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化学

高中化学必修一重要知识点集锦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化学必修一重要知识点集锦模板 1

一.硅元素的性质有哪些?

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i 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的性质有哪些?

(1)存在形式: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2)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3)化学性质: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①常温与氢氟酸(HF)反应(SiO2很不活泼,HF是唯一能跟其反应的酸)

iO2+4HF == SiF4 ↑+2H2O

②酸性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与强碱反应:SiO2+2NaOH == Na2SiO3+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 ===高温CaSiO3

所以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注:

a、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

aOH溶液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黏合剂,使瓶塞部分粘结而无法打开。因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胶塞或木塞。

、实验室为什么不用玻璃瓶盛装氢氟酸?

HF能腐蚀玻璃,因此,盛装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而要用塑料瓶。

c、某同学根据SiO2既可与碱反应,也能与氢氟酸反应,推断SiO2为两性氧化物,是否正确?

不正确。因为二氧化硅只跟氢氟酸反应,不跟其它酸反应,而是属于酸性氧化物。

③在高温下与碳酸盐的反应

iO2 + Na2CO3===高温CO2↑ + Na2SiO3

iO2+ CaCO3===高温CO2↑ + CaSiO3

④弱氧化性

iO2+2C ===高温Si + 2CO↑

(4)用途

主要用作装饰、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三.硅酸(H2SiO3)的性质有哪些?

(1)物理性质:硅酸是一种白色固体,溶解度很小,而且是一种弱酸,酸性比H2CO3还弱。

(2)制备(强酸制弱酸):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a2SiO3+2HCl == H2SiO3↓+2NaClSiO32-+ 2H+== H2SiO3↓

a2SiO3+H2O+CO2==H2SiO3↓+Na2CO3SiO32-+H2O+CO2==H2SiO3↓+CO32-

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就形成干胶,称为“硅胶”。

H2SiO3H2O+SiO2

(3)用途

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也可以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的定义、性质、用途以及表示方法是什么?

(1)定义: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2)性质: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

(3)用途: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硅酸钠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浑浊。因为发生下列反应:

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4)表示方法:

①化学式法:

适用于简单的硅酸盐如:Na2SiO3,K2SiO3、CaSiO3等。

②氧化物法:

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氧化物前系数配置原则: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后原子个数守恒原则配置系数。

硅酸钠:Na2SiO3Na2O·SiO2

硅酸钙:CaSiO3CaO·SiO2

高岭石:Al2(Si2O5)(OH)4Al2O3·2SiO2·2H2O

正长石:KAlSi3O8K2O·Al2O3·6SiO2

(5)硅酸盐产品简介:

产品

主要原料

主要设备

反应条件

主要反应或主要成分

水泥

粘土、石灰石、(石膏)适量

水泥回转窑

高温

硅酸三钙:3CaO·SiO2

硅酸二钙:2CaO·SiO2

铝酸三钙:3CaO·Al2O3

玻璃

纯碱、石灰石

石英

玻璃窑

高温

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成分:Na2SiO3、CaSiO3、SiO2

陶瓷

黏土

陶瓷窑

高温

四.硅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1)物理性质: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

(2)化学性质: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除氢氟酸、氟气、强碱外不跟其他物质如:氧气、氯气、硫酸等起反应,但在加热情况下,硅也能跟一些非金属反应。

i+2NaOH+H2O == Na2SiO3+2H2↑

(3)制备:SiO2+2C ===高温Si + 2CO↑(得到的只是粗硅,还要进一步提纯)

(4)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二.氯气

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有哪些?

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可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易液化,

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2.化学性质有哪些?

(1)与金属反应

①钠与氯气反应

现象: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2Na+Cl22NaCl

②铁与氯气反应

现象: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溶于水后溶液呈黄色。

2Fe+3Cl22FeCl3

规律:氯气与变价金属(如Fe、Cu)发生反应,把变价金属氧化成高价的金属氯化物。

③铜与氯气反应

现象:金属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棕黄色的烟,加水溶解得蓝绿色溶液。

Cu+Cl2CuCl2

(2)与非金属反应

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呈白雾状。

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氢氯酸)小液滴。

H2+Cl22HCl

在点燃(或光照)下氯气均能与氢气反应

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能与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

2P+3Cl22PCl3 2P+5Cl22PCl5

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3)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H2O == HCl+HClO

在该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于是还原剂,转移的电子数为e-。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酸性比碳酸还弱),

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2HClO ===光照2HCl+O2 ↑

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区别?

新制氯水:3分子:Cl2,HClO,H2O4离子:H+,OH-,Cl-,ClO-

久置氯水:分子:H2O离子:H+,Cl-

(4)氯气与碱的反应

漂白液的制取:2NaOH+Cl2=NaClO+NaCl+H2O

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有效成分是NaClO

漂白粉和漂粉精的制取:2 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漂白粉和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漂白粉失效原理

2HClO 2HCl + O2↑

(5)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氯气在饱和食盐水里的溶解度非常小)

制取氯气吸收氯气收集氯气干燥氯气除去氯化氢

仪器连接顺序:E→C→D→A→B→H→G→F

高中化学必修一重要知识点集锦模板 2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重要知识点集锦模板 3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高中化学必修一重要知识点集锦模板 4

要点诠释: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其火焰会呈现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它表现的是某种金属元素的性质,借此可检验某些金属元素.

操作步骤:

(1)干烧: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或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

(2)蘸烧:用铂丝(或铁丝)蘸取Na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3)洗烧: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

(4)蘸烧:用铂丝(或铁丝)蘸取K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说明:

①火源用喷灯、煤气灯,因其火焰焰色更浅.而酒精灯火焰往往略带黄色.

②焰色反应前,应将铂丝(或铁丝)灼烧到无色.也可先用盐酸清洗,再灼烧到无色.

③做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进行观察,以吸收黄色,排除钠盐的干扰.

实验现象(焰色反应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钙——砖红色;锶——洋红色;铜——绿色;锂——红色;钡——黄绿色.

高中化学必修一重要知识点集锦模板 5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除了汞之外,都为固态;金属都有延

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大多数都有金属光泽。

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氧硅铝铁(铝是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金属的化学通性:

1)能与氧气等非金属起反应;2)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3)活泼金属能与较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置换出较不活泼金属。

钠:银白色固体,质软,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比水的沸点低

钠暴露在空气,表面的银白色很快褪去,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4Na+O2═2Na2O

加热的条件,钠与氧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

2Na+O2 ═ Na2O2

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能放出氧气,故可用作制备O2。

2Na2O2+2H2O ═4NaOH+O2↑ 2Na2O2+2CO2 ═2Na2CO3+O2

以上两反应中,Na2O2既做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钠与水反应可放出H2:2Na+2H2O ═ 2NaOH+H2↑

现象:钠浮在溶液表面上,熔成一个小球,迅速向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如果滴入酚酞可观察到溶液变红。

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先跟酸作用,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将钠投入CuSO4溶液中,会有“浮熔游嘶”的现象,同时溶液中会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钠的保存:金属钠需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钠在自然界中以盐的形式存在,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以下变化: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

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一般用砂土盖灭。

铝: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铝金属不被继续氧化。4Al+3O2═2Al2O3

加热铝箔时,由于外层氧化膜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故熔化的液态铝并不滴落。

铝与强酸和强碱均能反应放出H2

2Al +6HCl == 2AlCl3 + 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铁: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H2

3Fe+4H2O(g)═Fe3O4+4H2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化合价都升高,表现出还原性,作还原剂。

大部分金属较活泼,故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只有极少数如金、铂等是以单质存在。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多数不溶于水(如Fe2O3、CuO),

少数如(CaO、Na2O)等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CaO+H2O═Ca(OH)2

只有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同时还放出O2

2Na2O2+2H2O=4NaOH+O2↑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金属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

如CuO+2HCl=CuCl2+H2O

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的金属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像Al2O3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金属氧化物的用途:

氧化铁可以制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氧化铝是较好的耐火材料

氧化铜是制作铜盐的原料

氧化亚铜可制造玻璃、搪瓷的红色颜料。

氢氧化物:除了NaOH、KOH、Ba(OH)2、可溶,Ca(OH)2微溶,碱均不溶于水

铁的氢氧化物:均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Fe(OH)3为不溶与水的红褐色固体,由可溶性铁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制得:如

FeCl3+3NaOH=3NaCl+Fe(OH)3↓

Fe(OH)3加热可分解2Fe(OH)3=Fe2O3+3H2O

Fe(OH)2可以由可溶性亚铁盐溶液与碱溶液起反应制得:如FeSO4+2NaOH=Na2SO4+Fe(OH)2↓

Fe(OH)2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Fe(OH)3,现象为,白色沉淀变为灰白色,再转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氢氧化铝:

制备: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生成盐和水。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加热能分解:2Al(OH)3=Al2O3+3H2O

盐: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水溶性,碱性,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

两者可以相互转换,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

aHCO3+NaOH=Na2CO3+H2O

鉴别方法:固体(加热,能分解的是NaHCO3)、溶液(加可溶性钙盐或钡盐,有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铁离子(Fe3+)的检验:加入KSCN溶液变红,说明有Fe3+。

Fe3+与Fe2+之间的转化

2FeCl3+Fe=3FeCl2

2FeCl2+Cl2=2FeCl3

明矾(KAl(SO4)2?12H2O)和硫酸铁都可作净水剂

TAG标签: 化学 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重要知识点集锦模板_精选范文网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n(B)在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