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
相关文章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 1
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02、S02、Ti02中均没有02分子。
6.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02-、F-、Na+或Mg2+等等。
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电荷数(注意正负)。
12.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氟氧化物中氧为正价。
13.氢一般为+1价,但活泼金属的氢化物(如NaH)中氢为-1价。
14.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15.多数气体单质是双原子的,而稀有气体都不是;多数液体和固体单质是单原子的。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 2
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物质
a
Al
Fe
保存
煤油(或石蜡油)中
直接在试剂瓶中即可
直接在试剂瓶中
化性
常温下氧化成Na2O:
4Na + O2 = 2Na2O
点燃生成Na2O2
2Na + O2 == Na2O2
常温下生成致密氧化膜:
4Al + 3O2 = 2Al2O3
致密氧化膜使铝耐腐蚀。
纯氧中可燃,生成氧化铝:
4Al + 3O2 == 2Al2O3
潮湿空气中易受腐蚀:
铁锈:主要成分Fe2O3
纯氧中点燃生成:
3Fe+2O2 == Fe3O4
与 O2
与Cl2
2Na+Cl2 == 2NaCl
2Al+3Cl2 == 2AlCl3
2Fe+3Cl2== 2FeCl3
与S
常温下即可反应:
2Na + S = Na2S
加热时才能反应:
2Al + 3S == Al2S3
加热只能生成亚铁盐:
Fe + S == FeS
与水
常温与冷水剧烈反应:
2Na+2H2O=2NaOH+H2↑
去膜后与热水反应:
2Al+6H2O==2Al(OH)3↓+3H2↑
常温下纯铁不与水反应。
加热时才与水蒸气反应:
3Fe+4H2O(g) == Fe3O4+4H2
与 酸
溶 液
2Na+2HCl=2NaCl+H2↑
2Al+6HCl==2AlCl3+ 3H2↑
Fe+2HCl=FeCl2+H2↑
与 碱
溶 液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与 盐
溶 液
与硫酸铜溶液: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与氯化铁溶液:
6Na+6H2O+2FeCl3=2Fe(OH)3↓+6NaCl+3H2↑
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
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
与 氧
化 物
----------------------
镁条引燃时铝热反应:
2Al+Fe2O3==Al2O3+2Fe
---------------------
金属活泼性逐渐减弱
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物
a2O
a2O2
Al2O3
Fe2O3
性质
碱性氧化物
非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白色固体
赤红色固体
与水反应
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
----------------
与酸溶液
a2O+2HCl=2NaCl+H2O(溶液无色)
2Na2O2+4HCl=4NaCl+2H2O+O2↑
Al2O3+6HCl=2Al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黄色)
与碱溶液
----------------
----------------
Al2O3+2NaOH=
2NaAlO2+H2O
----------------
其他
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
----------------
2、氢氧化物
化性
aOH
Al(OH)3
Fe(OH)2
Fe(OH)3
属性
碱性氢氧化物
两性氢氧化物
碱性氢氧化物
碱性氢氧化物
与酸溶液
aOH+HCl=NaCl+H2O
Al(OH)3+3HCl=
AlCl3+3H2O
Fe(OH)2+2HCl=FeCl2+2H2O
Fe(OH)3+3HCl=
FeCl3+3H2O
与碱溶液
----------------
Al(OH)3+NaOH=NaAlO2+2H2O
----------------
----------------
稳定性
稳定
2Al(OH)3==Al2O3+3H2O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Fe2O3+3H2O
其他
2NaOH+CO2 =Na2CO3+H2O
aOH+CO2(过量)
=NaHCO3
----------------
----------------
----------------
制备
金属钠与水即可
铝盐溶液与过量浓氨水
亚铁盐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液面下)
铁盐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3、盐
a2CO3
aHCO3
溶解度
较大
较小
溶液碱性
使酚酞变红,溶液呈碱性。
使酚酞变淡粉色,溶液呈较弱的碱性。
与酸
反应迅速Na2CO3+2HCl=2NaCl+2H2O+CO2↑
反应更迅速NaHCO3+HCl=NaCl+H2O+CO2↑
与碱
--------------------------------
aHCO3+NaOH=Na2CO3+H2O
稳定性
稳定,加热不分解。
固体NaHCO3 :2NaHCO3 == Na2CO3+H2O+CO2↑
相互转化
a2CO3溶液中通入大量CO2
a2CO3+H2O+CO2 = 2NaHCO3
固体NaHCO3 :2NaHCO3 == Na2CO3+H2O+CO2↑
其他
溶液中:
a2CO3+Ca(OH)2 = 2NaOH+CaCO3↓
溶液中:NaHCO3+Ca(OH)2 = NaOH+CaCO3↓+H2O
用途
工业原料等
中和胃酸、制糕点等
金属离子检验:焰色反应呈黄色
FeCl2
FeCl3
颜色
浅绿色
黄色
与碱溶液
FeCl2+2NaOH = Fe(OH)2↓+2NaCl
FeCl3+3NaOH= Fe(OH)3↓+3NaCl
相互转化
2FeCl2+Cl2 = 2FeCl3 2FeBr2+Br2 = 2FeBr3
主要表现:(还原性)
2FeCl3+Fe = 3FeCl2 2FeBr3+Fe = 3FeBr2
表现:(氧化性)
检验
遇KSCN不显血红色,加入氯水后显红色
遇KSCN显血红色
用途
净水剂等
印刷线路板等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⑩NaAlO2+HCl+H2O=Al(OH)3↓+NaCl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 3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雨水、溶液、碳酸饮料、牛奶等)。
2.注意事项: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另: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
2.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
(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
(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
3.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 4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 5
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υ=△C/△t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以m A+n Bp C+q D而言,用A、B浓度的减少或C、D浓度的增加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间必然存在如下关系:
VA :VB:VC :VD= m :n :c :d。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一定影响
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练习题: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B.加入催化剂
C.温度和压强 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答案:A
2.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因素是( )。
①扩大容器的体积 ②使用催化剂 ③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④升高温度 ⑤缩小体积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④
答案:D
3.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反应按下式进行:
xA2?+yB22C(气),2s后反应速率如下:
υA2=0.5mol/(L?s) =1.5mol/(L?s) υc=1mol/(L?s)
则x和y的值分别为( )。
A.2和3 B.3和2 C.3和1 D.1和3
答案:D
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s末, =0.3nol/(L?s),则3s末NH3的浓度为( )。
A.0.45mol/L B.0.5mol/L C.0.6mool/L D.0.5 mol/L
答案:C
5.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内反应,0.5min内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υN2=0.005mol/(L?s) B.υNH2=0.02mol/(L?s)
C.υH2=vN2/3 D.υN2=0.01mol/(L?s)
答案:A
6.x、y、z三种气体进行下列反应:
3x+y?2z
在三种不同情况下测得速率值为:
①υx =lmol/(1?min)
②υy =0.5mol/(L?min)
③υz =0.5mol/(L?min)
这三种情况下能正确表达该反应的速率的是( )。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①>②
答案:B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大全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