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知识点归纳经典总结
相关文章
整体性学习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那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使你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地驾驭知识。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必修3知识点归纳经典总结 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新思潮的萌发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编译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海国图志》,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与《海国图志》: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2
二、维新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宣传变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其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反对因循守旧。
(3)严复:翻译《天演论》,根据进化论宣传变法。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了变法运动的进行,促进了思想解放。
三、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德先生—democr
acy,赛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发表《文学革命论》。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4)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把反封建与白话文结合起来。
(5)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言论:陈独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2、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传播。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前: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五四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宣传;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思想解放,工人运动,中共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史必修3知识点归纳经典总结 2
1、背景:19C,科学进步愈发显示出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2、时间:20C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
3、内容: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论原理
4、影响:
①提醒人们不要被常识和日常经验所蒙蔽
②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
③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④是核开发的理论基础
历史必修3知识点归纳经典总结 3
第五讲 儒家思想小结
一、儒家思想演变脉络小结:
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
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
概况: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 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始皇时期,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宋元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①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⑤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⑥“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三、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
四、儒家思想的现代影响:
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
五、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历史必修3知识点归纳经典总结 4
现阶段高三历史主要是进行中国古代史学习,古代史记忆的内容多,古文材料的阅读有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掌握高考历史的复习方法,以做到事半而功倍。历史学科的特点是史论结合,因此历史复习必须把掌握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必须在掌握史实基础上思考和回答问题。
强调理解性的记忆
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但是碰到新的情境和材料就无从下手,因此强调理解性的记忆。
例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试题的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理解考试要求的能力。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从唐开始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用年号。试题中的有效信息是“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然后调动所学知识,知道汉武帝曾三次用兵匈奴,是个尚武的的皇帝,“武”之意为威强睿德,即可得知本题答案为B。
要把教材的句号变问号
提高理解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历史材料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将教材中的句号变成问号。
如对于“两税法”这个知识点,我们不仅要记住具体内容,还要理解为何称“两税法”?与以前的赋税制度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寻找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掌握历史单元特征和发展趋势,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些知识点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如要理解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的原因时,主要是“生产技术的提高”、“经济政策的调整”、“社会秩序的安定”、“民族融合的加强”、“中外经济的交流”、“人民辛勤劳动”等;讲经济发展的表现,主要是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中外经济交流几个方面去总结。
历史必修3知识点归纳经典总结 5
第9课 辉煌灿烂文
【知识梳理】
、《诗经》唐诗
l. 先秦诗歌
(l)《诗经》
①取材范围及构:收录西周至春秋期诗歌, 风、雅、颂三部
②文位:第部诗歌总集, 奠定古典文现实主义基础
③特点:四言主, 重章叠句现实强
(2) 楚辞
①形:战屈原创造
②代表作:《离骚》
③特点:采用楚言, 句式灵, 易于表达情
2. 汉赋
(1) 形:楚辞基础, 创造半诗半文综合文体
(2) 特点:词藻华丽手夸张, 内容丰富, 表现统代恢弘文化气度
(3) 代表作:①西汉:司马相《虚赋》《林赋》
②东汉:张衡《二京赋》
3. 唐诗
(1) 繁荣原:①唐朝放与繁荣社环境
②科举考试诗赋主
(2) :
期 代表 特点
初唐 王勃、陈昂
盛唐 高适、岑参 边塞诗:描写边塞景物雄奇壮观军旅英武豪放
孟浩、王维 山水诗:景物画,意境幽深
李白 浪漫主义创作,赢诗仙美誉
杜甫 现实主义诗史,誉诗圣
唐 白居易 创作量讽喻诗
二. 宋词元曲
1.宋词
(1) 产背景: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
(2) 代表物:①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②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
2. 元曲
(1) 形:由散曲元杂剧构
(2) 特点:通俗, 豪放飘逸
(3) 代表物:关汉卿、马致远等
三、 明清说
(1) 背景:①政治:专制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工商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现, 市民阶层扩
(2) 特点:数量繁, 体裁, 表现手丰富
(3) 代表作
①篇说:《三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名著
②文言短篇说集:《聊斋志异》等
③讽刺说:《儒林外史》等
历史必修3知识点归纳经典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