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精选推荐
相关文章
高二阶段的学习既不像高一是对环境感到陌生,也不会像高三那样学习紧张。在这一年里,学习成绩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自觉性,也是提高自学水平为高三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四必考知识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精选推荐 1
(一)扫盲教育
1、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在全国开展扫盲教育;
2、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要求扫除文盲;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文盲率为5%以下。
(二)义务教育
1、含义: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发展义务教育的措施:
①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③实施“希望工程”
3、成果:2001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三)高等教育
1、建国初,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
2、1958年教育大革命,造成教育界很大混乱;
3、1961-1963高等教育全面调整;
4、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5、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6、80年代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建立学位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1982年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
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精选推荐 2
一、诗歌、小说和戏剧
(一)(18世纪)浪漫主义
1、特点:
①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
②崇尚民主自由
2、背景: ①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年代
②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欧洲并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③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3、代表作:
①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被喻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特色: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
创作特点: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人称“拜伦式英雄”。
②英国雪莱:《西风颂》,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③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④法国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4、影响:
①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作品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
②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③尽管用人道主义去感化改变世界的愿望落空,但仍给人鼓舞;
④为欧洲文坛树立一面光辉旗帜。
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精选推荐 3
(一)电影19C末
1、背景:(物质、技术基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技与生产力发展
2、重要人物: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1895.12.28 世界电影发明日)
美国格里菲斯(导演) “现代电影之父” “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美国卓别林(演员) “喜剧大师”
(二)电视 20C
1、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
2、重要人物:英国贝尔德1926年发明电视
3、特点: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
4、功能:
①传播资讯
②开展远程将于的重要手段
③娱乐
④展示世界各点的优秀艺术作品
5、影响:
①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
②使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悄然改变
③成为经济支柱之一,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推动社会进步
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精选推荐 4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2、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a唐朝文明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代表人物及作品:
a初唐的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盛唐诗人:
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出现的原因:
(1宋代商业的发展。
(2)城市的繁荣。
(3)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2、流派:
(1)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柳永州《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都是流传极为广泛的佳句。
(2)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
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元曲: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
三、明清小说
1、小说的发展历程:
(1)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唐朝短篇小说传奇。
(3)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2)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3)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3、代表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
4、评价: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精选推荐 5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农民起义
##矛盾:宋辽、宋夏战事不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军队战斗力弱
原因:皇帝集军权、更戍法
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
原因:冗兵,冗官,冗费
3.庆历新政
中心:整顿吏治
结果:失败-----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失败原因)
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富国之法(理财)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作用:政府的收入增加,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2、强兵之法(整军)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作用:北宋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取士之法(教育、用人):
改革科举、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三、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评价)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积极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家军事力量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局限性:农民处境没有根本改变;不能从根本上摆脱统治危机
四、结果:失败----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失败主要原因)
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精选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