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历史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大全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大全精选 1

1、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有些同学历史没学好主要是因为对历史没有兴趣,误认为学历史就得死记硬背,就得大量地背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其实这是误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地点、时间等当然要背了,但要看怎么背,有的人理解地去背,有的人死记硬背,背的效果截然相反。对学习历史有兴趣的人就会主动地去背,理解着去背,就能把握历史学习的要求。在我们生活中,人们谈论的许多事情经常和历史有关,可能是古代,也可能是近代史或现代史,只要我们留心把它和书本的东西结合起来,就能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

2、学会把握历史课的主要内容。

历史的学习是有规律的,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情节和作用。掌握了这些基本点就掌握了一个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也就掌握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3、建立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

同学们学历史是一课一课地学的,学的往往是一些单独的历史事件,学完一个单元或一本教材之后,它就是一段很完整的历史,这时就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以便逐步达到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不仅对加强记忆很重要,对加强理解也是很重要的。

4、学会历史的分析方法。

我们学习历史,目的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要学会历史的分析方法,这样就能系统地从历史事件出发,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从错综复杂的历史变化中看到历史发展的规律,看到历史发展的必要性。

5、知识要经常运用。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我们已经处于21世纪初期,历史不会重演,但是,历史发展中也会出现很多相似的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发展的信息。我们要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去分析、评价这些新的历史时间,做到学以致用,这样不仅会强化自己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历史的兴趣。

6、做好笔记,善于总结。

我们在学习中要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要记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能把与整个历史时间有关的因素都勾画出来,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消化知识。

7.科学地应对历史考试。在中学学习期间,无论是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都不要孤立地去背知识点,而要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把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融会贯通,既要记住重要历史事件的相关重要知识点,也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发展的脉络。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大全精选 2

1.最佳型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型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4.推理型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大全精选 3

  世界近代史不仅阶段明显,而且几条线索也非常清楚。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思想运动、殖民扩张及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等知识在各个阶段基本上都有涉及,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归纳、概括,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有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1848年欧洲革命和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不同阶段发生革命的相同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但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具体原因、革命的根本任务、革命的进程、革命的借据和影响有很大的差异。

  又如思想领域出现的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等进步思潮,其产生的原因、思想观点、性质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处于不同阶段的这些思潮其具体主张、历史作用和影响又有很大的不同。学习时对一些相关历史事件进行纵向联系、比较、归纳,就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大全精选 4

一、年代特征记忆法

这是帮助学生找出数字特征,来记忆历史年代的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这些历史年代数字的对称来记忆。如公元383年淝水之战: 1616后后金的建立; 1818年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等。利用数字的重叠加深记忆。(二)是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时间规律从而忆一系列历史年代,如《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九。一八”事变,皖南事变的时间分别是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1941年,等距离为10年,只要记住一个其余都容易记忆。(三)是按照年代自然序数的递增记忆年代,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第二次、第三的。(四)是利用有些数字的排列规律来记忆,如整数记忆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自然序数递增记忆1234年蒙古灭金,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转折点。

二、联想记忆法

年代联想记忆方法可分为序列对应联想、因果联想、点面联想,中外历史同期性联想,公元前后称性联想等,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加深记忆,达到学习目的,如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开国,618是隋唐的分割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去掉一个“0”,可以联想到184年黄巾起义;从辛亥革命开始,每隔一年都有一件大事发生,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1925年五卅运动等等,由一个年代想到另一个年代,由一件事想到另一件,甚至几件事,便于加深记忆。

三、对照记忆法

对照记忆又分为同一年代的对照和同样年数的对照。通过对照让学生加深记忆。同一年代的对照,如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税、雅典梭伦改革;1861年,太平天国安庆失守,曾国藩建立安庆军械所,俄国废除奴隶制,美国内战开始;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第一国际的建立。同样年数的对照, 755年至763年安史之乱、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等,都是经历了8年时间。

四、推算记忆法

推算记忆法是由某一历史年代,推算出该年代前后历史年代的记忆方法。如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仅有29年的历史,隋朝统一中国的时间是589年,加上29年是618,这个时间既是隋朝灭亡的时间,又是唐朝建立的时间;明朝统治的时间为276年,清朝统治的时间为267年,李自成进入北京是1644年,明朝统治结束。利用这个时间往前减去276年是明朝的开国时间,往后加上267年又正好是清朝灭亡的时间。

五、公元前后对称记忆法

把公元前后时间数字相同的历史活动时间联系到一起记忆。如公元前221年是秦统一,公元221年是蜀国建立,两个时间刚好前后对称。还可利用数轴来表示,帮助记忆。

六、比较记忆法

如隋朝建立是581年,统一是589年;元朝正式建立是1271年,统一全国是1279年。通过比较这两组四个年代分别为两个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时间,而且尾数都相同。除上述方法外,具体记忆方法还有很多,如反复记忆法、加减记忆法、坐标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网络记忆法等。学生自己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创造更多的方法,明确目的,有意识的记忆,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记忆方法,记住更多的历史时间,更好地学习历史学科。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大全精选 5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知道都江堰、翻车、筒车;知道古代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4课)

  (1)耕作方式: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2)水利灌溉: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人们还创制和改进了农业灌溉工具,如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创制的筒车。

  (3)土地制度:奴隶社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2、列举纺织、冶金、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2课)

  (1)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唐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风格。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2)冶金业: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利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的钢铁技术领先世界,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3)陶瓷业: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时期,青花器、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4)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②地域分布广泛,生产规模巨大,分工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

  ③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地区,广受赞誉。

  3、概述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3课)

  (1)商业发展的概貌:

  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房和飞钱相继问世。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晋商和徽商。(2)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

  宋朝以前,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宋朝时,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经营时间和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限制。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②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③长期处于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之下;④唐朝出现了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纸币也在北宋时出现。⑤商业受官府控制的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较高。

  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目的不在获利而在于宣传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的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了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情况,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4课)

  (1)重农抑商:

  ①提出: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的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目的:维护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②影响:A。积极性:一定时期(封建社会前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

  B.消极性: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阻碍了社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海禁政策

  ①内容: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禁止中国人民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正常贸易。

  ②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时期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阻碍了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日益封闭落后。

  (3)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明朝中后期产生,清朝时期缓慢发展。

  (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①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产品。

  ② 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③ 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④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大全精选_精选范文网

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一)一、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注意比较学习法的运用世界近代史不仅阶段划分明显,而且几条线索也非常清楚。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思想运动,殖民扩张及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等知识在各个阶段基本上都有涉及,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归纳、概括,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有17、18世纪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