2O(g)ΔH=-Q2kJ?mol-1②
H2O(g)=H2O(l)ΔH=-Q3kJ?mol-1③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
A.4Q1+0.5Q2B.4Q1+Q2+10Q3
C.4Q1+2Q2D.4Q1+0.5Q2+9Q3
1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一倍,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C.A的转化率减小了D.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12.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Δ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
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
1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X,该反应中R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X为气体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X为固体或液体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为气体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为固体或液体
14.足量的锌与酸反应,欲使制取氢气的反应速率尽可能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
①锌粒②锌粉③加少量的硫酸银的饱和溶液④1mol/L的盐酸⑤5mol/L的-
⑥1mol/L的硫酸⑦加热⑧加大量的硫酸铜晶体⑨不断振荡⑩加大体系的压强
A.②③⑥⑦⑨B.①③⑤⑦⑩C.②④⑥⑦⑧⑨D.②⑦⑧⑨⑩
15.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s)。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约为0.91
B.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s)
C.B的转化率为40%
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1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mol/L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D.Z为0.4mol/L
17.某温度下,反应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在体积均为10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反应物,起始加入量如下图所示:
起始量甲乙丙
H2(mol)122
CO2(mol)11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
B.平衡时,甲和丙中CO2的转化率相等,均是60%
C.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大于60%
D.平衡时,丙中c(H2)是0.08mol?L-1
18.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D.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非选择题(包括4个小题,共46分)
二、填空题
19.(共10分)
(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SO3,③冰醋酸,④铁丝,⑤BaSO4晶体,⑥蔗糖,⑦乙醇,⑧熔融KNO3,⑨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可以导电的是;以上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每空1分)
(2)H2SO3的电离方程式:(每空2分)
(3)NaHSO4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每空2分)
(4)KHS的电离方程式:(每空2分)
20.(共10分、每空2分)两种气态单质X和Y能直接化合生成Z(可逆反应),如将X和Y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压入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混合物中X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X与Y化合生成Z的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温度低于T℃时,反应混合物中X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高于T℃时,反应混合物中X的含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1.(共16分、每空2分)在某一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3mol的CO和0.3mol的H2O,在催化剂存
在和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ΔH>0,反
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
(1)根据图上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
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mol/(L?min)-1,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2)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平衡时能使平衡常数K增大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E.加入催化剂G.移出一氧化碳气体
(3)如要一开始加入0.1mol的CO、0.1mol的H2O、0.2mol的CO2和0.2mol的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CO)=________________mol/L.
(4)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1)中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mol的水蒸气,重新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_______(填“升高”、“降低”还是“不变”),CO2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升高”、“降低”还是“不变”).
(5)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C(CO)=C(H2O)=0.09mol/L,
C(CO2)=C(H2)=0.13mol/L,则此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填“是”或“否”),若没有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反应向移动。(填“正方向”或“逆方向”)
三:计算题
22.(10分)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将N2和H2按体积比1:3混合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N2+3H22NH3,达平衡时,测得气体体积为起始气体体积的0.75倍,求:(1)平衡时N2的转化率;
(2)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
(3)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起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请写出计算过程)
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大全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