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要高频考点30条与最全的高中历史易错易误知识点汇总经典大全
相关文章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大全,以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重要高频考点30条与最全的高中历史易错易误知识点汇总经典大全 1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明朝产生
(1)出现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地点:江南地区
(3)出现部门:纺织部门
(4)出现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雇佣关系)
2.清朝发展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表现
(1)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2)分工更细
(3)雇工数量增多
(4)部门和地区增广
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2)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二、“重农抑商”政策
1.首倡商鞅变法,为后来的朝代所推崇。
2.推行的目的:
(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3.明清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1)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
(2)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3)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4)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4.关于对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1)积极作用: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违背了历史潮流。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海禁”的直接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2.“海禁”的表现
民间贸易: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明中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
官方贸易:积极开展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不断
3.“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5.“闭关锁国”的表现:清代初年,厉行海禁、迁界,海外贸易陷入停顿;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开广州通商,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
高中历史重要高频考点30条与最全的高中历史易错易误知识点汇总经典大全 2
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_洲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15世纪逐渐向西欧其他国家扩展;16世纪则是文艺复兴
的鼎盛阶段。
1、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和实质
(1)背景(原因):(_什么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
根本原因——意大利北部是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较早的地区之一,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迫切要求铲除封建制度的传统,
建立适应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
l 人才优势——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是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l 文化环境——作为欧洲古代文化摇篮之一,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世纪时文化也相对比较繁荣;
l 15世纪前后,许多拜占庭学者移居意大利城市,带来大量珍贵的古代古希腊、古罗马的典籍和艺术品,促进了意大利艺术家和学者对古典文化的了解、研究。
l 经济后盾——意大利相当富庶,其财富能够为艺术、学术提供赞助。
l 统治者的支持——意大利的统治者颇为积极地扶持艺术家和作家。
l 罗马天主教会中心在意大利,所以受压制特别厉害,反抗性亦尤为强烈。
(2)实质: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反映欧洲各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和文化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人文主义
(1)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为人文主义。
(2)人文主义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3)人文主义对解放人们思想有着巨大的历史进步作用。
3、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兴起
(1)最早的代表人物 但丁:《神曲》
乔托:《哀悼基督》 “近代绘画的奠基者”
(2)早期的代表人物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十日谈》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全盛时期的“美术三杰” 米开朗基罗:雕刻家、画家、建设师和诗人
拉菲尔:《大卫》、《西斯廷圣母》、《雅典学派》 “画圣”
(4)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军事著作家和诗人,《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主义”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英国:莎士比亚极其戏剧 2、法国:拉泊雷及其《巨人传》
3、德意志:伊拉斯谟及其《愚人颂》 4、西班牙:塞万提斯及其《堂吉可德》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哥白尼(波)及其“太阳中心说”: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
1、文艺复兴时期 开普勒(德意志)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发现行星沿椭圆轨的天文学 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伽利略(意)证明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自制望远镜进行观察发现;被视为近代实验
科学的奠基人
2、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的发展:数学、物理学、医学、生理学等领域
3、唯物思想家的出现 布鲁诺(意):捍卫和发展哥白尼的学说;提出“宇宙无限论”
弗兰西斯·培根(英):科学归纳法;“知识就是力量”
四、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积极性:在于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醒人们的觉醒,把人们从关注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2)局限性:①他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了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与罪恶,但他们还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的保护与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态度,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②人文主义者还把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
高中历史重要高频考点30条与最全的高中历史易错易误知识点汇总经典大全 3
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习更是这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
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只有预习,才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主体性原则。
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真正做到“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底,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只要同学们坚持不懈,养之有素,习惯成自然,历史学习就会轻松自如。
高中历史重要高频考点30条与最全的高中历史易错易误知识点汇总经典大全 4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1、概况: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
(1)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5)传播
a.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c.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d.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
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lt;<<返回目录
高中历史重要高频考点30条与最全的高中历史易错易误知识点汇总经典大全 5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必然性)
1、经济:社会经济发展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关系变动)
2、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分封制 宗法制破坏
3、军事(战争的需要):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4、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思想武器)
(二)各国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春秋、战国)
1春秋:管仲改革 鲁国“初税亩”
2战国: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三)秦国需要改革并具备条件(具体背景)改革可能性
(1)内部有利条件:
1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 ○
2法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 ○
3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 ○
(2)外部机遇
1三家分晋,遏止秦国发展的力量大大削弱 ○
2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 ○
(3)直接原因:秦孝公发奋图强、任用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1、经济--"以农求富"(富国)
(1)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对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2、军事---强兵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2)废除“世卿世禄制”(以上措施最直接打击贵族特权)
3、政治
(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2)普遍推行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3)制定秦律
4、思想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
实质:文化高压政策
影响:压制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
5、风俗习惯--改革社会风尚习俗
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三、商鞅变法的结果:"商鞅虽死,秦法犹存"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法及太子",法不阿贵)
(3)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南门徙木")
(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四、评价商鞅变法(性质、积极影响、局限性)
1、性质: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积极影响: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局限性: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2)加重剥削与压迫
(3)改革不完全彻底
lt;<<返回目录
高中历史重要高频考点30条与最全的高中历史易错易误知识点汇总经典大全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