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必修三知识点归纳范文
相关文章
在理科中,生物也许是最容易补上来的。但是很多高三学生的生物成绩却不是很好,不会总结知识点可能是原因之一。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三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_高中生物复习要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生物复习必修三知识点归纳范文 1
生命的物质基础
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20多种;在动、植细胞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上大于万分之一的元素为大量元素(9种);主要元素(6种)占细胞总量的97%;
①、 Ca:人体缺乏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②、 Fe: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会患贫血。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③、 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④、 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⑤、 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⑥、 K:血钾含量低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在植物体内参与有机物合成和运输。
⑦、 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及各种酶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⑧、 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及NADPH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
⑨、 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2、生物界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生物界与非生物的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整个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表现在:①、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②、都共用一套密码子(不能说: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都要进行呼吸作用)
3、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有些重要的蛋白质还有PS,有些特殊的蛋白质还含有Fe、I等,其中后面两种属于微量元素。
4、胆固醇、维生素D可从食物中吸收,也可在人体内合成,性激素可从消化道吸收而保持其生物活性。
高三生物复习必修三知识点归纳范文 2
1. 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
需注意:材料是同种并同时孵化、体长约15mm的蝌蚪;需设置三组实验;需用池塘水或提前晾晒的自来水;需放入等量的同种水草;可观察体长的变化、尾长的变化、前后肢的生长情况、鳃的消失等现象;此实验过程是蛙的胚后发育。
2.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基本结构。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先天性行为是依靠原生质体(单细胞)或非条件反射完成的,也需要在发育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生,也受外界环境影响。后天性行为主要依靠条件反射完成。判断和推理是最高级的行为。
3. 神经元的结构分为细胞体和突起;功能是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4.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依靠局部电流的电信号形式进行的(双向传导);兴奋在突触结构是依靠神经递质进行的(单向传导)。
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相反。
电位迅速逆转主要依靠离子通道扩散进行的。
5. 语言活动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S区、H区、W区、V区。
6.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是:反应速度快、准确;作用范围局限;作用时间短。
两者的联系是: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内分泌所分泌的激素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
7. 人体的内脏活动受植物性神经的支配。受各级神经中枢控制:低级中枢在脊髓和脑干;较高级中枢在下丘脑;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38. 无性生殖、植物组织培养、动物克隆技术、动物胚胎分割移植技术。优点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是:取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
应用有: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生产药物和食品添加剂、色素、香料、杀虫剂;制造人工种子;培育转基因植物。
9. 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无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群。(细胞壁很薄)
10. 精子来源于睾丸的曲细精管内的精原细胞。卵细胞来源于卵巢中卵泡内的卵原细胞。
减Ⅰ后期染色体的变化与两大遗传规律有关;减Ⅰ四分体时期和减Ⅰ后期染色体变化与基因重组的变异有关;减Ⅱ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减Ⅰ、减Ⅱ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初级卵母细胞后期、次级卵母细胞后期为细胞不等大分裂。
高三生物复习必修三知识点归纳范文 3
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a、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合成物质,贮存能量;b、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2、病毒:属于生物,无细胞结构,它们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生活和繁殖后代,所以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者可能是RNA。
3、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特性。需要时间短。(如:蛾、蝶类的趋光性)。
4、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如:狗见主人摇头摆尾),属于应激性。
5、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6、遗传性: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相似的特性。
7、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8、生物工程学: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从而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9、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高三生物复习必修三知识点归纳范文 4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2、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_氨基酸数—_水分子数18
5 、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
8、D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核,含有的碱基为A、G、C、T;
R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质,含有的碱基为A、G、C、U;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单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多糖。
1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
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种)
基本元素:C、H、O、N(4种)
最基本元素: C(1种)
主要元素:C、H、O、N、P、S(6种)
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Fe2+,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Mg2+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流动镶嵌模型
17、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19、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有“动力车间”之称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有“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之称的是叶绿体;
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之称的是核糖体;
有“消化车间”之称的是溶酶体;
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体内、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返回目录
高三生物复习必修三知识点归纳范文 5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 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
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 H O N P 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未分裂) (以分裂)
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 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
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
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
(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
2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2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或星射线周围聚集着很多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物理状态叫线粒体——提供能量
27.凝集原:红细胞表面的抗原
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体
28.纺锤体分裂中能看见(是因为纺锤丝比较密集)而单个纺锤丝难于观察
29.培养基: 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
化学组成:合成培养基、组成培养基
用途 :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30.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31.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受精作用
32.试验中用到C2H5OH的情况
Ⅰ.脂肪的鉴定试验: 50%
Ⅱ.有丝分裂(解离时):95%+15%(HCl)
Ⅲ.DNA的粗提取:95%(脱氧核苷酸不溶)
Ⅴ.叶绿体色素提取:可替代__
33.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
34.基因= 编码区 + 非骗码区
(上游 ) ( 下游)
(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
等位基因举例:Aa AaAa AAAa
35.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是为了调节PH
36.物理诱导 :离心,震动,电刺激
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PEG
生物诱导 :灭火的病毒
37.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某一时期,这个时期最可能是囊胚
38.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病毒仅具有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
阮病毒仅具蛋白质
39.秋水仙素既能诱导基因突变又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这跟剂量有关)
40.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AIDS)
高三生物复习必修三知识点归纳范文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