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

10则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整理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了解一个国家就要先了解它的历史,历史故事是让我们最容易了解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世界历史、清朝历史等不同地域,不同朝代历史最快捷方法。经典历史故事等你来品味。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小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0则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整理合集 1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五)

茅盈——道教茅山派创始人

茅盈

简介

茅盈,陕西咸阳人,创立道教茅山派。他的曾祖辈在秦时就出了一位杰出的道教神仙人物茅漾。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九月,茅濛(字初成)在华山中修成神仙,茅盈受曾祖事迹的启蒙,十八岁离家到北岳恒山中修道。

主要作品

他在恒山中研修《道德经》 、  《周易传》,清修六年,感动了山中一位修道女真对他说:“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为师,君子奚不往寻而受教乎?”茅盈悟其深意,心斋三月,在西城地方,终于拜见到王远道君授给茅盈“玉佩金珰之道,太极玄真之经”等诸多上清经系的法术符咒;茅盈再行修三年,据称道成,遂立坛盟誓,辞师归乡省亲。

历史故事

三茅真君

道教认同社会伦理道德准则,有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教义精神,所以茅盈四十九岁后在家中孝养尊长五十三年,在父母寿考后即往江东句曲山(江苏茅山)行社会功德。茅盈有二位兄弟:茅固、茅衷都在朝为官,听到兄长在江东修道济民,他们决心效法兄长的行为,即渡江赴山与兄长同修。到茅山的人都知道,三茅君采药炼丹,为民治病,济世救人,是“有求必应”的神仙。

相关事迹

茅盈曾南行到句曲山。创立道教茅山派。汉哀帝元寿二年八月己酉这天,南岳真人赤君、西城王君和诸多的仙童侍从着西王母降临到茅盈家。不一会儿,天皇大帝派了绣衣使者冷广、子期赐给茅盈一枚神玺玉制图章,大微帝君派任三天左官御史的管修条赐给茅盈八龙锦缎和紫羽做的华丽衣裳,太上大道君派任协晨大夫的叔门赐给茅盈一个铸有金虎真  符的流金铃,金阙圣君命太极真人、正一止玄、王郎、王忠、鲍丘等赐给茅盈一只四节咽胎流明神芝。四位大神的使者授赏之后,让茅盈吃了灵芝,佩戴上玉玺,穿上紫羽绣衣戴上玉符,带上金虎真符握着金铃站好,告诉茅盈:“吃了四节灵芝的官位就可做到真卿,吃了金阙玉芝的就是司命,吃了流明金英的就是司禄,吃了长曜双飞的,官位就是司命真伯;吃了夜光洞草的,就会长期任左御史。现在上面说的这些你都吃了,你将寿比天地,官位是司命上真兼东岳上卿。你将统领吴越的神仙,管辖江左的山脉河流。  ”说罢使者们都走了。五帝君又把大茅君应该穿的各种官服和应乘用的车马降在他院中,并传达泰山帝君的命令,赐给茅盈紫玉笏板和刻着君王赏给大臣九种器物目录的金板,拜茅盈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和太元真人,然后也都走了。西王母和茅盈的仙师西城王君为茅盈摆下天宫厨房做的美味茅盈一同宴饮,席间还有仙人唱天宫的仙曲。宴会结束后,王母带着王君和茅盈看望茅盈的两个弟弟,向他俩传授了修炼道术的秘诀。王母命上元夫人授给茅盈的弟弟茅固、茅衷《太霄隐书》、《丹景道精》等四部宝经。王母手拿着《太霄隐书》,命侍女张灵子拿着表明学道决心的盟约授给茅盈弟兄三人,然后西王母升天而去。后来,紫虚元君和魏华存夫人请茅盈到阳洛山上的隐元台吃素宴,西王母和金阙圣君又降临到隐元台,他们乘着绘有八景图案的车一同到清虚上宫,把《玉清隐书》四卷授给魏华存夫人。当时,三元夫人冯双珠、紫阳左仙石路成、太极高仙伯、延盖公子、西城真人、王方平、太虚真人、赤松子、桐柏真人王乔等三十多位大仙都分别唱了太极太阴的歌曲。西王母也唱道,“驾我八景舆,欻然入玉清。龙群拂霄上,虎斾挕朱兵。逍遥玄津际,万流无暂停。哀此去留会,劫尽天地倾。当寻无中景,不死亦不生。体彼自然道,寂欢合太冥。南岳拟贞干,玉英耀颖精。有任靡其事,虚心自受灵。嘉会降河曲,相与乐未央。”西王母唱完后,三元夫人也答唱了一首。王母和三元夫人、紫阳左公、太极仙伯、清灵王君这些仙人就带着南岳的魏华存夫人一同向东南走去,到了天台山、霍山,经过句曲山的金坛时,宴请了太元真人茅升申,宴席设在华易洞天。后来把魏华存夫人留在霍山洞宫的玉宇下面,众位神仙就都跟着王母驾云返回龟台去了。

相关影响

他们卓著的社会功德,当时社会一致赞颂,吴越之地竟称为“三茅真君”,人们为了铭记他们的社会贡献,将句曲山改称为“茅山”。

许多人都知道“三山五岳”这个词,江苏茅山属“三山”范畴;在中国社会中,很早就有了大茅君茅盈与泰山神东岳大帝关系的神话,形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10则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整理合集 2

【一木难支】故事的主人公:

袁粲(420-477年),初名愍孙,南朝宋大臣,太尉袁淑侄子。少孤好学,颇有清才。

【一木难支】是什么意思?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一木难支】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扞和峤呴曰:‘元裒如北厦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十三·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诗:"千钧势易压,一柱力难支。“

【一木难支】词语辨析:

【一木难支读音】:yī mù nán zhī

【一木难支的近义词】:孤木难支

【一木难支的反义词】:众志成城、众擎易举

【一木难支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一木难支】典 故

南北朝宋顺帝的时候,萧道成把持政权,杀害忠良,横行恣肆,大有篡夺王室的企图。当时大臣袁粲和齐东两人,秘密商量要杀死萧道成,但事机不密,反被萧道成的同党褚渊知道了,把秘密告诉萧道成。道成十分恼怒,立刻派部将戴僧静率邻了很多人马去攻打袁粲,把城池团团围住了。

这时,袁粲对他的儿子袁最说:“我明知道一根木柱不能支持一座大厦的崩塌,但為了名誉义节,不得不死守下去。”后来,戴僧静率领部下越墙冲进城里去,在敌人的刀枪剑戟下,袁最勇敢地用身体去掩护他的父亲。这时,袁粲对他的儿子袁最说:“我是个忠臣,你是个孝子,我们死而无愧。” 结果他们父子俩都牺牲了。

10则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整理合集 3

【鸥鸟忘机】是什么意思?

沤鸟,即海鸥;机:巧诈或权变之心;忘机: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谈,与世无争。像鸥鸟一样,日与白沙云天相伴,完全忘掉心计。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鸥鸟忘机】出自哪里?

战国.列子《列子.黄帝.好鸥鸟者》: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鸥鸟忘机】词语辨析:

【鸥鸟忘机读音】:ōu niǎo wàng jī。

【鸥鸟忘机的反义词】:鸥鸟不下、鸥鹭忘机。

【鸥鸟忘机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中性成语;用于书面语。

【鸥鸟忘机】如何造句:

1、交朋友应该实心诚意,经常想要算计人家只能让人家远离你,要知道即便是鸥鸟忘机的时侯也会有警觉。

2、都说事不过三,再善良的人也经不住三番五次的使心机,鸥鸟忘机的故事相信大家人都会记得。

【鸥鸟忘机】典故:

在遥远的海岸边上,有一个人非常喜欢海鸥,每一天的早上他很早就要到海边来,在海边跟海鸥一起玩耍。海鸥总是会组成队伍飞来飞去,多的时侯数量甚至有上百只之多。他的父亲知道他的这个爱好以后便跟他说道:你每天都要跟海鸥一起玩,它们也很喜欢跟你玩,不如你找个机会捉几只海鸥来我也想跟它们玩玩。当他第二天像平时一样到海边的时侯,他心里只想着捉上几只海鸥,但是这时侯海鸥们都只是在高高空中飞旋,没有一只会肯落下来跟他一起玩了。人能忘机,鸟即不疑;人机一动,鸟即远离,这首琴曲规劝人们要心地善良,不要存有害人之心。它也说明作者不满于社会的黑暗现象,但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10则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整理合集 4

孟母三迁

西汉·刘向《烈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故事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释文)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10则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整理合集 5

【司空见惯】故事的主人公: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

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司空见惯】出自哪里?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司空见惯】词语辨析:

【司空见惯读音】:si kong jian guan

【司空见惯的近义词】:不足为奇、层见迭出、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家常便饭、多如牛毛、习以为常

【司空见惯的反义词】: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天下无双、千载难逢、见所未见、少见多怪

【司空见惯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

【司空见惯】如何造句:

1、股票市场中小户被大户套牢,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2、我们见非洲人吃蚂蚁,大感惊奇,但导游却说,那是司空见惯的事。

3、在封建社会里,官吏敲诈勒索,搜刮民脂民膏,是司空见惯的事。

4、失恋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

5、人们对电灯收音机电视和电话早已司空见惯,以致很难想像没有它们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6、从初一到现在,我们没少开班会,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7、孩子们对于每日在眼前司空见惯的东西容不得有丝毫改变。

8、对于明刚的无理取闹,同学早已司空见惯。

9、中学生早恋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

10、爬上最高的境界,你会陡然发现:那里的景色竟然是你司空见惯的。

【司空见惯】典故: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监察御史。因为他的名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闻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来在席上作陪。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TAG标签: 历史 故事

10则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整理合集_精选范文网

了解一个国家就要先了解它的历史,历史故事是让我们最容易了解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世界历史、清朝历史等不同地域,不同朝代历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