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辅导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提纲精选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北宋政治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提纲精选总结 1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一、农业:

1、江南农业的开发

表现: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此外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⑵、

原因:①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③社会相对安定;④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⑤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影响: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2、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①新农具和新技术推广:马钧改进了翻车;水碓、水磨广泛应用;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耕作方式。②兴修水利。③开发了边疆:河西走廊和辽东的开发取得了可喜成就。

二、手工业:

(1)纺织业:①魏纺织业中心设有专门织造机构;②蜀锦行销吴魏;③吴培育出八辈之蚕。

(2)矿冶业:①北魏相州以制造_称;②魏晋时发明百炼钢技术和灌钢法;③人们开始利用天然气和石油。

(3)制瓷业: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白瓷。

(4)造纸:①技术进步,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②洛阳、长安、建业和扬州是造纸中心。

三、商业和对外贸易:①北方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较慢;②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

四、均田制

⑴实施:485年,北魏统治者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占有利益的前提下,推行均田制。

⑵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②土地不得买卖。③管理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④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⑶评价:该制度是我国历比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农民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提纲精选总结 2

1.prefer

refer doing to talking 喜欢做而不喜欢说

Which of these two dresses do you prefer? 这两套衣服你喜欢哪一套?

I prerer to go to America for my fruther study. 我更愿意选择去美国进修学习。

Anne prefers me to replace her at the meeting. 安妮更愿意我代替她去参加会议。

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优劣

3. How do they make use of it in their daily life?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如何利用它的

4.flow through 流过,流经

5.Ever since middle school, my sister Wang Wei and I have dreamed about taking a great bike trip. 从高中起,我姐姐王维和我就一直梦想做一次伟大的自行车旅行。

连词since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用一般过去时,介词since 与表示过去某一点时间的词语连用,副词since 后不用从句或词语。

It is/has been+一段时间+since+一般过去时(从句中的动作不能延续)自从……至今已经多久了。

ince then 自从那时至今 ever since 从那以后一直

6.persuade sb to do sth

= persuade sb into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

He persuaded her to go to school, even though she did not want to.即使她不想去上学,他还是说服她去。

7.After graduating fro college, we finally got the chance to take a bike trip.大学毕业以后,我们终于有了机会骑自行车旅行。

8.It was my sister who first had the idea to cycle along the entire Mekong River from where it begins to where it ends.首先想到沿湄公河从源头到终点骑车旅游的是我的姐姐。

强调句型It is/was…that/who 的用法归纳如下:

强调句型可以强调除谓语动词以外的任何句子成份。一般来说,如果被强调部分是人时,用连词that或who;如果被强调部分是物,只能用连词that。 强调句型应避免使用when, where, which 等连词。

含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强调句句型:

① 含一般疑问句的强调句型,其结构为:Is it+被强调部分+that/who+句子的其余部分?

② 特殊疑问句的强调句型结构形式为:特殊疑问词+is/was it that/who+句子的其余部分?

9.schedual for the trip 旅行计划

10.be fond of 喜欢,喜爱

Although she didn’t know the best way of getting to places, she insisted that she organize the trip properly.尽管她对去某些地方的路线并不清楚,她坚持要自己把这次旅行安排得尽善尽美。 (注意1:Although conj. “尽管,虽然”,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拓展:

① although 从句多在句首, though 从句可在主句前、中、后任何位置,而且though 可以作副词用于句末,作“但是,不过”讲,而although 无此用法。

② although 用来陈述事实而不用于假设,所以as though(仿佛,好像),even though(即使,尽管)中不能用although。

③ though 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可以倒装(将表语、状语、情态动词后的动词原形前置到句首,此用法同as),而 although 不可以。注意2:insist 在这里的意思是“坚持要求”后面的that从句用虚拟语气;如果insist 意为“强调,坚持认为”的时候,从句可以用任何所需要的时态。

例如:She insisted that she didn’t tell a lie.她强调她没撒谎。

另外,还可以用insist on doing sth/ sth. 一定要、坚持主张,

如:She insists on getting up early and playing her radio loudly她老是一大早起来把收音机音量开大。)

11.care about details 考虑细节

The only thing he cares about is money. 他在乎的就是金钱。

care for 喜欢,照料,照顾 I don’t really care for red wine. 我其实并不喜欢红葡萄酒。

Who will care for your child if you are out? 如果你外出了,谁来照顾你的孩子?

12.give me a determined look给了我一个坚定的眼神

13.change one’s mind 改变主意

14.…she seemed to be excited about it. 似乎显得兴奋

15.an interesting experience一次有趣的经历

16.Once she has made up her mind, nothing can change it. Finally, I had to give in.她一旦下了决心,什么也不能使她改变。最后,我只好让步了。

Once 可作为从属连词,作“一(旦)……就……”解,连接一个表示时间的状语从句。从句中常用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表将来。

如:Once you have begin you must continue.

Once printed,the book will be very popular。

17.It becomes rapids as it passes through deep valleys, travelling across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它穿过深谷时就变成了急流,流经云南西部。

18.It makes wide bends or meanders through low valleys to the plains where rice grows. 河水蜿蜒缓慢地穿过低谷,流向生长稻谷的平原。

19.He is so stubborn that no one can persuade him to do anything.他太固执,没有一人能劝动他做事。

20.A determined person always tries to finish the job, no matter how hard it is.不论工作多难,一个坚决的人总是努力地去完成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提纲精选总结 3

1.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③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①《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②《天津条约》开放10处,其中属于今天广东省的有潮州后改为汕头

③《北京条约》开放天津。

④《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先行改革的两个省份是安徽和四川。

最先实行开放的两个省份是广东和福建。

4.①1980年建立四大经济特区分别是_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注意: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属于广东省的?

②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③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①近代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是上海。

②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③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开通在南京。

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于台湾省。

⑤1833年第一份中文报刊创办于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⑥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创办于上海。《申报》

6.①1931年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就侵占了整个东北。

②1932年日军袭击了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③1935年日军为侵占华北,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总称为“华北事变”。

④1937年7月制造了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⑤1937年8月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

7.①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

②1928年为阻挠国民政府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③1937年12月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④1941年在河北制造了潘家峪惨案。

⑤在东北成立“731部队”有中国活人作试验。

8.①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

②1940年下半年,中共组织了百团大战。

③1942年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国民政府组织了中国远征军。

9.①“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②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③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④新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三座大山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国内矛盾、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建立。

⑤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统一的道路,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10.①最早提出近代化方案,最早提出以法治国,最早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最早提出新式学堂,最早提出平等外交的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②最早提出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1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2.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

①“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是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是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③“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13.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改革开放。

14.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孙中山

15.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提纲精选总结 4

对历史的兴趣。历史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它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实际上,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对这门科目的兴趣和爱好。在平时,我们可以讨论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还可以锻炼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记忆和理解。历史科目需要我们去熟记和理解,以及应用学过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当然,我们需要理解基础上去记忆,这样才能实现熟记的目的。当我们记忆一个历史朝代,其中还包含一些小的朝代,可以根据一些关键词来理解。如南北朝时代,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关键时期。

思考问题。我们在学习这门科目的时候,除了要理解和记忆以外,还需要根据给出的材料问题,来思考和解答。这些材料一般都与一些知识点相关联。所以,我们要有灵活运用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有时候给出的材料难易程度不太一样,但是需要自己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去理解和分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提纲精选总结 5

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01.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02.分封制:

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03.军功授爵: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04.皇帝制:

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嬴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05.士族制度:

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06.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07.行省制:

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08.八股取士:

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提纲精选总结_精选范文网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北宋政治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