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辅导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点总结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化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点总结集锦 1

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点总结集锦 2

1.生石灰(主要成份是CaO);

消石灰、熟石灰[主要成份是Ca(OH)2];

水垢[主要成份是CaCO3和Mg(OH)2];

石灰石、大理石、白垩、蛋壳、贝壳、骨骼中的无机盐(主要成份是CaCO3);

波尔多液(石灰水与硫酸铜溶液的混合物);

石硫合剂(石灰水与硫粉的悬浊液)。

碱石灰[由NaOH、Ca(OH)2的混合液蒸干并灼烧而成,可以看成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

2.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苛性钾(KOH)

3.苏打、纯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海波(Na2S2O3)

纯碱晶体(Na2CO3·10H2O);

泡花碱、水玻璃、矿物胶(Na2SiO3的水溶液)。

4.芒硝(Na2SO4·10H2O);

重晶石(BaSO4);

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5.胆矾、蓝矾(CuSO4·5H2O);

明矾[KAl(SO4)2·12H2O或K2 SO4·Al2(SO4)3·24H2O];

绿矾(FeSO4·7H2O);

皓矾(ZnSO4·7H2O)。

6.菱镁矿(主要成份是MgCO3);

菱铁矿(主要成份是FeCO3);

磁铁矿(主要成份是Fe3O4);

赤铁矿、铁红(主要成份是Fe2O3);

黄铁矿、硫铁矿(主要成份是FeS2)。

7.磷矿石[主要成份是Ca3(PO4)2];

重过磷酸钙、重钙 [主要成份是Ca(H2PO4)2];

过磷酸钙、普钙 [主要成份是Ca(H2PO4)2和CaSO4]。

8.光卤石(KCl·MgCl2·6H2O);

9.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 ;

10.萤石(CaF2);

电石(CaC2);

冰晶石(Na3AlF6)

水晶(SiO2);

玛瑙(主要成份是SiO2);

石英(主要成份是SiO2);

硅藻土(无定形SiO2)

宝石、刚玉(Al2O3);

金刚砂(SiC)。

11.草酸HOOC—COOH

硬脂酸C17H35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油酸C17H33COOH

石炭酸C6H5OH

蚁酸HCOOH

蚁醛HCHO

福尔马林(HCHO的水溶液)

木精CH3OH

酒精CH3CH2OH

醋酸、冰醋酸CH3COOH

甘油(CH2OHCHOHCH2OH)

硝化甘油(三硝酸甘油酯)

TNT(三硝基甲苯)

肥皂(有效成份是C17H35COONa)

火棉——纤维素与硝酸完全酯化反应、含氮量高的纤维素硝酸酯。用于制造无烟火药和枪弹的发射药。

胶棉——纤维素与硝酸不完全酯化反应、含氮量低的纤维素硝酸酯。用于制造赛璐珞和油漆。

粘胶纤维——由植物的秸秆、棉绒等富含纤维素的物质经过NaOH和CS2等处理后,得到的一种纤维状物质。其中长纤维俗称人造丝,短纤维俗称人造棉。

12.尿素CO(NH2)2

硫铵(NH4)2SO4

碳铵NH4HCO3

13.硫酐SO3

硝酐N2O5

碳酐、干冰、碳酸气CO2

14.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1 : 3的混合物)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点总结集锦 3

硫单质及其化合物

(一)硫单质的反应(非金属性弱于卤素、氧和氮)

1.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

2.硫与氢气加热反应

3.硫与铜反应(生成+1价铜化合物,即硫化亚铜)

4.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

5.硫与汞常温反应,生成HgS(撒落后无法收集的汞珠应撒上硫粉,防止汞蒸气中毒)

7.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酸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用NaOH溶液来洗)3S+6NaOH=2Na2S+Na2SO3+3H2O

(二)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的反应(弱氧化性,强还原性,酸性氧化物)

1.氧化硫化氢

2.被氧气氧化(工业制硫酸时用催化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某些悬浮尘埃和阳光作用下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并溶解于雨雪中成为酸性降水。)

3.被卤素氧化SO2+Cl2+2H2O==H2SO4+2HCl

4.与水反应

5.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6.与碱反应

7.有漂白性(与有机色质化合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太稳定,受热或时日一久便返色)

(三)硫酸性质用途小结

1.强酸性

(1)、与碱反应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除锈;制硫酸铜等盐)

(3)、与弱酸盐反应(制某些弱酸或酸式盐)

(4)、与活泼金属反应(制氢气)

2.浓硫酸的吸水性(作气体干燥剂;)

3.浓硫酸的脱水性(使木条、纸片、蔗糖等炭化;乙醇脱水制乙烯)

4.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2)、与不活泼金属铜反应(加热)

(3)、与木炭反应(加热)

(4)、制乙烯时使反应混合液变黑

5.高沸点(不挥发性)(制挥发性酸)

(1)、制氯化氢气体

(2)、制硝酸(HNO3易溶,用浓硫酸)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一般不用硫酸,因另一反应物通常用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溶解度

小易裹在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6.有机反应中常用作催化剂

(1)、乙醇脱水制乙烯(作催化剂兼作脱水剂,用多量浓硫酸,乙醇浓硫酸体积比1∶3)

(2)、苯的硝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也起吸水作用,用浓硫酸)

(3)、酯化反应(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用浓硫酸)

(4)、酯水解(硫酸作催化剂,用稀硫酸)

(5)、糖水解(注意:检验水解产物时,要先加碱中和硫酸)

7.硫酸的工业制备

“四个三”:三个阶段、三个设备、三个反应、三个原理:增大接触面积原理、热交换原理、逆流原理思考:工业制硫酸的条件如何选择?(温度、压强采用常压的原因、催化剂);从燃烧炉中出来的气体进入接触室前为什么要净化?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点总结集锦 4

实验操作中7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点总结集锦 5

高考化学复习时要注意学会审题,对于高考来说,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知识量和知识点,还要有很好的审题能力,如果你的审题能力不行的话,就算你知识掌握的再好也不知道该如何答题,也不会答对答案的。

在高考化学复习时一定要知识自己的薄弱处在哪里,不要将所有知识点都列入复习的重点,这样的复习是抓不住复习重点的,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将复习的时间都用在自己的不足之处 ,自己已经掌握的地方可以少一些复习的时间,这样才是提升成绩的关键。

TAG标签: 高考 化学 知识点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点总结集锦_精选范文网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化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