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2020年的高三学生们,你们在学习中主动去总结学过的化学选择题知识点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化学选择题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B.Cl-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简式 C2H4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17 37Cl

  X Y

  Z W

  2.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强 B.原子半径:W>Z>Y>X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Z的强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沸点最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H2O都是非极性分子 B.乙酸、蔗糖都是弱电解质

  C.C6H6O、C7H8O一定互为同系物

  D.石英、食盐、金属钠、干冰的熔点依次降低

  4.现代无机化学对硫-氮化合物的研究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下图是已经合成的最著名的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N

  B.该物质的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该物质具有很高的熔、沸点

  D.该物质与化合物S2N2互为同素异形体

  5.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6.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几种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一定不存在极性共价键

  B.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发生断裂

  C.原子晶体的熔点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D.离子晶体中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

  8.X、Y、Z为短周期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的原子序数比X的原子序数多5,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多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Y < Z < X

  B.Z单质与X单质直接反应可生成两种化合物

  C.工业上,电解X和Y形成的化合物制取Y单质

  D.Y、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互相反应

  9.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1.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Z和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具有磁性。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和UW2两种气体。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V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XW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周期______族。

  (2)U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__

  ①原子晶体 ②离子晶体 ③分子晶体 ④金属晶体

  (3)U、V、W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U、V的氢化物沸点较低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V、W的氢化物分子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用一个离子方程式加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W2气体通入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VW,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VW和YW2还原性较强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12.氯化铬酰(CrO2Cl2)在有机合成中可作氧化剂或氯化剂,能与许多有机物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铬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与铬同周期的所有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铬原子相同的元素有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一种金属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晶胞中含有金属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

  ⑵CrO2Cl2常温下为深红色液体,能与CCl4、CS2等互溶,据此可判断CrO2Cl2是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⑶在①苯、②CH3OH、③HCHO、④CS2、⑤CCl4五种有机溶剂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___(填序号),CS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

  13.请完成下列各题:

  (1)氢负离子H-基态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

  (2)下列变化:H-(g)=H(g)+e-吸收的能量为73 kJ•mol-1,H(g)=H+(g)+e-吸收的能量为1311 kJ•mol-1l,则氢负电子H-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____。

  (3)氢原子能与许多元素化合形成化合物。右上图中“•”代表原子序数在1到10之间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价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成键价电子,短线代表一个化学键。如H2O表示为:

  ① 写出A、B两种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________,________。

  ② C、D与A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且A、C、D三种分子的中心原子属于同族非金属,试推测由A、C、D构成的三种纯净物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填A、C、D),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HN3称为叠氮酸,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N3-也被称为类卤离子。用酸与叠氮化钠反应可制得叠氮酸。而叠氮化钠可从下列反应制得:NaNH2+N2O=NaN3+H2O。HN3、浓盐酸混合液可溶解铜、铂、金等不活泼金属,如溶解铜生成CuCl2-。铜和铂的化合物在超导和医药上有重要应用,Cu的化合物A(晶胞如图)即为超导氧化物之一,而化学式为Pt(NH3)2Cl2的化合物有两种异构体,其中B异构体具有可溶性,可用于治疗癌症。试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N、S、P的第一电离能(I1)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HN3属于___________晶体,N3-的空间构型是_____,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1种)。NH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

  (4)CuCl2-中的键型为___________,超导氧化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治癌药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结构与性质练习5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D 6、C 7、C 8、C 9、D

  11、(1)N≡N 第4周期,第Ⅷ族;(2)① ③;

  (3)CH4 NH3 NH3+H3O+=NH4++H2O;

  (4)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 SO2

  12、(1)1s22s22p63s23p63d54s1 K、Cu 4;(2)非极性;(3)①③ 直线形

  13、(1)1s2;(2)73 kJ•mol-1;(3)①根据判断分子结构的理论可以判断出A为三角锥形,中以原子采用sp3杂化,B为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 ②A的沸点最高,A中存在氢键,C、D中不存在氢键。

  14、(1) ;(2)N>P>S;(3)分子,直线,CO2 (N2O、CS2,写1个即可), sp3;(4)配位键(共价键也可) YBa2Cu3O7;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精选推荐 1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

C12H22O11 ======(浓H2SO4) 12C+11H2O放热

2 H2SO4 (浓)+C CO2 ↑+2H2O+SO2 ↑

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2 H2SO4 (浓)+Cu CuSO4+2H2O+SO2 ↑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 ,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精选推荐 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氧化物

1、Al2O3的性质:氧化铝是一种白色难溶物,其熔点很高,可用来制造耐火材料如坩锅、耐火管、耐高温的实验仪器等。

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Al2O3+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6H+=2Al3++3H2O )

Al2O3+ 2NaOH == 2NaAlO2 +H2O(Al2O3+2OH-=2AlO2-+H2O)

2、铁的氧化物的性质:FeO、Fe2O3都为碱性氧化物,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2HCl =FeCl2 +H2O

Fe2O3+6HCl=2FeCl3+3H2O

二、氢氧化物

1、氢氧化铝 Al(OH)3

①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在常温下它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Al(OH)3+3H+=A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

②Al(OH)3受热易分解成Al2O3:2Al(OH)3==Al2O3+3H2O(规律:不溶性碱受热均会分解)

③Al(OH)3的制备:实验室用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来制备Al(OH)3

Al2(SO4)3+6NH3·H2O=2 Al(OH)3↓+3(NH4)2SO4

(Al3++3NH3·H2O=Al(OH)3↓+3NH4+)

因为强碱(如NaOH)易与Al(OH)3反应,所以实验室不用强碱制备Al(OH)3,而用氨水。

2、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Fe(OH)2(白色)和氢氧化铁Fe(OH)3(红褐色)

①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H)2+2HCl=FeCl2+2H2O(Fe(OH)2+2H+=Fe2++2H2O)

Fe(OH)3+3HCl=FeCl3+3H2O(Fe(OH)3 + 3H+ = Fe3+ + 3H2O)

②Fe(OH)2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

4Fe(OH)2+O2+2H2O=4Fe(OH)3(现象: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③Fe(OH)3受热易分解生成Fe2O3:2Fe(OH)3==Fe2O3+3H2O

3、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易潮解,有强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

三、盐

1、铁盐(铁为+3价)、亚铁盐(铁为+2价)的性质:

①铁盐(铁为+3价)具有氧化性,可以被还原剂(如铁、铜等)还原成亚铁盐:

2FeCl3+Fe=3FeCl2( 2Fe3++Fe=3Fe2+ )(价态归中规律)

2FeCl3+Cu=2FeCl2+CuCl2( 2Fe3++Cu=2Fe2++Cu2+ )(制印刷电路板的反应原理)

亚铁盐(铁为+2价)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如氯气、氧气、硝酸等)氧化成铁盐:

2FeCl2+Cl2=2FeCl3 ( 2Fe2++Cl2=2Fe3++2Cl- )

②Fe3+离子的检验:

a.溶液呈黄色;

.加入KSCN(硫氰化钾)溶液变红色;

c.加入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

Fe2+离子的检验:

a.溶液呈浅绿色;

.先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

c.加入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沉淀,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2、钠盐: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

四、焰色反应

1、定义: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性质。

2、操作步骤: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浸洗后灼烧至无色,沾取试样(单质、化合物、气、液、固均可)在火焰上灼烧,观察颜色。

3、 重要元素的焰色:钠元素黄色、 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以排除钠的焰色的干扰)

焰色反应属物理变化。与元素存在状态(单质、化合物)、物质的聚集状态(气、液、固)等无关,只有少数金属元素有焰色反应。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精选推荐 3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精选推荐 4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精选推荐 5

O2 、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 从燃料燃烧入手。

② 从立法管理入手。

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

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

(2SO2+O2 2SO3 SO3+H2O= H2SO4)

TAG标签: 化学 方程式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精选推荐_精选范文网

2020年的高三学生们,你们在学习中主动去总结学过的化学选择题知识点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化学选择题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