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物理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解题正确率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3

  高中物理无非就是看题目与解答题目,看题目需要细心,解题目需要方法。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快来学习学习吧!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解题正确率精选 1

  ▶1.“圆周运动”突破口——关键是“找到向心力的来源”。

  ▶2.“平抛运动”突破口——关键是两个矢量三角形(位移三角形、速度三角形)。

  ▶3“类平抛运动”突破口——合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并且合力是恒力!

  ▶4“绳拉物问题”突破口——关键是速度的分解,分解哪个速度。(“实际速度”就是“合速度”,合速度应该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即应该分解合速度)

  ▶5.“万有引力定律”突破口——关键是“两大思路”。

  (1)F万=mg适用于任何情况,注意如果是“卫星”或“类卫星”的物体则g应该是卫星所在处的g.

  (2)F万=Fn只适用于“卫星”或“类卫星”

  ▶6.万有引力定律变轨问题突破口——通过离心、向心来理解!(关键字眼:加速,减速,喷火)

  ▶7.求各种星体“第一宇宙速度”突破口——关键是“轨道半径为星球半径”!

  ▶8.受力分析突破口——“防止漏力”:寻找施力物体,若无则此力不存在。

  “防止多力”:按顺序受力分析。(分清“内力”与“外力”——内力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外力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三个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动态分析突破口——(矢量三角形法)

  ▶10.“单个物体”超、失重突破口——从“加速度”和“受力”两个角度来理解。

  ▶11.“系统”超、失重突破口——系统中只要有一个物体是超、失重,则整个系统何以认为是超、失重。

  ▶12.机械波突破口——波向前传播的过程即波向前平移的过程。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关系——“上山抬头,下山低头”。

  波源之后的质点都做得是受迫振动,“受的是波源的迫”(所有质点起振方向都相同波速——只取决于介质。频率——只取决于波源。)

  ▶13.“动力学”问题突破口——看到“受力”分析“运动情况”,看到“运动”要想到“受力情况”。

  ▶14.判断正负功突破口——

  (1)看F与S的夹角:若夹角为锐角则做正功,钝角则做负功,直角则不做功。

  (2)看F与V的夹角:若夹角为锐角则做正功,钝角则做负功,直角则不做功。

  (3)看是“动力”还是“阻力”:若为动力则做正功,若为阻力则做负功。

  ▶15.“游标卡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读数突破口——把握住两种尺子的意义,即“可动刻度中的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意思是把主尺上的最小刻度10等份、20等份、50等份”,然后先通过主尺读出整数部分,再通过可动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特别注意单位。

  ▶16.解决物理图像问题的突破口——一法:定性法——先看清纵、横坐标及其单位,再看纵坐标随着横坐标如何变化,再看特殊的点、斜率。(此法如能解决则是最快的解决方法)

  二法:定量法——列出数学函数表达式,利用数学知识结合物理规律直接解答出。(此法是在定性法不能解决的时候定量得出,最为精确。)如“U=-rI+E”和“y=kx+b”对比。

  ▶17.理解(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电势差)概念的突破口——重力场与电场对比(高度-电势,高度差-电势差)

  ▶18.含容电路的动态分析突破口——利用公式C=Q/U=εs/4πkdE=u/d=4πkQ/εs

  ▶19.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突破口——先写出公式I=E/(R+r),然后由干路到支路,由不变量判断变化量。

  ▶20.楞次定律突破口——(“阻碍”——“变化”)(相见时难别亦难!)即“新磁场阻碍原磁场的变化”

  ▶21.“环形电流”与“小磁针”突破口——互相等效处理。环形电流等效为小磁针,则可以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来判断环形电流的运动情况。小磁针等效为环形电流,则可以根据“同向电流相吸、异向电流相斥”来判断小磁针的运动情况。

  ▶22.“小磁针指向”判断最佳突破口——画出小磁针所在处的磁感线!

  ▶23.复合场中物理“最高点”和“最低点”突破口——与合力方向重合的直径的两端点是物理最高(低)点。

  ▶24.处理洛伦兹力问题突破口——“定圆心、找半径、画轨迹、构建直角三角形”

  ▶25.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突破口——一半是画轨迹,必须严格规范作图,从中寻找几何关系。另一半才是列方程。

  ▶26.“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的突破口——重力、电场力(匀强电场中)都是恒力,若粒子的“速度(大小或者方向)变化”则“洛伦兹力”会变化。从而影响粒子的运动和受力!

  ▶27.电磁感应现象突破口——两个典型实际模型:“棒”:E=BLv——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切割磁干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圈”:E=n△Φ/△t—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处在变化的磁场中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28.“霍尔元件”中的电势高低判断突破口——谁运动,谁就受到洛伦兹力!即运动的电荷(无论正负)受到洛伦兹力。

  ▶29.带点离子在磁场中的回归问题——当带点离子在重力不计时,进入圆形磁场区域时,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等于圆形磁场的半径时,离子比是一点入平行出,或平行入一点出。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解题正确率精选 2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一、不要“题海”,要有题量

谈到解题必然会联系到题量。因为,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方面给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个问题设置不同的陷阱,这样就得有较多的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体现教与学的测试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题目必是习以为常,我们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题,才得以消化和巩固基础知识。那做多了题就一定会陷入“题海”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对于缺乏基本要求,思维跳跃性大,质量低劣,几乎类同题目重复出现,造成学生机械模仿,思维僵化,用定势思维解题,这才是误入“题海”。至于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的题,百解不厌,真是一种学习享受。这样的题解得越多,收获越大。解题多了,并不就一定加重学生负担,只有那些脱离学习对象实际,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的,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虽然题目不多,但积重难返,犹如陷入题海。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质量,离不开解题,而且要有一定的题量给予保证,并以真正理解熟练掌握为题量的下限。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二、不求模型,要求思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样的道理,解题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我们不能用通用模型的方法解多种不同的题。首先,文理科的思维特点有差异,文科侧重理性思维,而理科侧重逻辑思维。数学偏重图文与函数关系的分析推导,而物理突出具体问题高度概括,抽象出物理模型。

我们不能盲目地迷信某种模型解题,它会束缚你发散探索的思路,只能让你走进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的死胡同。提倡独立思考,重在方法的迁移和变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就什么,该用什么就用什么的理念解每道题,以不变应万变。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使自己的脑子真正活起来,通过解题获得成就感。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三、不贪难题,要抓“双基”

题目有难易度之分。我们解怎样的题更有助于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应该以解中档题为主,这种题含有基础性要求,同时又有能力提升的空间。也就是说解这类题能驾驭自如,那么,面对有难度的题也不会一筹莫展,或胆怯退缩。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好高骛远,热衷于做难题。贪大求难,但往往受挫,久而久之消磨了意志,望题生威。究其原因,底气不足,还未到火候。要知道,所谓的难题就是综合的知识点多,需要统筹的方法多,设置的情景新颖,问题的过程复杂,实际应用强。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四、不唯结果,要重过程

我们只有计较解题过程,才会认真分析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细心思考每个过程该选什么规律解决、规律之间有什么联系、通过怎样的环节联系起来的,促成解题周密严谨。同时,我们也可反哺解题过程,检查思路和方法是否正确,公式书写和运用是否有笔误。只有这样,保证过程与结果无缝对接,解题更趋规范,既有满意放心的过程,又有正确无误的结果。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解题正确率精选 3

  1.“圆周运动”突破口—关键是“找到向心力的来源”。

  2.“平抛运动”突破口—关键是两个矢量三角形(位移三角形、速度三角形)。

  3“类平抛运动”突破口—合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并且合力是恒力!

  4“绳拉物问题”突破口—关键是速度的分解,分解哪个速度。(“实际速度”就是“合速度”,合速度应该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即应该分解合速度)

  5.“万有引力定律”突破口—关键是“两大思路”。

  (1)F万=mg 适用于任何情况,注意如果是“卫星”或“类卫星”的物体则g应该是卫星所在处的g.

  (2)F万=Fn 只适用于“卫星”或“类卫星”

  6.万有引力定律变轨问题突破口—通过离心、向心来理解!(关键字眼:加速,减速,喷火)

  7.求各种星体“第一宇宙速度”突破口—关键是“轨道半径为星球半径”!

  8.受力分析突破口— “防止漏力”:寻找施力物体,若无则此力不存在。

  “防止多力”:按顺序受力分析。(分清“内力”与“外力”—内力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外力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三个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动态分析突破口—(矢量三角形法)

  10.“单个物体”超、失重突破口—从“加速度”和“受力”两个角度来理解。

  11.“系统”超、失重突破口—系统中只要有一个物体是超、失重,则整个系统何以认为是超、失重。

  12.机械波突破口—波向前传播的过程即波向前平移的过程。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关系—“上山抬头,下山低头”。

  波源之后的质点都做得是受迫振动,“受的是波源的迫”

  (所有质点起振方向都相同 波速—只取决于介质。频率—只取决于波源。)

  13.“动力学”问题突破口—看到“受力”分析“运动情况”,看到“运动”要想到“受力情况”。

  14.判断正负功突破口—

  (1)看F与S的夹角:若夹角为锐角则做正功,钝角则做负功,直角则不做功。

  (2)看F与V的夹角:若夹角为锐角则做正功,钝角则做负功,直角则不做功。

  (3)看是“动力”还是“阻力”:若为动力则做正功,若为阻力则做负功。

  15.“游标卡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读数突破口— 把握住两种尺子的意义,即“可动刻度中的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意思是把主尺上的最小刻度10等份、20等份、50等份”,然后先通过主尺读出整数部分,再通过可动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特别注意单位。

  16.解决物理图像问题的突破口—

  一法:定性法—先看清纵、横坐标及其单位,再看纵坐标随着横坐标如何变化,再看特殊的点、斜率。(此法如能解决则是最快的解决方法)

  二法:定量法—列出数学函数表达式,利用数学知识结合物理规律直接解答出。(此法是在定性法不能解决的时候定量得出,最为精确。)如“U=-rI+E”和“y=kx+b”对比。

  17.理解(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电势差)概念的突破口— 重力场与电场对比(高度-电势,高度差-电势差)

  18.含容电路的动态分析突破口—利用公式C=Q/U=εs/4πkd E=u/d=4πkQ/εs

  19.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突破口—先写出公式I=E/(R+r),然后由干路到支路,由不变量判断变化量。

  20.楞次定律突破口—(“阻碍”—“变化”)(相见时难别亦难!)即“新磁场阻碍原磁场的变化”

  21.“环形电流”与“小磁针”突破口—互相等效处理。环形电流等效为小磁针,则可以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来判断环形电流的运动情况。小磁针等效为环形电流,则可以根据“同向电流相吸、异向电流相斥”来判断小磁针的运动情况。

  22.“小磁针指向”判断最佳突破口— 画出小磁针所在处的磁感线!

  23.复合场中物理“最高点”和“最低点”突破口—与合力方向重合的直径的两端点是物理最高(低)点。

  24.处理洛伦兹力问题突破口—“定圆心、找半径、画轨迹、构建直角三角形”

  25.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突破口— 一半是画轨迹,必须严格规范作图,从中寻找几何关系。另一半才是列方程。

  26.“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的突破口—重力、电场力(匀强电场中)都是恒力,若粒子的“速度(大小或者方向)变化”则“洛伦兹力”会变化。从而影响粒子的运动和受力!

  27.电磁感应现象突破口—两个典型实际模型:

  “棒”:E=BLv —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 “切割磁干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圈”:E=n△Φ/△t—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处在变化的磁场中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28.“霍尔元件”中的电势高低判断突破口— 谁运动,谁就受到洛伦兹力!即运动的电荷(无论正负)受到洛伦兹力。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解题正确率精选 4

文字的填空语言要准确,简洁。使用物理语言描述。特别注意题中的要求,防止词不达意。注意重点的字、词使用。实验的结论往往是实验的目的。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解题正确率精选 5

物理部分一般是3道理论大题,其中两道力学题一道电学题,也有一道力学题两道电学题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较少。其中,力学题常常以物体的碰撞或连接体为背景,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规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综合;电学题则以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最为常见,有时还出现有关电磁感应的综合性大题,涉及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定律与力学规律的综合。那么,考生怎样才能在物理计算题上获得高分呢?可以参考以下答题技巧:

1.对于多体问题,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

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选取研究对象需根据不同的条件,或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来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通常,符合守恒定律的系统或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系统,宜采用整体法;在需讨论系统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宜采用隔离法;对于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的系统,应慎用整体法,有时不能用整体法。至于多个物体间的相互联系,通常可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方面去寻找。

2.对于多过程问题,要仔细观察过程特征,妥善运用物理规律

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分析过程特征需仔细分析每个过程的约束条件,如物体的受力情况、状态参量等,以便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逐个进行研究。至于过程之间的联系,则可从物体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等方面去寻找。

3.对于含有隐含条件的问题,要注重审题,深究细琢,努力挖掘隐含条件

注重审题,深究细琢,综观全局重点推敲,挖掘并应用隐含条件,梳理解题思路或建立辅助方程,是求解的关键。通常,隐含条件可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认识物理模型和分析物理过程,甚至从试题的字里行间或图像中去挖掘。

4.对于存在多种情况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制约条件,周密探讨多种情况

解题时必须根据不同条件对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必要时要自己拟定讨论方案,将问题根据一定的标准分类,再逐类进行探讨,防止漏解。

5.对于物理技巧性较强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寻找规律,熟练运用物理方法

耐心寻找规律、选取相应的物理方法是关键。求解物理问题,通常采用的物理方法有:方程法、比例法、数列法、不等式法、函数极值法、微元分析法、图像法和几何法等,在众多物理方法的运用上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

6.对于有多种解法的问题,要开拓思路避繁就简,合理选取最优解法

避繁就简、选取最优解法是顺利解题、争取高分的关键,特别是在受考试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更应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熟练的解题技巧,在短时间内进行斟酌、比较、选择并作出决断。当然,作为平时的解题训练,尽可能地多采用几种解法,对于开拓我们的解题思路是非常有益的。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解题正确率精选_精选范文网

高中物理无非就是看题目与解答题目,看题目需要细心,解题目需要方法。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快来学习学习吧! 高中物理解题指导:解题思路 总体思路:选取对象分析状态和过程应用规律。 1、选取对象:研究对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