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合集 1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原因

(1)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

(2)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3)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4)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5)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2、影响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3)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由来

关贸总协定成立后,通过组织多边贸易谈判,缓解了国际贸易中的矛盾,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

2、背景

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常设组织,而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着诸多弊端,特别是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3、成立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它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是规范国际贸易、维护公平贸易的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4、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其成员国之间贸易额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90%以上。

5、意义

(1)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它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3)世界贸易组织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

(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2)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开始了漫长的复关过程。

(3)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经过与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国的艰苦谈判,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影响

(1)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中国的加入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中国的企业正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合集 2

识记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欧洲联盟(1993年)

(1)背景:

①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

②近代欧洲国家处于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之中,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③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

④法德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和基础。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②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④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订,确定建立经济政治联盟的目标。

⑤1993年,欧盟成立。

⑥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表明: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3)影响: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

(1)背景:

①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区域集体化的影响。②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2)标志: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

(3)中国加入时间:1991年。

(4)影响: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化三个方面取得成就;但成员国之间的较大差异对经济集团化大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1)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性经济组织及时间:欧盟(1993)、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亚太经合组织(1989)

(2)它的出现放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3)他们的性质:

①区域经济政治集团

②区域经济集团

③论坛性质经济合作组织

(4)特点:

①经济政治军事集团

②最早由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

③区域规模最大,成员国之间差距明显。

(5)影响: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区域的经济实力,增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合作,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合集 3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男性公民,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合集 4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商的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2)实行宗法制;(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权利和义务:

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

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评价: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

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2、宗法制也是一种宗庙之法。其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在其宗族内分配政治权利,以保持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和财产的分配。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合集 5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

3、措施

(1)实行余粮收集制

(2)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取消自由贸易

(4)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评价

(1)余粮收集制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2)但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3)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很多政策超出战时需要)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内容

(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3)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4)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5)废除实物分配制

4、特点

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5、作用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922年底,“苏联”成立。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3、评价

(1)积极:

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整理合集_精选范文网

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早期方针: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三通;倡导国共第三次合作等。2、提出:(1)20世纪80年代初(2)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正是通过。3、意义: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向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二、港澳的回归1、条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