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化学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精选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高三化学的复习想要提高效率,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文章,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精选总结 1

一常见题型

1.文字叙述型

文字叙述型是采用文字对化学实验步骤和实验中获得的事实进行描述,根据描述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物质。

2.框图题

框图题是用线和框对所做的实验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实验事实进行系统化和简明化的表示方式,它能直观、明了和系统地反应实验过程以及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的主要实验现象。

二解题思路

在解推断题时,我认为首先应该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要求,找出明显的条件和隐藏的条件;其次通过性质特征、反应现象等确定某一成分的存在,并以此做突破口,然后再从突破口出发向外扩展,通过正推法、逆推法、假设法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解推断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初中化学推断题的突破口主要有以下六类。

1.物质的组成

在初中化学推断题中,所有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中,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或含有同一元素的物质,范围十分有限,非常有利于锁定推断范围。

(1)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

①H2O2和H2O。

②CO2和CO。

③KMnO4和K2MnO4。

④Fe2O3和Fe3O4。

在中考中尤其容易考查有关H2O2和H2O, CO2和CO的推断题。

(2)某些物质中含有同一元素

①H2O2、H2O、O2。

②C、CO、CO2、CaCO3。

③CaCO3、CaO、Ca(OH)2、CaCl2。

④NaOH、Na2CO3、NaHCO3 、NaCl。

2.物质的性质

(1)颜色特征

①蓝色沉淀:Cu(OH)2。

②红褐色沉淀:Fe(OH)3。

③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④黑色固体:CuO、Fe3O4、MnO2、C、Fe粉。

⑤红色固体:Cu、Fe2O3。

⑥浅绿色溶液:FeCl2、FeSO4、Fe(NO3)2。

⑦黄色溶液:FeCl3、Fe2(SO4)3、Fe(NO3)3。

⑧蓝色溶液:CuSO4、CuCl2、Cu(NO3)2;

(2)状态、气味特征

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HCl、SO2。

②无色无味气体:H2、O2、CO2\CO。

③无色有毒气体:CO。

④无色液体:H2SO4、H2O2、H2O、C2H5OH。

3.特征反应

(1)O2的特征反应:能使的带火星木条复燃。

(2)CO2的特征反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H2O的特征反应:能使无水CuSO4变蓝。

(4)能使CuO由红变黑的物质:C、H2、CO。

(5)在空气中燃烧有H2O、CO2生成的物质:CH4、C2H5OH。

4.反应条件

(1)高温:高温煅烧CaCO3;C和CuO高温反应;CO和Fe2O3高温反应。

(2)通电:通电分解H2O。

(3)催化剂:H2O2的分解、 KClO3的分解。

(4)点燃:点燃条件很容易确定反应物之一是O2,加热条件的反应较多,无典型特征,不易准确确定具体物质。

5.物质的用途

(1)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NaCl、CH3COOH。

(2)发酵粉主要成分:NaHCO3。

(3)胃酸的主要成分:HCl。

(4)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MgOH)2、Al(OH)3、NaHCO3。

(5)常用的建筑材料:CaCO3、Ca(OH)2。

(6)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Ca(OH)2。

(7)食品干燥剂:CaO、Fe粉。

(8)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

6.化学之最

(1)地壳中、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3)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4)产量最高的金属:Fe。

(5)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最常用的溶剂:H2O。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精选总结 2

① 检查试题是否全部答完,有无漏答或没有答全的题目;

② 检查题干所标关键字是否考虑周全;

③ 检查答案错别字,包括化学用语是否误写。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精选总结 3

1.加热法:

当混合物中混有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去。如,NaCl中混有NH4Cl,Na2CO3中混有NaHCO3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2.沉淀法:

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的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微粒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试剂的过量部分除去,最后加的试剂不引入新的杂质。如,加适量的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3.酸碱法:

被提纯的物质不与酸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碱反应,用酸碱作除杂试剂。如用盐酸除去SiO2中的CaCO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粉中的铝粉等。

4.氧化还原反应法:

如果混合物中混有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使其被氧化为被提纯物质。如将氯水滴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以除去FeCl2杂质;同样如果混合物中混有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还原剂使其被还原为被提纯物质。如将过量的铁粉加入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以除去FeCl3杂质。

5.转化法:

不能通过一次达到分离目的的,需要经过多次转化,将其转化成其它物质才能分离,然后再将转化的物质恢复为原物质。如分离Fe3+和Al3+时,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和NaAlO2,过滤后,再加入盐酸重新生成Fe3+和Al3+。在转化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被分离物质的损失,而且转化物质要易恢复为原物质。

6.调节pH法:

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一般是加入相应的难溶或微溶物来调节。如,在Cu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由于FeCl3的水解,溶液是酸性溶液,就可采用调节pH的方法将Fe3+沉淀出去,为此,可向溶液中加入CuO、Cu(OH)2、CuCO3或Cu2(OH)2CO3。

7.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如,电解精炼铜,就是将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用含铜离子的溶液作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粗铜中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去电子,在阴极只有铜离子得到电子析出,从而提纯了铜。

分离和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

加热法

当混合物中混有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去。如NaCl中混有NH4Cl,Na2CO3中混有NaHCO3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沉淀法

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的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微粒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将后加试剂的过量部分除去,最后加的试剂不引入新的杂质。如加适量的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酸碱法

被提纯的物质不与酸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碱反应,用酸碱作除杂试剂。如用盐酸除去SiO2中的CaCO3,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粉中的铝粉等。

氧化还原反应法

如果混合物中混有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使其被氧化为被提纯物质。如将氯水滴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以除去FeCl2杂质;同样如果混合物中混有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还原剂使其被还原为被提纯物质。如将过量的铁粉加入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以除去FeCl3杂质。

转化法

不能通过一次达到分离目的的,需要经过多次转化,将其转化成其它物质才能分离,然后再将转化的物质恢复为原物质。如分离Fe3+和Al3+时,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和NaAlO2,过滤后,再加入盐酸重新生成Fe3+和Al3+。在转化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被分离物质的损失,而且转化物质要易恢复为原物质。

调节pH法

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一般是加入相应的难溶或微溶物来调节。如在Cu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由于FeCl3的水解,溶液是酸性溶液,就可采用调节pH的方法将Fe3+沉淀出去,为此,可向溶液中加入CuO、Cu(OH)2、CuCO3或Cu2(OH)2CO3。

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如电解精炼铜,就是将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用含铜离子的溶液作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粗铜中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去电子,在阴极只有铜离子得到电子析出,从而提纯了铜。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精选总结 4

自我国启动新高考改革以来,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使用全国卷,地方自主命题全渐渐被回收到教育部。目前,目前,除江苏、上海等极少数地区之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使用全部或部分全国卷。

今天上午的考试结束了,很多网友都想知道,今年高考理综全国卷难吗?随着考试结束铃响,有考生大笑着冲出考场,看起来考的非常不错。有考生跟我说,今年的全国卷一考题整体并不难,如果不出意外外的话能考280左右。看来他对自己很有信心,作为老师,真的替他感到高兴。

当然,还有许多考生考完之后崩溃大哭,显然是考的不好。很多考生反映,全国卷一中化学压轴题、生物遗传题、物理最后一道大题难度相当大,而最难得则是化学选择题,很多考生表示连题目都看不懂,意不意外?有考生表示:做题全靠蒙,合上笔盖的时候我觉得我的棺材盖都合上了。

一直以来,最后的压轴题难度都很大,毕竟这些题目的目的就是拉开考生的差距,难怪很多考生都倒在了这些题面前。但是此次化学试卷中的选择题与平时做的题类型完全不一样,难倒了一大片考生。

不过考生也不必过度焦虑,不光你自己一个人难,所有人都难。只要你按部就班的把题全部做完,保障好那些会做的题不失分就可以了。毕竟,高考录取时,看的是你的全省名次,不是分数。

不管考得怎么样,考生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千万不要去跟别人对答案,以免影响自己的心情,耽误下午的英语考试。在这里,唐老师祝考生们在下午的考生中会做的做对,不会做的蒙对,在考试中都能超常发挥。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精选总结 5

1、沉淀法

原理: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2、化气法

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

3、置换法

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固体。

4、吸收法

原理: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

5、其它法

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

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使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除去杂质。

TAG标签: 方法 经验 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技巧精选总结_精选范文网

高三化学的复习想要提高效率,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文章,希望能帮助到您。 总结高考化学题型:题型与解答方法 化学热点题型分析 化学计算 在高中化学中,计算题的主要功能是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熟练程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