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精选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向所有的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精选整理 1

  一、战争

  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

  国际:英国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准备侵略中国。

  国内: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

  :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

  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2、经过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朝爱国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4)结果: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3、战争的影响

  (1)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主权来说。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是一种倒退。

  半封建,是从社会形态来说。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客观上是一种进步。)

  (2)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争前: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战争后:半殖半封社会,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包括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 中国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发生变化: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目标旧民主主义革命 反侵略反封建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反侵略反封建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4) 中国思想领域发生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新思潮实质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5) 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战争(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英法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

  1856年,英俊进攻广州,第二次战争爆发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请政府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并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①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②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③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沿江十处为通商口岸;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3、第二次战争的影响

  (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精选整理 2

应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

①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建立“福利国家”

③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④“新经济”的出现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含义: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相结合

(2)背景:

A二战后,欧洲面临重建任务;

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历程:

A首次大规模成功的实践: 罗斯福新政;

二战结束--70年代初 :普遍盛行;

结果: 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C 70年代初: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混合经济”;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滞胀”

(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内部调整),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3、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 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2)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

(3)发展阶段:

A、二战后:逐步建立 ;

、20世纪60、70年代:逐步完善

C、73年经济危机后:受挫,但继续发展;

D、80年代后:缩小规模

(4)评价 ( 积极;弊端)

积极:

A 使穷人受惠不少,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利于社会稳定;

消极:A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助长了惰性,降低了工作积极性

-4、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

A、增长速度最快;

、比重迅速上升,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3)作用:

A、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

C、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5、新经济的出现:

(1)由来:20世纪90年代;美国 ;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2)特征:背景: 经济全球化;

基础:知识经济 ;

主导:信息技术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精选整理 3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

1927年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精选整理 4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归纳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与国王斗争

(2)过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2.确立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概况

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2.组成: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3.职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4.特点

内阁成员(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内阁首脑)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行政权立法权);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意义: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权,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议会改革

1.概念:使-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2.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3.过程:英国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

4.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避免-统治。

2.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精选整理 5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萎缩(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2)原因:a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二、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精选整理_精选范文网

向所有的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知识点1识记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及影响、“自由放任”政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具体原因:①劳动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②股票投机过度③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使市场虚假繁荣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矛盾尖锐(2)爆发的标志、地域范围:1929年美国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