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生物

高三年级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不少人认为学习生物学只是记一记,做做题,应付考试很容易。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学习生物,单靠死记是绝不可能学好的。下面和小编具体了解下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年级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推荐 1

名词:

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语句:

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1)_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_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__)的性别决定类型。(2)ZW型:与_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_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色盲女性(_b_b),正常(携带者)女性(_B_b),正常女性(_B_B),色盲男性(_bY),正常男性(_BY)。由此可见,色盲是伴_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_上有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_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高三年级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推荐 2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2.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又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了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

3.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六个W”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六个W”。这六个W分别是:

Who—→谁或什么结构

What—→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

How—→怎样发生的

When—→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

Where—→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

Why—→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大家在思考中经常将这六个W连起来思考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除了上述三点以外,同学们还要坚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方法一定可以换回优异的生物学习成绩!

高三年级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推荐 3

一、明情定标,把握生物高考复习的方向

(一)高考考情

1.注重基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体现新课改 “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知识、方法、技能)的精神。

2.突出对生物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代谢、调节、遗传、生态),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说明中 “Ⅱ类” 要求的基础知识。

3.注重知识的覆盖面,但不强调教材内容的均匀分布。

4.能力考查全面到位,综合性强

(二)学情反馈

1.基础知识、核心概念不清楚——无法准确表述和书写,导致选择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非选择题错别字连篇。

2.审题不清,分析能力欠缺——导致答非所问,表述不完整或不规范。

3.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不强——导致不能答题或错误答题。

(三)一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一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一轮复习是以模块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再巩固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

特点:章节的课时教学为主体,兼顾知识的综合,适度的能力培养

2.一轮复习的基本目标

(1)抓本固基——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的再现,能用能写。

(2)培养能力——有意识地尽最大可能地训练、培养学生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解答生物学试题的方法和解题规范。

3.高考生物复习总体目标:从培养和增强学生学科能力出发,立足学科主干知识,挖掘联系和应用,构建知识体系和网络,使学生对重点内容及联系的理解加深,进一步明确重要的考点和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二、创新一轮生物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扣疑讲练背五合一复习法

(二)复习建议

1.从局部到整体,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概念图)

2.注意共性和特异性的结合,即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理清易于混淆和容易错误的概念

3.注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间的关系。

告诉学生哪些是一般了解内容,哪些需要拓展深度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知识要拓展其深度,一般识记的知识只需要了解即可

4.重视课本,加强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的教与学用典型考题引导学生回归课本,让学生明确课本才是高考之本。

5.倡导“问题教学法”,提高复习效率

“问题式”教学法四个环节,即揭示目标,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巩固问题,提升应用。

6.严格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6+4+2习题训练法)

规范解题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严格要求学生按正确的答题程序答题:

审题——找题干的“关键词”、图形图表的“关键信息”及其呈出的“规律”、答题的基本“要求”等。

迁移——依据题干或图形图表提供的信息,向课本知识迁移,回忆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寻找与题中信息关联的知识点。

判断——依据课本知识点对选项作出判断或对所要作答的内容选出核心概念和核心语句。

作答——选定选项,或根据核心概念和核心语句及其逻辑关系确定书写的答案(书写完要注意看一看有无错别字,逻辑关系是否成立或科学,使用答题卡时书写有无错位)。

三。细节问题

(一)注意近三年的全国高考题

(二)上海的作参考,山东的可作为出题难易程度的标准

(三)高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掌握了基础知识就可以考上二本

(四)要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整理, 学会对解题方法进行归类,学会从题干中找到关键词,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力求科学、准确、完整、简洁的作答。

(五)注意:以下内容已不属于新课表标及大纲考查范畴:

物质代谢及新陈代谢类型、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内容、植物个体发育的内容,特别是种子和果实发育的内容、遗传病的复杂计算、氨基酸的数目、分子量、肽

键的计算方法

(六)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恰好是高考的重点: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

果蝇的伴性遗传

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及设计

新增加的实验的原理及方法

科学史及其中的科学方法

其他植物激素( Ⅰ→→Ⅱ)

群落的演替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七)一轮复习忌讳以下几个方面:

1.片面:在重点难点知识版块不惜代价,对容易但地位突出的知识点重视不够,训练不足。

2.教学内容主次不分,层次不清晰:

3.知识点孤立,无系统:

4.教学方法死板,不灵活:

5习题训练缺乏针对性:

6.教学环节粗糙不扎实:

(八)复习内容应涉及教材中的所有栏目,包括章节前言、小结、旁栏、经典正文、小体字、问题探讨、讨论等等。

(九)注重主干知识的整理---专题化、系统化 因为生物知识点特别零碎,所以主

干的知识非常重要,要重点复习。分析近5年的高考题,重点内容主要集中在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等主干知识章节中,第三册选修内容考查比例也有所增大,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这些知识点需要优先掌握。主干知识复习要条理化、网络化,如以“中心法则”为主线对“遗传与变异”部分的内容构建知识网络,并且可以将网络逐渐扩展到相关其他部分。

(十)巧用解题模板 “万事皆有规律”---针对题型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解决该类

试题的通用解题模板。虽然这些解题模板不一定适用于每一道试题,但是它们为解决一类试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审题、思考、解答的基本思路,从而打破考生遇到试题时无从下手或得不到高分数的尴尬局面。

(十一)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十二)实战中训练程序化

1.观察、鉴定、探究类试题:审题(思考)、解答的模式1.审题、思考模式 ① 性 质 (验证探究)

②目 的 (明确自变量、因变量及无关变量)

③标 准 (描述实验的指标)

④理论基础 (迁移课本实验的方法、取材、仪器)

⑤确定分组 (据自变量、所给试剂)

⑥主要步骤 (过程)

⑦可能的结果与结论

2 .解答、书写模式

①获取材料、仪器、分组并编号

②设置(体现)实验组与 对照组

③控制无关变量

④简述过程(进行实验)

⑤观察并记录结果或 现象

⑥预测结果或现象(验证探究用语有别)

⑦结论

3 .评分基本模式(标准)

①对照分组(合理、全面)

②原理方法(科学、可行)

③单一变量(控制严密)

④预测(全面、准确、可操作)

⑤结论(准确、扣题)

4 .判卷高分模式(怎样的答案能得高分?)

①分组编号明确

②单一变量控制严谨(材料、试剂、器具)

③分组合理

④描述实验现象的指标可操作、科学、明确、合 题意

⑤尽量使用给定材料

(十三)实验评价题—思考、答题技巧

五看:一看对照有无对照实验如果有,看对照设计是否合理,包括实验变量设置,是否有标记,是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是否遵循了等量原则 是否排除了干扰因素

二看步骤包括步骤的顺序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具体操作有无违反生物学基本原理,

三看验证包括实验结果的验证目标是否准确,实验结果的验证方法是否得当,

四看材料包括生物学材料选择是否得当,实验器材选择是否合理,药剂选

择、使用、用量是否准确,

五看条件包括是否需要搅拌、加热等,实验所需的温度、光照等条件是否合理

(十四)加强实验设计的训练.

(十五)注意指鹿为马的材料题,当出现试题的材料与课本知识不符实,应先于材料

的内容做题,这是考察获取信息的能力

高三年级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推荐 4

第一,教科书要熟烂于心。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往往是高频考点。

第二,要选择一到两本辅导书(多了就没工夫看了)。

一定要吃透,高中三年我一直用《教材完全解读》(王后雄主编)和《高效学习法》(薛金

星主编),觉得就很够用了。前者会把每个知识点细致地分析一下,是一本服务于课前预习、课后归纳整合的教辅,帮你夯实基础;后者则服务于课后,归纳比较凝练,重在教授做题的方法,让你快而准做题,冲击高分。

第三,最重要的是做题与总结。

1)把做题当成积累。

在做题中你会逐渐摸清哪些地方经常成为考点。尤其是大题,出题套路会比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质是”这样字眼的题一般要答与基因、DNA有关的知识点;又如,问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为什么是单向传递的、要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生物是很有规律的一个学科掌握这些常考一些卡点的知识点,会保证得一个中等、稳定的分数。

2)将经典的题收入记忆中。 每一道生物题其实都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一些考点,单独考的时候并不难,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出题人往往会将你在不同阶段学到的知识归纳、找出其共性进行考察,这样就考察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以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高三年级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推荐 5

第一,教科书要熟烂于心。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_”,这往往是高频考点。

第二,要选择一到两本辅导书(多了就没工夫看了)。

一定要吃透,高中三年我一直用《教材完全解读》(王后雄主编)和《高效学习法》(薛金

星主编),觉得就很够用了。前者会把每个知识点细致地分析一下,是一本服务于课前预习、课后归纳整合的教辅,帮你夯实基础;后者则服务于课后,归纳比较凝练,重在教授做题的方法,让你快而准做题,冲击高分。

第三,最重要的是做题与总结。

1)把做题当成积累。

在做题中你会逐渐摸清哪些地方经常成为考点。尤其是大题,出题套路会比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质是”这样字眼的题一般要答与基因、DNA有关的知识点;又如,问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为什么是单向传递的、要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生物是很有规律的一个学科掌握这些常考一些卡点的知识点,会保证得一个中等、稳定的分数。

2)将经典的题收入记忆中。每一道生物题其实都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一些考点,单独考的时候并不难,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出题人往往会将你在不同阶段学到的知识归纳、找出其共性进行考察,这样就考察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以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例如:问:下列哪细胞器可以产生水?然后给你列出了如下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液泡等等,A、B、C、D四个选项分别包含了上述细胞器中的几种,你就要动用之前学过的所有关于细胞器内的反应的知识点:在学蛋白质时,学了脱水缩合可以产生水,场所:核糖体。在学细胞呼吸时,学了有氧呼吸第三步时会产生水,场所:线粒体内膜,所以答案为:线粒体、核糖体。通过这道题,你可以归纳出: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这,就转化成你自己的积累了。这样一来,做题不仅检验了你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还替你归纳、总结了知识点,丰富了你的知识储备所以,对经典的题适当加以记忆,会让你的知识网交织的更紧密,不失为冲击高分的良策。

3)选择兼顾速度与准度。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套题往往会包含30-40道选择题,每道题大约分值在1-2分,但可别小瞧了选择题,正式的高考中一个选择要占6分,相比较而言,大题的一个空也就1-2分所以说,选择好坏对试卷的分数起着很大的决定性。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些同学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继续答时准确率就大大下降。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尝试此法:按从前往后的答题顺序,先把考察概念,定义,识图(甚至看一遍题就能给出答案的)的简单题先答上,然后回头攻克涉及分析较繁琐,计算量较大的繁琐题目或难题。这样自信心有了,也能避免被难题卡住,造成简单题没时间考虑的情况。此外,记录自己每次在选择题上花费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争取每次都能在速度与准确性上有所突破。

TAG标签: 生物 知识点

高三年级生物的学习方法范文推荐_精选范文网

不少人认为学习生物学只是记一记,做做题,应付考试很容易。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学习生物,单靠死记是绝不可能学好的。下面和小编具体了解下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技巧,希望大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