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生物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分享范文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高三差生如何学习生物,这应该是很多高三同学的苦恼。生物在高考科目中不是难度很高的,只要付出时间认真学习一定可以学好生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生物五种复习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分享范文总结 1

“突出基础,强调主干,知识网络化”是全国卷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考试大纲中“生物考试内容与要求”的基本体现。高三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复习考纲中覆盖的考点,夯实基础,复习的原则应该“以课本为纲,以基础知识为本,以重要概念为核心,以提高理解能力为目的”。扎实的基础是以理解透彻、记忆深刻为标准。

记忆有“瞬间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永久记忆”,因此,知道了不等于会了,会了不等于会用了,会用了不等于深刻了。记忆=90%的理解+10%的背诵,花在理解上的时间一定要比背诵的时间多,只有真正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不理解就无记忆。记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把握知识之间的规律可以让记忆事半功倍、记忆牢固持久。

1、重视对教材的再学习

以探究的思想研读教材,不放过任何一个文字和图表曲线信息,重视黑体字、相关信息、插图、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旁栏思考题、习题等的学习。

高考作为面向全国的考试,为了保证公平,引用的资料信息要保证各地考生的熟悉程度相同。因此,为了避免区域差异,改编教材中的信息是最稳妥的出题方式。

2、抓重点复习,构建知识网络,系统化地理解核心概念,切忌死记硬背。

分析近5年高考的高频考点、重点考查的核心知识基本不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遗传的基本规律、中心法则、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这些核心知识的考查通常不是孤立地考一个知识点,而是以一个知识点为核心,综合地考查多个相近的知识点,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抓重点复习,透彻理解、融会贯通核心概念,既要理解概念的本质和内涵,又要研究概念的外延以及支撑该概念的鲜活实例,还要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与更多相关联的概念建立联系,从而构建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丰富深刻自己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理解。

3、学会高效读书和高效做题

“三遍读书法”——第一遍:整体浏览(要求明白全文全书概要);第二遍:重点理解(要求细致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综合记忆(要求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

“三遍做题法”:第一遍:巩固训练(检测落实复习的效果);第二遍:更正纠错(剖析考点、分析错因、查漏补缺、查弱补弱);第三遍:归类整理(梳理同类试题、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遍读书法和三遍做题法的精髓在于吃透教材、理解透每一道题,它应该贯彻在高三复习的每一次考试中,与其走马观花翻十遍书不如一次透彻地理解,与其大量刷题不如高质量地完成每一道题。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分享范文总结 2

怎样学好高中生物,是每一个高中学生甚至是家长关心的一个问题。下面是有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生物学习技巧,供大家参考。

掌握高中生物基本知识点

先记忆再理解。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注意生物答题思路

保证选择题全对后,拉分的题目就是简答题,每一道大题都有1-2个简答题。

做简答题首先要理解题目和搜集题目的隐藏条件或提示,然后答中要点,不要根据自己的思考而盲目写下去,这样往往出现写一大串而没有分数的情况。

例如涉及量的变化的问题,思路就是考虑量的来源和去向,而如果你自己思考它的原理或者其他,那这就是不会考试的例子。

做简答题的用处就是学会思考的方法,不用刻意去记住每个题目的答案,因为每一次大考是不可能考到你写过的题目的,类似也很少,高考是考你的思考能力而不是记忆能力。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分享范文总结 3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分享范文总结 4

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 高中数学,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血液是红色。

5.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殖的原理。

7.细胞板≠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11.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①单倍体,②纯合子(如bb或bY),③位于Y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基因组三者概念的区别。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Y,而染色体组型为44+或Y。

15.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新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16.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②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分享范文总结 5

1.实验题分值逐渐提高。以实验题材为背景的试题量不断增加

例如:2004年全国高考统一卷理科综合试题中生物实验试题(第30题)分值占生物试题总分值比例达到28%左右,以生物实验题材为背景的试题(第3、4、30题)分数占生物试题总分数比例已经超过44%。

2.实验题的形式和命题方向是:从分析说明型→改进完善型→设计方案型发展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统一卷理科综合试题中第27题:“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有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的基本思路。请分别指出三个实验思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再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3.实验题的考查方向和能力要求是:从会分析实验过程一会完善实验过程一会设计实验步骤改革

例如:2003年全国高考统一卷(新课程卷)理科综合试题中第27题: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椎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见图)。分别用电刺激背根和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已知背根含有传人神经,腹根含有传出神经,背根和腹根合并成脊神经。请根据上述提供的实验材料(实验用具自选)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以分别证明脊神经背根具有传人功能,脊神经腹根具有传出功能。

脊髓横切面及其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示意图(图略)

TAG标签: 生物 知识点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分享范文总结_精选范文网

高三差生如何学习生物,这应该是很多高三同学的苦恼。生物在高考科目中不是难度很高的,只要付出时间认真学习一定可以学好生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生物五种复习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生物五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