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政治

最新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参考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离高考还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现阶段整体复习已经结束,考生要以自主学习为主,系统整理学习内容,回顾旧知识,查缺补漏。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政治必备的常识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新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参考合集 1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

1. 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 三种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3. 人口(基本)、领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 国家主权两个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5. 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

6. 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处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由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7. 国际组织也使国际社会主要成员,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已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8、 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

9. 联合国: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191个成员国过,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0.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民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

④ 作为协调各国的活动中心。

11.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12. 作用: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②有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13.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

1. 国际关系:国家之间(最主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 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 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国家利益

4. 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

5. 含义:国家在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6.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7.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过渐渐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国家力量

8. 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 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坚定维护我国利益

10. 国家利益主要内容:安全、政治、经济利益

最新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参考合集 2

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部分

1、辩证否定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否定的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我们:

①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符的成规陈说,敢于突破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

③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④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3、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依据:创新意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辩证法依据:创新意识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创新意识体现了包括人的认识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中。

认识论依据:创新意识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4、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最新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参考合集 3

1.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

2、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3、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政治自由和权利(基本权利)

4.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5.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6.公民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相对应存在的)

7.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基层政权。

8.中国共产党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9.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宏观调控,间接引导经济活动)

10.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1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不能说我国人民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12.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13.我国的宗教性质已发生了根本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发根本的变化,但宗教的性质仍然是唯心主义)

14、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支持和鼓励公民信仰宗教

1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社会主义社会)

16.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7.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18、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

最新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参考合集 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5、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关系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意义:

(1)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2)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

含义: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就是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相互联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最新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参考合集 5

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1)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3.民主选举

(1)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是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摹本国情出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选择。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也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能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归属感、责任感,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4.民主决策的方式

(1)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5.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1)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民主监督的几种方式:

①信访举报制度。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其他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人民监督员制度等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3)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l

(4)负责地行使监督权: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不能制造事端,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及拦截公务车辆。

6.政府的主要职能、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热点 重点掌握)

(1)政府的主要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原则

性质: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扞卫者和意旨的执行者

宗旨:为人民服务

工作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7.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TAG标签: 政治 学习方法

最新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参考合集_精选范文网

离高考还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现阶段整体复习已经结束,考生要以自主学习为主,系统整理学习内容,回顾旧知识,查缺补漏。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政治必备的常识知识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