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效策略有哪些大全总结
相关文章
又一个新学年即将到来,准高三生们,你们做好迎接高考挑战的准备了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生物复习备考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效策略有哪些大全总结 1
1.(2014·泰安高三期末)如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部分变化示意图,关于图示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期既可发生在分裂期前期,也可发生在分裂期末期
.此时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已加倍
C.此时期不可能发生在衰老的细胞中
D.此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最佳时期
[答案] C
[解析] 图中有部分核膜,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说明已完成核复制,只能为分裂期的前期,A错误;此时期染色体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已加倍,B错误;衰老的细胞不再分裂,不会发生图示的过程,C正确;观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最佳时期应是分裂中期的细胞,D错误。
2.(2014·宁波高三期末)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A.5条 B.40条
C.20条 D.10条
[答案] D
[解析] DNA是半保留复制,10条染色体DNA(20条单链)被标记,第一代间期复制所得20条DNA均有一条链被标记。第二代间期复制,经半保留复制,原来有标记的20条单链为模板的20条DNA依然被标记,以第一代间期合成的20条单链为模板合成的20条DNA则无标记,在其后期着丝点分裂,两个细胞共40条染色体中20条有标记,20条无标记,其中每个细胞有无标记的各10条,故D正确。
3.(2014·常州高三期末)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个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时期
C.植物细胞中,d~e时期囊泡的活动加强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a~b时期和c~d时期
[答案] D
[解析]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相同,分裂旺盛的细胞的细胞周期短一些,故A错误;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b~a时期,故B错误;植物细胞中,a~b时期囊泡的活动加强,故C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a~b时期和c~d时期,故D正确。
4.(2014·河南商丘期末)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某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其上的部分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该细胞在染色体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2号染色体上的 A突变为a或是a突变为A
C.该细胞如果是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有3种基因型
D.该细胞如果是胚胎时期的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其体细胞的基因型有3种
[答案] D
[解析] 图中的1和2是同源染色体,3和4是同源染色体;因为同源染色体没有联会,可能处于有线分裂前期,A正确;DNA分子复制后,两个子DNA上基因应该相同,如果不同,就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既2号染色体上的A变为a或是a变为A,B正确;该细胞如果是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的基因型是ab、ab、aB和AB或aB、aB、Ab和ab,共3种,C正确;该细胞如果是胚胎时期的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其体细胞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D错误。
5.(2014·河南商丘期末)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分裂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答案] D
[解析] 由图形分析,甲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没有开始DNA复制,占的比例最大,乙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期,说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的时间最长;丙细胞处于前期、中期或后期,只有在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阻断DNA复制,已经复制的细胞分裂一直进行下去,使甲细胞增多。
6.(2014·济南期末)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C.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D.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
[答案] A
[解析] 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纺锤体已经形成,核膜、核仁已经消失。赤道板仅表示位置,细胞无此结构。但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观察不到细胞膜。C正确。
7.(2014·福建南安期末)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对图甲、乙、丙进行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的原因均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
.处于bc段的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C.cd段下降原因不一定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D.处于de段的细胞中可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 B
[解析] 图甲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从含1个DNA到含2个DNA,图乙和丙ab段表示细胞中DNA含量增倍,都是分裂间期DNA复制的结果,故A正确。图甲bc表示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和2个DNA,图乙为有丝分裂,bc表示DNA增倍时期,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后期无染色单体,图丙表示减数分裂,bc表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故B错。图甲cd段下降原因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图乙和丙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2个子细胞,故C正确。图乙de含有同源染色体,图甲如果表示有丝分裂,则含有同源染色体,若表示减数分裂,则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图丙de表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故D正确。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效策略有哪些大全总结 2
笔者到某市教材回访,进行听课、评课和座谈交流活动,听了一位教师的“有丝分裂”高三二轮复习课,并与听课教师进行了交流,有了不吐不快的感觉。
与新授课一样,这位教师按照有丝分裂的顺序出示各个时期的图片或动画,与学生一起讨论有丝分裂各个时期图像的特点,然后总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着丝点的数目变化规律。复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时也是如此,增加了一个列表: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不同点,表中留下一些空格,让学生填答。
这个课堂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在很多高三生物教师眼中是经典的,是无可挑剔的:课堂教学流程顺畅,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正确;课堂形式多样,有讲解,有提问,有练习;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也多样,有看图回答,有齐答和按顺序回答;讲完课后有习题练习和讲解;整节复习课紧凑有序,一环套着一环,从上课开始到下课铃声结束,全程在教师的主导下顺利推进,教师讲得“精彩”,听课教师看着、听着也“精彩”。
听过不少高三生物复习课,发现这样的复习方式是很多生物教师喜欢的。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按新授课的形式或思路重新讲解一遍复习的内容;重复新授课中已传授或讲解过的一个一个知识要点。学生的主要表现为:对于教师所提问题比较熟悉,回答快速、正确(部分学生);部分学生强化了所学知识;部分学生由于对于概念或内容比较生疏,在教师讲课时忙着从课本中寻找答案,所以在内容的进度和思维的节奏上表现为滞后性。因此,这样的复习效果是值得怀疑的,学生表面上是掌握了教学内容,但实际上是一种重复识记。这种识记是一种简单的学习,时间一长或遇到新的情景,记忆就会模糊,知识迁移难以实现,当然达不到复习的真正效果。
一节40分钟的复习课,有的教师是从头讲到尾,呈出的幻灯和知识表格一个又一个,有的教师是从头到尾提问题,这些问题中有哪些涉及本节的重点内容并不清楚,有的教师只讲20分钟左右,快速地总结一些知识要点,然后是做题和讲题时间,还有一些教师,让学生看教辅上的知识整理,就开始做题讲题,以题代讲现象非常明显。
如果高三复习课是重复新授课的模式,把已经讲解过的知识内容再重复一遍,然后加大应试训练,这到底有多大的效率?从这位教师的复习课中,我觉得这节课可以不用复习,因为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所提的问题从回答问题学生的表现来看,没有什么障碍。正因为如此,才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从知识的要求来看,高考降低了知识难度,一些大纲教材有而课标教材没有的内容不用复习,一些非重点内容不用拓展,但是,能力的要求反而更高了,如何在复习课中让学生深入理解重要的概念、原理,是值得探讨的一件事情。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效策略有哪些大全总结 3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效策略有哪些大全总结 4
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2.减数第一次_与减数第二次_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_Y型(雄性:_Y,雌性:__)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效策略有哪些大全总结 5
1.用高三生物学专用术语回答、用推理计算得出的符号或数据等回答
(1)联系中学知识找到适合的专用术语(名词),或推理计算得出符号、数据等填空。力求准确、全面
(2)当高三生物不知道填什么或填多种情况都行时,不妨揣摩出题者的出发点,是为了考察中学里的什么知识点。
(3)当高三生物拿不准时,在不离题和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可用括号补充。如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2、自己组织语言回答(回答为什么)
(1)要明确高三生物其考查的知识点,防止思维定势的影响。一定要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才能全面。
(2)若可能,尽量用课本中的“原句”回答问题。
(3)若高三生物课本中没有,自己要精心组织语言。不要出现“词不达意”或“科学性错误”甚至“答非所问”
(4)写好后要读一遍,注意科学性。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效策略有哪些大全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