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历史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经典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在期末考试来临之前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经典集锦 1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

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朕、制或诏、玺)

2.秦朝的中央机构:

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

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郡县制:

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③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秦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 的形成, 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消极)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经典集锦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

含义:融合阴阳家、和法家思想

①根据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②为加强君权: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

③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提出相应措施, 用以改变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

④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2.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及其影响: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③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

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

②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③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

④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经典集锦 3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_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经典集锦 4

联合国

(1)建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2)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3)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

(4)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5)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

(6)作用:初期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后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经典集锦 5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评价: 三省的最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元朝的行省制:

①行省是地方的行政机构。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东,山西),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

②作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4.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从汉到元,政治制度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②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③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④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

⑤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经典集锦_精选范文网

在期末考试来临之前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希望大家喜欢! 2020高考历史复习资料梳理一 列强侵略与中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