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化学学习方法

化学实验可加热仪器使用方法总结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在初中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做好化学实验是很重要的。对于化学实验题,历年中考是必考的。小编在此整理了2019初中化学实验仪器与操作,希望能帮助到您。

化学实验可加热仪器使用方法总结集锦 1

  § 由于化学实验室一般都存放有化学试剂、易燃易爆的气体、有机溶剂等,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实验室的安全防范工作。对所有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和上实验课的学生,都必须进行安全教育,使所有人员都知道如何安全地进行工作和学习,更应该知道当事故发生时,应如何面对和采取怎样的应急措施。

  § 综上所述,实验室的安全十分重要,所有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规则,使大家都有一个安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化学实验可加热仪器使用方法总结集锦 2

1、滴定管的准确度为0.01mL。

2、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少于容积的1/3,也不能多于2/3。

3、试管在加热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要与桌面成45°角。用试管夹夹试管时应夹在离管口1/3处。

4、烧杯、烧瓶加热时,盛液体量均在容积的1/3-2/3处,蒸发皿加热液体时,盛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2/3。

5、实验记录中的一切非"0"数字均是有效数字。

6、酸碱指示剂的用量一般在2-3滴。

化学实验可加热仪器使用方法总结集锦 3

  一、导气管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

  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则应“粗”进(同样利用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细”出(利于余气的导出);

  若为了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被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二、仪器的连接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应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

  三、气密性的检查

  制气装置一般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关键是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显然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

  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防倒吸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

  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

  二是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取出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五、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能否达到目的;

  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

  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

  ④过程是否简捷优化;

  ⑤有无对环境污染;

  ⑥实验的误差大小等等。

  能达到上述六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最优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上述实验方案评价的六原则。方案确定后,为确保实验目的实现,必须选择简捷而正确的操作程序。

  六、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是手段,要达到目的的还需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剥去假像方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品质与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一般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①方案是否合理,这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

  ②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

  ③反应条件不足可导致反应不能发生或反应速率过慢引起实验误差;

  ④所用试剂不纯,杂质甚至参与反应均可导致实验误差等等。

化学实验可加热仪器使用方法总结集锦 4

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

1、含铜废液的处理

实验用过的硫酸铜废液通过加适量铁粉回收金属铜,母液再经沉淀、过滤、稀释排放。

2、含汞废液的处理

排放标准:废液中汞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05mg/L(以Hg计)。

处理方法:①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淀。再加入FeS0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

②还原法: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3、含镉废液的处理

①氢氧化物沉淀法: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5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分离沉淀,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滤液中的Cd离子后(降至0.1mg/L以下),将滤液中和至pH值约为7,然后排放。

②离子交换法:利用Cd2+离子比水中其它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更强的结合力,优先交换.

4、含铅废液的处理

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04)3(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5、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6、含酚废液的处理

酚属剧毒类细胞原浆毒物,处理方法: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浓度的含酚废液,可通过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经调节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的废液排放。

7、综合废液处理

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8、含铬废液的处理

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格形成Cr(OH)3沉淀,清液可排放。沉淀干燥后可用焙烧法处理,使其与煤渣一起焙烧,处理后可填埋。

9、含氰废液的处理

低浓度废液可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以上,再加入高锰酸钾粉末(3%),使氰化物分解。若是高浓度的,可使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为10以上,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经充分叫板,氢化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放置24小时排放。含氰化物费也不得乱倒或与酸混合,生成挥发性氰化氢气体有剧毒。

10、三氯甲烷的回收

将三氯甲烷废液一次用水、浓硫酸(三氯甲烷量的十分之一)、纯水、盐酸羟胺溶液(0.5%AR)洗涤。用重蒸馏水洗涤两次,将洗好的三氯甲烷用污水氯化钙脱水,放置几天,过滤,蒸馏。蒸馏速度为每秒1~2滴,收集沸程为60~62摄氏度的馏出液(标框下),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不可用橡胶塞)。

11、实验室废液处理注意事项

1).尽量回收溶剂,在对实验没有妨碍的情况下,把它反复使用

2).为了方便处理,其收集分类往往分为:a)可燃性物质b)难燃性物质c)

含水废液d)固体物质等。

3).可溶于水的物质,容易成为水溶液流失。因此,回收时要加以注意。但是,对甲醇、乙醇及醋酸之类溶剂,能被细菌作用而易于分解。故对这类溶剂的稀溶液经,用大量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4).含重金属等的废液,将其有机质分解后,作无机类废液进行处理。

12、生物实验室废液处理

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液污染主要是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另外还有放射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污染和有机样品污染。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中的有机试剂并不直接参与发生反应,仅仅起溶剂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机试剂以各种形式排放到周边的环境中,排放总量大致就相当于试剂的消耗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观。有机样品污染包括一些剧毒的有机样品,如农药、苯并(α)芘、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无机物污染有强酸、强碱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氰化物污染等。其中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强,且有在人体中有蓄积性。

生物性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生物废弃物有检验实验室的标本,如血液、尿、粪便、痰液和呕吐物等;检验用品,如实验器材、细菌培养基和细菌阳性标本等。生物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设计不完善或实验过程个人安全保护漏洞,会使生物细菌毒素扩散传播,带来污染,甚至带来严重不良后果。2003年非典流行肆虐后,许多生物实验室加强对SAS病毒的研究,之后报道的非典感染者,多是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研究时被感染的。

化学实验可加热仪器使用方法总结集锦 5

(1)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酸洒在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

(3)碱洒在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4)水银洒在桌面上,洒上硫粉进行回收

TAG标签: 化学 复习

化学实验可加热仪器使用方法总结集锦_精选范文网

在初中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做好 化学实验 是很重要的。对于 化学实验 题,历年中考是必考的。 小编在此整理了2019初中化学实验仪器与操作,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初中化学实验仪器 1、量筒 是有具体量程的量器,并在一定温度下(一般规定20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