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酸的化合物习题大全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高一化学必修1从第3章开始,给同学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化学方程式太多了,而且较难记忆。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化学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酸的化合物习题大全模板 1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已学的铁、铜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学习铁、铜的新的化学性质;学会用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的不同价态相互转化的关系。

(2)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Fe3+、Fe2+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体验自主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铁、铜及其化合物的使用对人类生产、生活及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Fe3+与Fe2+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Fe3+与Fe2+的相互转化。

三、设计思路

主要采用师生共同讨论、归纳知识与学生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回顾前面学习的知识来比较铜与铁性质上的异同,找出铁、铜反应后产物的不同与氧化剂强弱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以及Fe2+、Fe3+的相互转化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铁三角”关系。

四、教学过程

【播放】古代的铁和铜制品。(ppt2、3)

【设问】古代的时候,人们已经知道利用铁和铜制作各种物品了。提起“铁”,大家对它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引导】虽然铁外表看起来是黑色的,其实,纯铁是银白色的,质软的。

【展示】一块铜片、一块铁片(用砂纸打磨过)、一小瓶铁粉。

【提问】根据实物和我们生活中铁、铜的应用,归纳下铁铜的物理性质。

【讨论投影】一.单质的物理性质:(ppt4)

共同点 不同点

铁 具有金属光泽,密度较大,熔点较高,易导电、导热 纯净的单质铁为银白色,有良好的延展性,质地较软的固体,可被磁化

铜 铜具有与众不同的紫红色,质地较硬的固体

【提问】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铁、铜与其他物质发生的一些反应,请你归纳一下这些反应。

【投影】(ppt5)

二.单质的化学性质:

铁 铜

与非金属

反应 2Fe+3Cl2 2FeCl3

3Fe+2O2 Fe3O4

Cu+Cl2 CuCl2

Cu+O2 2CuO

与盐酸反应 Fe+2HCl====FeCl2+H2↑ 不反应

与盐溶液

反应 Fe+CuSO4====CuSO4+Fe Cu+2AgNO3====Cu(NO3)2+2Ag

【设问】分析铁和铜分别与盐酸、氯气等反应的实验现象和产物,你有何发现? 【引导】请同学们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思考:铁反应产物的化合价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结】(ppt6)

1.Fe、Cu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某些酸、非金属单质、某些盐溶液、某些还原剂等发生反应,在反应中充当还原剂。铜在反应中一般转化为+2价的铜的化合物,铁在反应中可以转化为+2和+3价的铁离子。

2.反应后的产物的价态与氧化剂的强弱有关,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反应转化为亚铁的化合物,铁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如氯气、浓硝酸、稀硝酸溶液等)反应转化为铁的化合物。

【讲述】铁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虽然人体中通常只含有3~5g铁元素,但铁元素在人体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很高,患者吃什么药呢?

【图片展示】市售补血剂。(ppt7)

【提问】补血剂补充的是Fe2+还是Fe3+呢?怎么来检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要解决这个问题:Fe2+和Fe3+之间互相可以转化,怎样设计实验来证实? (ppt8)

【讲述】提供下列试剂:铁粉、0.1mol?L-1 FeCl3溶液、0.1mol?L-1 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其它试剂和仪器

【信息提示】Fe3+的检验:在含有Fe3+的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而在含有Fe2+的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色。化学上常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Fe3+ 。 反应方程式:Fe3+ + 3SCN-=Fe(SCN)3

【要求】请大家自己设计探究步骤并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 (ppt 9、10)

探究步骤 具体方案

1.提出Fe2+和Fe3+转化条件的猜想 Fe2+→Fe3+:加入氧化剂

Fe3+→Fe2+:加入还原剂

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 Fe2+→Fe3+:加入新制的氯水

Fe3+→Fe2+:加入铁粉

3.由学生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 现象

Fe2+→Fe3+:取2支试管,各加入1 mL 0.1 mol?L-1的FeCl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滴KSCN溶液,向另一支试管中,先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振荡试管,再向试管中加入3滴KSCN溶液。

Fe3+→Fe2+:取2支试管,各加入1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滴KSCN溶液,向另一支试管中先加入少量铁粉,振荡试管,放置,再向试管中加入3滴KSCN溶液。

4.形成结论

【板书】三、Fe2+和Fe3+的相互转化:(ppt11)

Fe2+→Fe3+:化合价升高,加入氧化剂, 例如:Cl2、Br2、HNO3、O2等

Fe3+→Fe2+:化合价降低,加入还原剂,例如:Zn、Fe、Cu等

【过渡】学习了铁的不同价态的相互转化, 现在我们来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补铁性药品中含什么离子?先来看下药品介绍。怎么检验?(ppt12)

【演示实验】把药品碾碎,加水溶解,滴加一滴KSCN溶液,再加入氯水。

【追问】 1.为什么与维生素C同服,会增加本品的吸收?

2.补铁性药品为什么要密封?

【提问】实验室在配制Fe2+溶液时,为防止Fe2+被氧化,可加入什么?

【讲述】在工业上用FeCl3溶液与铜反应可制作印刷电路板。

【演示实验】用毛笔蘸取少量30%的FeCl3溶液,在铜片上画一个“+”,放置片刻后,用少量水将铜片上的溶液冲到小烧杯中。

【引导】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请写出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设问】在Fe2+和Fe3+的转化关系中,如果再加入铁这种物质,形成一个“铁三角”。请设计这个三角转化关系。

【师生活动】整理与归纳“铁三角”的转化关系。

【小结】“铁三角”(ppt13)

【过渡】铁与铜的化合物不仅在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铁与铜的化合物与人体的健康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请大家来阅读教材P76的“铁及铜的化合物的应用”。归纳铁和铜的化合物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四.铁及铜的化合物的应用(ppt14)

① Fe2O3作颜料

②氯化铁、硫酸亚铁可作净水剂

1.铁的化合物 ③作磁性材料

④维持生命的微量元素

2.铜的化合物:铜盐可杀菌,CuSO4溶液杀灭寄生虫,治疗皮肤病

【设问】既然铜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在民用建筑上,铺设水管时,最好应采用怎样的金属材料做水管呢?

【巩固练习】(ppt15、16)

1.能与Fe3+反应且能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 D )

A. NaOH B. KSCN C. FeCl2 D. Fe

2.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立即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 )

A.Fe3+ B. Fe2+ C. Cu2+ D. Zn2+

3.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 ,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C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 ①③ B. ③② C. ③① D. ①②③

【结束语】铁和铜是两种古老的材料,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它们的性质有了基本的认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仍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业】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3、5、6、7、8、9题

高一化学酸的化合物习题大全模板 2

1. 对学习问题保持一种积极的和进取的态度:

2. 迅速地开始学习;

3. 一旦开始学习就要认真地干。要将机械记忆含量大的学习材料分成容易掌握的几个部分,对这些短篇材料以间时的方式进行经常的学习,以求牢固掌握;

4. 带着学习和记忆的意图进行学习;

5. 建立学习的分目标,把这些目标牢记在心。

6. 使学习越有意义越好:

7. 想象新学习的概念、术语的意义;

8. 把新知识同已学过的知识以及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具体做法是:在做新作业之前,迅速地复习前一课并把下一课的主题浏览一遍;

9. 在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学习之前,对新作业做一次迅速的初步概观;

10. 尽力探索新作业的一般模式、全面结构和重要的规律;

11. 尽力编写所学内容的提纲,并使用提纲;

12. 自行举出关于一般规律和原理的具体丰富的实例;

13. 强调学习的理由和学习的用途(为何目的而学习这些知识)。

14. 当需要复习时,把复习分开几次进行:

15. 一次复习的时间要长一些,以便充分利用“准备动作期”,但也不要太长,避免发生疲劳和厌烦;

16. 紧张学习以后,在转向学习新材料之前给予一段休息的时间;

17. 第一天预习,第二天精习,第三天复习,这种方法大大优于在一天中三者连续并举。

18. 注意获取关于学习进步情况的信息:

19. 养成内心复习的习惯,学完每一段或一节后立即复习它;

20. 自己写提纲。方法是:在预习时成为自己的考察人,并自行确定已经学到了什么,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哪些东西;

21. 听课时注意自己是否理解掌握,是否与教师、教材的思路一致,提高“元认知能力(类似反馈能力)”,及时发现自己思想方法的不足之处,并调适之。

22. 只要可能,就要按一种活动(技能技巧)学会后的使用方式来学习这种活动(技能技巧)。

23. 对特别重要内容的学习要超过当时就能回忆起来的学习量(过度学习)。

24.不要单独依靠复习来进行学习,复习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温故须知新”。特别是理解性的概念、方法、规律的学习,要力求在第一次的学习中就掌握其意义并充分应用。

高一化学酸的化合物习题大全模板 3

一. 高一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必要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意志品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果断性、自觉性、自制性、坚韧性四方面。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以及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往往与有什么样的意志品质是分不开的。对于高一学生,我在教学中发现,由于所学内容的深广度加大,而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没有调整到位,而且学生进入新的班集体,竞争更激烈,思想更复杂,另外,高一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成熟阶段,生理变化引起心理变化,情绪不稳定,尤其是在全社会认可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是高考,标准比较单一的背景下,学生整天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的高期望、严要求之中,这样,势必会造成一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自觉性差、果断性不稳、坚韧性不够,根本谈不上形成创新能力。因此,我认为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1.榜样策略

从初中升入高中,也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而这些因素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模范作用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上占有主导地位,于是,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使学生学有榜样:

(1)教学时注意自己的仪表、谈吐、教态、教法等方面的规范。高一化学第一章是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概念比较多,实验少,内容较枯躁。上课时我力争语言简洁、板书整齐、操作细致、遇到问题不轻易放过。端正的教态,严谨的教风,为学生树立求实认真的良好风范,慢慢地就感染了学生,使他们自觉性得到培养。

(2)请学习成绩较好或取得较大进步的学生谈学习体会,介绍成功的学习经验或方法,重点阐述在逆境中如何采取得力措施才取得今日的成绩,使学生感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3)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上的著名人物,如居里夫妇、侯德邦等的事迹。教育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具备刻苦钻研,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意志品质。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

2.爱心策略

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而“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作用”。目前,有许多高一学生是首次离开父母,学习、生活及心理上还很不协调,特别是自费生,心理状态更不稳定。所以,非常需要老师通过情感培养来达成认知目标及智能目标,同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其渠道可分课内与课外。

(1)课内: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充满信任、期待、亲切的话语去感动、振动他们,创设“人人爱动脑,个个乐回答”的氛围,当学生对问题茫无所知时,就适时启迪;当学生对问题争论不休时,就切中要害开拓;当学生思路受阻时,就引路搭桥;当学生有一丝“闪光点”时,就充分肯定。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达到师生间情与情交融,从而使师生间配合达到最佳状态。

(2)课外:有许多高一新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往往羞于见到老师。这时,教师应进行正确诱导,接近—融洽—共鸣,在帮助他们寻找学习中的不足之前,首先要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同时切实关心学生生活和内心世界,使他们感受老师的爱,从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应,进而树立把化学学好的信心,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理。

3.目标策略

学生的积极性有了提高,教师应适时为他们指出追求目标:

(1)对每一道题,教师要学生明确知道本题的训练目的是什么,解决的方法是什么,要求学生通过做这道题,学会解这一类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归纳总结,要学生具备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及纵横联系上加强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甚至有所创新的能力。

(2)对每一堂课,教师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了解什么知识,理解并掌握哪些技能,会解决什么问题,避免犯什么错误,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行拓展、创新等。

4.激励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力量是极大的,“可以使达尔文把甲虫放进嘴巴里,可以使舍勒去尝氢氰酸...”。然而,进入高中后,化学基本概念多,知识较零碎,理论较难理解,于是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渐渐地对化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坚持性受挫。为此,我充分利用教材内外事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发现学生在困难面前一撅不振时,我给学生讲了诺贝尔的故事:“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整整四年废寝忘食,做了几百次实验,最后一次,他一动不动地盯着燃烧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周围的人们惊呼:“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同学们一个个听得聚精会神,我觉察到了成功的激励效果。

5.挫折策略

受挫就是意志教育的好方法。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班集体中学习成绩一般处于优势,受挫经历少。因此,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我经常借助教材巧妙设计一些“坎坷”,以致于学生受挫。例如:在分析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分解3NH4NO3 = N2O3 + 2N2 + 6H2O,问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个数之比,高一学生普遍认为题难,实际上认真分析后很简单。当然,让学生受挫不是目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在受挫后不要气馁,而要冷静分析原因,在逆境中奋起,在“坎坷”中逐步提高受挫能力。所以,为了不至于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学时我尽量将问题设计成一系列子问题,使学生沿着一个个台阶步步深入,从而使思维逐步趋于完善,使意志品质得到培养。

高中三年的学习如同打排球,高一是一传,高二是二传,高三是扣球,一传到位是最后一记重扣得以成功的比较重要的一环。如果学生在高一具备了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会成为可能,就为二传的组织调整和三传的进攻作好了铺垫,更重要的是为将来走向社会这一最大的竞技场并取得各方面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高一化学酸的化合物习题大全模板 4

练基础落实

1.下列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烷烃同系物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常温下的状态由气态递

变到液态,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则为固态

.烷烃同系物的密度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逐渐增大

C.烷烃跟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它们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烷烃同系物都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根据下列数据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

物质 甲烷 乙烷 丁烷 戊烷

沸点 -162 ℃ -89 ℃ -1 ℃ +36 ℃

A.约-40 ℃ B.低于-162 ℃

C.低于-89 ℃ D.高于+36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烃分子中,碳原子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其余的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这一系列化

合物的分子通式为CnH2n+2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C.烷烃分子中,相邻的三个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D. 、CH4、CH3CH2CH3互为同系物

4.丁烷(化学式C4H10)是家庭用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之一,也用于打火机中作燃料,下列

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C4H10是气体

.C4H10与CH4互为同系物

C.丁烷有正丁烷与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

D.C4H10进行一氯取代后生成两种沸点不同的产物

5.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四种结构,则其六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等质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CH4 B.C2H6 C.C2H2 D.C5H12

7.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有机产物的烷烃是( )

A.(CH3)2CH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练方法技巧 ——类比法

8.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它的分子结构与烷烃相似。下列有关说法

中错误的是( )

A.硅烷的分子通式可表示为SinH2n+2

.甲硅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和水

C.甲硅烷(SiH4)的密度小于甲烷(CH4)

D.甲硅烷的热稳定性弱于甲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练综合拓展

9.0.5 mol某烃完全燃烧后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若将该混合气体全部通

入盛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中,洗气瓶内产生白色沉淀100 g;若将该混合气体全部

通入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干燥管的质量增加30 g。

试完成下列问题:

(1)该烃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该烃是否为烷烃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物质中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

(1)液氯 (2)白磷 (3)

(4)氯气 (5) (6)氯水

(7)

(8) (9)3517Cl

(10)红磷 (11)3717Cl (12)

参考答案

1.D [烷烃的性质与甲烷的性质相似,不能与溴水、酸性KMnO4溶液反应,依据甲烷的性质即可推得该题答案。]

2.A [烷烃的熔、沸点随碳原子个数的增多而升高,故丙烷的沸点介于-89 ℃和-1 ℃之间,故A项正确。]

3.D [烷烃定义中,除了要求碳原子间都以单键结合,其余价键全都连氢外,还要求碳原子间形成链状,如果碳原子间相连成环,分子式便不再符合烷烃的通式,而形成一个新的系列——环烷烃,所以A项错误;与每一个碳原子相连的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不是直线和平面结构,碳原子不都在一条直线上,通过碳碳单键结合成的碳链是锯齿状的,任何相邻的三个碳原子都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C项错误;对于同系物,定义要求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这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所以B项的说法不严密;而D项中的三种化合物虽然形状上看似不同,但它们实际上结构相似,性质也相似,都属于烷烃,属于同系物,所以D项正确。]

4.D [丁烷分子中碳原子数为4,故常温下为气态,A项正确;从丁烷分子中碳原子可能的连接方式来看有如下两种情况:正丁烷 ,异丁烷 ,这两种分子的一氯代物各有两种结构,故D项中应有4种不同沸点的产物。]

5.C

6.A [由于12 g碳完全燃烧仅消耗1 mol O2,而12 g 氢完全燃烧消耗3 mol O2,故烃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其耗氧量越大。A中H的质量分数最大。]

7.D [烃中有多少种等效氢原子,就有多少种一卤代物。等效氢的判断方法: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③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将本题各项分子展开,然后按上述原则判断。

可见A、B中各含四种等效氢原子,C中含两种,只有D中含三种,即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

8.C [甲硅烷性质类似甲烷,A、B项正确;C项,Si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大于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SiH4密度大于CH4;D项,非金属性:C>Si,热稳定性:CH4>SiH4。]

9.(1)C2H4 (2)否 C2H4不符合烷烃通式CnH2n+2

解析 (1)烃是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烃与CO2之间保持碳元素的质量守恒,烃与H2O之间保持氢元素的质量守恒。100 g白色沉淀是CaCO3,其物质的量是1 mol,与其对应的CO2的物质的量也是1 mol。设CO2使盛Na2O2的干燥管增加的质量是x。则:

2Na2O2+2CO2===2Na2CO3+O2 Δm

2 mol 56g

1 mol x

x=1 mol×56 g÷2 mol=28 g。

H2O使盛Na2O2的干燥管增加的质量是30 g-28 g=2 g。

设H2O的物质的量是y,则:

2Na2O2+2H2O===4NaOH+O2↑ Δm

2 mol 4 g

y 2 g

y=2 mol×2 g÷4 g=1 mol。

0.5 mol烃完全燃烧生成1 mol CO2和1 mol H2O,则每摩尔烃含2 mol C和4 mol H,烃的化学式为C2H4。

(2)烷烃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2,C2H4不是烷烃。

10.(1)(4)、(5)(12) (5)(8)、(8)(12)

(9)(11) (2)(10)

解析 (1)液氯是液态的氯气,属于纯净物,(6)氯水属于混合物,故二者不是同一种物质。(5)与(12)中的原子个数、连接顺序完全一样,故为同一种物质。

高一化学酸的化合物习题大全模板 5

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和多种非金属单质(如氧气、氯气、氢气等)、化合物(如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发生化学反应,其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都是考试的重点。

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尤其是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及用途(用于防毒面具和潜水艇、航天飞机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都是平常考试及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

铝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和多种非金属单质(如氧气、氯气等)、化合物(如酸、强碱等)发生化学反应,尤其是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性质,及相应化学方程式,是记忆的难点,更是考试的常考点。

氧化铝由于熔点高,可用作耐火材料;氢氧化铝可以和酸反应,用于制作胃药以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还可以和碱发生反应;明矾可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氢氧化铝,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用于净化水。这些内容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更是高考的常考点。

铁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和多种非金属单质(如氧气、氯气等)、化合物(如水、酸等)发生化学反应。

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及铁盐是学习的重点,在平常考试中常以推断题的形式、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尤其是二价铁、三价铁的性质比较更是高考的常考点。

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同学们在记忆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学会从通性和特性的角度,归纳总结Na、Fe、Al三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中物质的重要性质,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高一化学酸的化合物习题大全模板_精选范文网

高一化学必修1从第3章开始,给同学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化学方程式太多了,而且较难记忆。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化学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 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和多种非金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