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生物

高一生物知识点考点精选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高一的生物必修一主要讲的是细胞方面的知识点,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知识点考点精选整理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高一生物知识点考点精选整理 2

(1)基因工程的概念

标准概念: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细胞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通俗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操作的工具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②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③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

.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①连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

②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

C.基困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①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②具备的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b、 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有某些标记基因.

③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④质粒的特点: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

(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A.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概念: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抗虫基因、抗病基因、干扰素基因等.

提取途径: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运载体),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割下的目的基因与切割后的质粒混合,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使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

D.目的基因检测与表达

检测方法如:质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放入到相应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长,说明细胞中含有重组质粒.

表达: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性状,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如:抗虫棉基因导入棉细胞后,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时被杀死;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能合成出胰岛素等.

(4)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 A.基因工程与医药卫生B.基因工程与农牧业、食品工业

C.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记忆点:

1. 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包括: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3.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

4.区别和理解常用的运载体和常用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5.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6.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返回目录>>>

高一生物知识点考点精选整理 3

  5.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5.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2)—T2噬菌体感染细菌实验

  5.3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

  5.4 DNA是遗传物质的理论证据(遗传物质的必备条件)

  5.5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5.6 DNA的组成单位、分子结构和结构特点

  5.7 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引起的碱基间关系

  5.8 DNA分子的复制

  5.9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明

  5.10基因的结构及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5.11染色体组与基因组比较

  5.13遗传的中心法则

  5.14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

  5.15基因分离定律中亲本的可能组合及其比数

  5.16基因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

  5.17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一般特点

  5.18遗传定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规律

  5.19自由组合遗传题的快速解法

  5.20自由组合定律中基因的相互作用

  5.21 杂交育种

  5.22 人类的X染色体与Y染色体

  5.23 人类性别畸型及其原因

  5.24性别分化与环境的关系

  5.25伴性遗传的特点

  5.26伴性遗传中的致死效应

  5.27通过性状识别性别的杂交设计

  5.28人类常染色体遗传病与伴X遗传病的比较

  5.29细胞质遗传的一般形式

  5.30核质互作雄性不育遗传情况表

  5.31植物的三系配套杂交(选学)

  5.32判断核、质遗传的方法

  5.33人类线粒体基因组

  5.34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

  5.35细胞质遗传与伴性遗传的比较

  5.36生物变异的类型

  5.37基因突变

  5.38基因重组

  5.39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比较

  5.40染色体结构变异

  5.41染色体数目变异

  5.42四倍体(AAaa)的自交分析

  5.43三体(AAa)的自交分析

  5.44染色体变异的几个概念的比较

  5.45普通小麦(异源六倍体)的自然形成途径

  5.46单倍体育种

  5.47多倍体育种

  5.48利用遗传学原理的育种总结

  5.49人类的遗传病

  5.50人类遗传病的预防(优生)

  5.51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比较

  5.52达尔文进化理论的三个原则与群体遗传学

  5.53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5.54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与关系

  5.55遗传平衡定律

  5.56性染色体上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5.57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5.58选择的类型

  5.59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60改变生物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

  5.61突变与选择的关系

  5.62隔离的类型

  5.62物种形成的方式

  5.6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第六单元- 生 物 与 环 境 -

  6.1生态因子的组成

  6.2非生物因子的作用

  6.2生物种间关系比较

  6.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6.3种群的一般特征

  6.4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6.5群落的概念及结构

  6.6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6.7生态系统的成分

  6.7典型生态系统的特点比较

  6.8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6.8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6.9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10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6.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12生物圈及其稳态

  6.12全球环境问题

  6.13生物多样性

高一生物知识点考点精选整理 4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双层膜

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2)单层膜

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无膜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 (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

三、生物膜系统

1、概念: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生物膜系统

2、作用: 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2、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什么材料做实验?理由是什么?

3、欲使细胞破裂,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4、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

5、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6、细胞膜的两个特性?

7、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什么?不具膜结构的是什么?

8、被称为“消化车间”的是哪种细胞器?

9、植物叶肉细胞里,都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什么?

10、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哪种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

11、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12、线粒体与叶绿体如何将能量转换的?

13、在动物细胞内,DNA分布在细胞的什么结构中?

14、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15、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是什么?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什么颜色?

16、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17、核孔、核仁有什么功能?

18、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9、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什么?

20、哪些细胞没有细胞核?

高一生物知识点考点精选整理 5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TAG标签: 生物 知识点

高一生物知识点考点精选整理_精选范文网

高一的生物必修一主要讲的是细胞方面的知识点,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梳理1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在结构上都符合结构通式。氨基酸分子间以肽键的方式互相结合。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二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多肽,其通常呈链状结构,称为肽链。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能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复杂(特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