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知识点整理推荐
相关文章
明确资本主义积累与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培养同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定会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的信念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三历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知识点整理推荐 1
古代医学卫生也像其他文化科学一样,来源于劳动实践,智慧的古代中国人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原则、方法。古代医学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又一珍品。
1.著名的医生
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我国医生所沿用。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搜集民间许多灵验的药方,结合自己的实践,写成医学著作。后人尊他为“医圣”。
华佗是东汉末年一位以治疗外科病而负盛名的民间医生。他制成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他还创作体操"五禽戏”,使人体许多部位得到运动。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人称为“药王”。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掌握了丰富的医疗技术和经验。他研读大量医书,走访很多地方,收集民间药方,采集药物标本,并虚心向药农和其他劳动人民请教。
2. 著名的医学著作
《内经》是战国时编写的著名医书。书中叙述了人体的内脏部位和血脉循环情况,提出了病理学说,介绍了311种病候和汤液、针灸、按摩等方法。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书中记录了三四百个药方,有许多至今还被广泛运用。书中阐述的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唐本草》是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书中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书中收录1800多种药物,其中新增药物370多种。对每种药物的产地形状、颜色、气味、主治、功能等情况都详加说明。附有大量药物形态插图。载录1万多个药方。
3.古代医学的发展状况
战国时不但出现了著名医生和医学著作,而且有的医生采取了分科治病的方法。当时的分科主要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高三历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知识点整理推荐 2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识记:垄断的形成。
垄断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全部或者绝大部分的生产或者流通份额,并因此达成协议,垄断该部门的生产或者流通,控制相应产品的价格,从而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的情况。
金融资本。
(单选)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融合和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
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单选)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单选)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资本输出。
是指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是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国际垄断组织。
指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性的垄断组织的联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领会:垄断和竞争。
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的范围不同。
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资本在经济乃至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驱使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段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多选)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高三历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知识点整理推荐 3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历程:历经风雨,终见彩虹
⑴波旁王朝君主立宪:(1791~1792);《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
⑵第一共和国:(1792~1804);1793、1795、1799、1802年宪法。
⑶第一帝国:(1804~1814);1804年《拿破仑法典》。
⑷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1814年宪章。
⑸七月王朝:(1830~1848);1830年宪章。
⑹第二共和国:(1848~1852);1848年宪法。
⑺第二帝国:(1852~1870);1852年宪法。
⑻第三共和国:(1870~1940);1875年宪法。
2.原因
⑴思想: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势力强大,又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君主观念根深蒂固;大革命中的过激行为也造成负面影响。
⑵经济:法国是传统小农经济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⑶军事:法国大革命多次遭受欧洲封建势力和英国的武装干涉。
→在封建传统大陆国家里,法国最早建立民主共和国,当然艰难。
比较英法两国革命的过程和结果,分析形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两国革命都历经曲折,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反复斗争,结果都确立了符合各自国情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法国则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两国确立不同制度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相隔百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产阶级力量强弱不同,革命前思想舆论准备不同,人民群众参与程度不同,两国历史传统不同。
二.法国民主共和政体
1.确立
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2.内容
⑴立法权归于议会
①众议院: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
②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
③职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共同行使立法权。
⑵行政权归于总统
①产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②职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任命部长,缔结条约,特赦,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
注意:与美国比较有何不同?归纳为不变、量变和质变三类。
3.巩固
1879年,资产阶级共和派赢得总统选举,资产阶级共和制最终确立。
4.意义
⑴政治: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确立和巩固。
⑵经济: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注意:在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中,共和派和君主派属于资产阶级不同派别,而不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和美国总统想比,法国总统的权力有哪些异同?和英国议会相比,法国国会两院的权力有何异同?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行政权由总统行使;其二,立法权方面采取了两院制,包括众议院和参议院。美法两国总统都是国家军队最高统帅,都有权任免内阁官员,和外国缔结条约。但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的严格制约,而法国总统则处于国家元首的地位,并可以有条件解散议会,可以说处于国家权力的核心地位。和英国议会相比,法国国会同样具有立法权但并非国家权力中枢,其权力远小于英国。
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⑴背景:长期的分裂割据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⑵条件:普鲁士王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⑶经过:铁血政策,三次王朝战争。
⑷标志:德意志帝国建立。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称帝,结束了长达千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史称“第二帝国”(1871~1918)。
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⑴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拥有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战和、缔约的大权。
⑵首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是内阁首脑,主持政府工作。
⑶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议长由帝国宰相担任,议员不经选举,由各邦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组成;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所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没有行政监督权。
⑷联邦制
①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②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也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
3.影响
⑴消极: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是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⑵积极:①政治:完成了国家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②经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从这段史料中不难看出,德意志长期以来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国家。那么,为什么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能够实现统一呢?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速发展,但国家的分裂状况已成为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资产阶级力量软弱的情况下,出现了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的普鲁士邦国。在其“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大业。由此可见,在今后德国近代化的道路上必然深深带上普鲁士传统的烙印。
《德意志帝国宪法》对皇帝权力作了何种规定?
从宪法中可知,德意志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如拥有宣战、媾和、缔结和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统率全国军队;委派官吏,包括宰相,且任期长短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愿。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内阁各部长只是宰相的助手。因为宪法赋予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召集或延期或结束两院等大权,从而使宪法对帝国皇帝的权力没有什么限制和约束,所以说德意志帝国“立宪是虚,君主是实”。
和英、法、美的代议制相比,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有何特点?对德国以后发展有何影响?
《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皇帝具有绝对权威,议会并无实权,具有较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统一后的德国保留君主制度,而容克地主是君主制度的拥护者,所以容克地主政治经济利益没有受损,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这一切阻碍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根据宪法的规定,德国建立了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资产阶级的代议制确立了,德国迈入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历程,这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强国。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国家
政体
确立标志(时间、文件)
英国
君主立宪制
1789年《权利法案》
美国
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
1787年联邦宪法
法国
民主共和制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意志
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君主立宪制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英、美、法、德四国的国家政权组织体系表
政体
行政权
立法权
司法权
军权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及产生方式
权力中心
英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内阁
议会下院
议会
议会
国王
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议会下院
美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
国会
联邦法院
总统
总统
总统由民间选举产生
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法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
国会
总统
总统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
总统
德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皇帝
联邦议会
皇帝
皇帝
宰相由皇帝任命
皇帝
【历史纵横】
1.“铁血政策”,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
⑴向北:1864年,联奥攻丹。
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由普奥共管。
⑵向东:1866年,普奥战争。
奥地利战败,退出德意志邦联,以普鲁士为盟主的北
德意志邦联建立。
⑶向西:1870年,普法战争。
普鲁士战胜法国,兼并南方诸邦。
⑷性质:封建王朝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民族统一战争,
客观上又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度有何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这一特点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二战后,联邦德国是怎样吸取这一教训的?
⑴特点:通过国家统一的方式走向近代化;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是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⑵原因:由普鲁士领导,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来实现;长期四分五裂,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产阶级民主力量软弱;贵族地主(容克)长期垄断军政要职,掌握国家领导权。
⑶后果:德国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⑷措施:政治民主化;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建立欧洲共同体。
3.比较英国和德国君主立宪制有何不同?
⑴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统而不治,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下议院掌握立法权、行政监督权。如英国,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君主是虚,立宪是实。
⑵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由皇帝任命首相,内阁对皇帝负责。由议会行使立法权,但皇帝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否定权,可见真正的立法权实际上不在议会。下议院作用很小,没有行政监督权。
如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4.比较美国和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度有什么区别?
⑴美国总统共和制:总统,任期4年,不超过两届;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弹劾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政府内阁不一定是国会多数党,不对国会负责;重心在总统。
⑵法国议会共和制:总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举;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首领担任,总统和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命令必须经各部部长副署,较多地受到议会和内阁部长的制约,权力相对较小,重心在议会。
5.谈谈英、美、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特点?
⑴权力制约与平衡:由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政府掌握行政权;政党政治。
⑵法律化,制度化:以立法形式来巩固民主制度。
⑶妥协性,平衡性:民主就是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
⑷曲折性,渐进性: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⑸多样性,特色性: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
⑹时代性,互动性: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德意志统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于工业革命时代。经济推动政治,政治保障经济。
⑺阶级性,统一性: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由普选选举下院议员。体现主权在民、民主共和原则,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两大原则。
高三历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知识点整理推荐 4
(1)原因:直接:土耳其扩张阻隔了传统商路。
根本(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2)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新航路开辟的四位航海家:
①迪亚士最先到达好望角;②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③达伽马直通印度;④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
高三历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知识点整理推荐 5
以每个人平等为共同认知,但是社会是动态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所占用的资源会出现差异,具有一定的分布模式。正如网络科学的幂律分布,少部分人占有大部分资源,大部分人分享小部分资源。这也是一个健康的系统所呈现的现象,我们必须承认人人平等这种假设很多时候是不成立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其实还是处于自然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控制下的生物,在演化中会有部分的个体更加适应环境,然后把不适应环境的个体淘汰。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使得这种血淋淋的淘汰转换为生育权利的剥夺,体现于未婚率的不断提高。毕竟社会生存的成本太高,没有经济实力的很难步入婚姻殿堂。淘汰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保持种群的活力,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这种整体层次的付出,对于被淘汰的个体十分残酷,毕竟资源有限,分配不可能满足每个人,分配的方式更偏向于满足上层社会的利益。除非满足下层社会的利益会带来更大的利益,比如说社会稳定政治安全等等。总的来说,社会利益这块蛋糕总是上层占据大部分。我们必须承认,在国家这种层面,更多的是出于利益成本的考虑。而且本来上层就有更大的信息不对称优势,更容易实现资本增殖。因为资本主义是一个正反馈的体系,贫富差距鼓励人们工作的积极性,然后人们工作越积极就会产生更大的差距。而且在社会的话语体系中,这种财富的累积会带来更大的话语权。
我们有假设,即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力上升所产生的红利。但很多时候并不成立。上层社会的人们已经把大多数的利益分配完毕,然后才有部分的利益流到更底层。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上层先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时代的进步就体现于这种流到下层的利益的绝对的量在不断增加,比如说物质文化的丰富程度与之前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但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上层社会所占据的比例其实是大大增加的,也造成如今悬殊的贫富差距。
客观来说,这种差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这是一个正常的奖励机制,能够促进社会的活力。但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我们总是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贫富差距的产生也是一种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要让贫富差距产生带来的收益更小,才能维持在比较合适的范围。这其实利益的考量,多方的竞争博弈的结果,因此就需要加大底层人民的力量,才能在谈判中争取更多的利益,毕竟冷酷的资本会理性地比较得与失,然后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措施,就如同弹簧,你弱它就强。
因此我们需要共产主义,资本是贪婪无情的,要想人们能够抑制资本增殖的欲望,需要同样强大的力量,才能让资本主义发挥其正面作用,同时尽可能地减少负面作用。比如说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才得到的劳动法和八小时工作制。资本主义是头不受控制的野兽,需要用最牢靠的锁链束缚起来。
我们必须客观地承认,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在人格上没有谁比谁更高贵,但是社会会通过理性的社会价值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因此其实能够创造大量财富的人天然就拥有大量的资源。在社会治理中,这些人就是我们需要把握的主要矛盾,通过投放促进这部分精英的发展,相同的资源投放到底层的需求并不能产生更多的价值。这其实是期望产生更多的价值所采取的一种措施。
所以必须要把底层人们的需求和上层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才可能减少这种贫富差距的产生。从道德层次入手其实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可能会有少部分有道德感的人们尝试改变,单作为一个阶级,其利益的诉求是很难改变的。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是一种天性,因为其符合贪婪的生物本性,可以得到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不会考虑是否会损害到其他人的利益,而是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因此,只有当这种行为会带来更大的利益损失的时候资本才会克制。
因此,为了解决这种困境,我们需要有更创新的想法。这种力量的博弈是一种思路,通过增强底层人们的力量,能够有更大的议价权。或者在剥削是不可能避免的情况下,让全体人类成为剥削者,通过获取科技发展的红利,比如说剥削机器人。重点是找到关键的节点然后去处理,希望能够对人类社会这个复杂系统产生我们期待的效应。
高三历史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知识点整理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