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化学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世界上没有笨的人,只有不勤奋的人”这句话是我们的化学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口头禅,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珍惜时间,要乐于助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推荐 1

记生成物。如果把化学生成物记住了,可以自己去配平,因为每个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化合价,而且也有特定的公式口诀可背,虽然有的化学元素化合价不确定,但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了,配平也并不麻烦,熟悉以后就会很快,甚至能直接看出来。

直接背方程式。如果自己感觉配平比较困难,那么也可以直接背化学方程式,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需要背的方程式特别多,容易记混,而且当遇到需要自己配平的方程式时,就会很浪费时间,很难搞定。

只记反应物。自己直接根据反应物去推测生成物,这个难度是有所提升的,但是也不会太大,两种反应物时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生成沉淀和气体的物质也比较固定,只要把那些常见的物质记熟就可以了。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推荐 2

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

(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

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

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

(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

(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

(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

(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

(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

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

(1)物理性质有哪些?

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

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②加热条件下:2Na+O2Na2O2

★(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

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

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

2Na+2HCl=2NaCl+H2↑

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一般规律:

钠与酸溶液反应时,钠直接与溶液中的酸反应,但当钠与其它溶液反应时,一般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看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反应!

(3)钠的保存方法是什么?

①钠必须保存在隔绝空气环境中,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②钠着火的处理?用干燥的砂土扑灭

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2Na+ Cl2↑★

6、钠的用途:① 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

② 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③ 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4.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

① 通常与氧气易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起保护作用。4Al + 3O2==2Al2O3。

(Fe形成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Mg和Al形成的氧化膜致密,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加热铝箔的现象和解释是什么?

现象:铝箔熔化,表面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现象解释:(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保护了铝。即使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也会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铝与空气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层金属继续与氧气发生反应。)

同时也容易与Cl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② 铝的两性体现在哪里?

①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2Al + 6HCl == 2AlCl3+ 3H2↑

离子方程式为:2Al + 6H+== 2Al3++ 3H2↑

(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铝发生钝化现象;加热时,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时放出氢气。(2Al+6H+=2Al3++3H2↑))

③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2-+3H2↑

反应可以看成两步进行:

第一步:2Al + 6H2O == 2Al(OH)3↓ + 3H2↑

第二步:Al(OH)3+ NaOH = NaAlO2+2H2O

所以在这个反应中Al做还原剂,H2O水做氧化剂。

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是两性金属。

与强碱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2NaAlO2+ 3H2↑

(2Al+2OH-+2H2O=2AlO2-+3H2↑)

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是两性金属。

④ 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⑤ 铝热反应:(了解就行)

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

2Al + Fe2O3Al2O3+ 2Fe。Al 和 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5.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规律和步骤是什么?

(1)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横(量)相当,竖(单位)相同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①根据题意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③对应计量系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要求的量用n(B)或设未知数x、y等代表)

④根据计量关系进行计算。

6. 金属镁的性质有哪些?

①镁与稀盐酸的反应

②镁与盐溶液的反应

③镁与氧气的反应

④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5. 镁与氮气的反应

7.铁Fe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原因:形成了铁碳原电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

①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Fe + 3Cl22FeCl3,Fe + SFeS。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2HCl=FeCl2+H2↑(Fe+2H+=Fe2++H2↑ )

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加热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③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Fe+Cu2+=Fe2++Cu);

④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的现象和方程式是什么?

反应现象: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

实验装置:

反应方程式::3Fe + 4H2O(g) Fe3O4+ 4H2↑★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推荐 3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推荐 4

背好化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化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很多知识点其实都是很基础的,如果你能够把一些基础知识全部背下来,你的化学成绩即使不是很好,但也不会太差,化学的知识点其实是比较零散的,有些知识点是不能够理解记忆的,这部分的知识点就要死记硬背了,死记硬背的知识内容,当然是需要我们去下功夫努力去背的。

多做精题。刷题刷好题是必不可少的,平时老师给我们发的卷子和习题我们都要做好,老师发的卷子或者是习题,老师一般都会讲解的,这样你就能够哪些是化学的重要知识点,自己不会的题,老师也能够讲解到,如果你能够跟住老师的发的题并且很好的利用,起到的效果是非常大的,US哦一对老师发的题一定要认真的对待,只要你肯下功夫,不怕化学学不好。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推荐 5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TAG标签: 化学 方程式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推荐_精选范文网

“世界上没有笨的人,只有不勤奋的人”这句话是我们的化学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口头禅,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珍惜时间,要乐于助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希望可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