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安全规则经典整理
相关文章
做化学实验其实也有套路。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大家做实验题的总结大全,希望能帮助到你。
初中化学实验安全规则经典整理 1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或交由老师处理。
(2)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用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3)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4)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A)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白磷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C)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E)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阴凉处。
(P)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且易在空气中变质,应密封保存;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
初中化学实验安全规则经典整理 2
1.使用量筒时应根据需量取的液体体积,选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2.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
3.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处。
初中化学实验安全规则经典整理 3
通常在分析测试工作中使用的玻璃或陶瓷器皿,它的表面都会吸附大气中的水分,粉末固体试样或试剂尤其会吸附更多的水分,这种吸附着的水分含量会随大气温度而改变,为了避免水分含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称取所用器皿或试样的质量时,必须保持它们处于完全干燥状态。为此,在称量一个物体或称取试样时,必须采取相应合适的天平、器皿和注意规范操作。
(1). 称量方法
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的方法有:直接称量法、指定准确质量称量法(也称为加重称量法)、指定一定质量范围称量法(也称为减重法或递减法)三种。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a.直接称量法
欲知道某一未知质量物体的质量,可将此物体直接放在天平上进行称量,从而获得该物体准确质量的方法,称之为直接称量法。
b. 指定准确质量称量法(加重法,见图2.4.(a))
在分析实验中,有时要求称取某特定质量的试样或基准物,而这些试剂是吸湿性不大的粉末状物质时,可以采用此称量法称取。
基本操作方法是:使用一干燥的器皿(小烧杯、表面皿)或一张称量纸(将其叠成小铲)放在天平盘上并称取其质量,然后用药勺先加入比所需质量略少的试样,按不同型号的
天平操作,直至加入的试样质量与所指定的质量数值相等。
药勺加入试样或基准物的具体操作:将药勺端顶在掌心,用拇指和中指拿稳药勺后并将其伸向承接试样的器皿或称量纸小铲的中心部位上方约1~2cm处,将药勺微微倾斜,并用食指轻轻弹动药勺柄使试样慢慢落下,直至天平显示所需的数字。所加入试样的质量即为指定称取的质量。
c.指定一定质量范围称量法(也称为减重法或递减法)
基本操作方法:用一纸条套住称量瓶(内盛有所需试样)并将其从干燥器中取出,放在天平盘中直接称取其质量,记为m总 。用同样的方法将称量瓶取出并移至试样接受器上方,用纸片夹着瓶盖柄轻轻敲击瓶口外缘使试样缓慢逐少量地落入接受器内。当倾出的试样接近所需称取的质量时,一边轻轻敲击瓶口边缘,一边慢慢将瓶身竖直,使粘在瓶口的试剂落回称量瓶内。盖好称量瓶瓶盖,称取倾出试样后称物瓶的质量。若倾出的量与所需试样质量相差较远,则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倾出的试样接近所需的量时,准确称出称物瓶的质量记为m1。
m总 – m1 = m式样1
同样的操作,可以连续称取第二、第三、第四份试样。所以,当需称取多份在一定质量范围的试样、而且试样又较易吸湿、易氧化或挥发时,即可采用此称量法 — 递减法进行称量。
1.取称物瓶的方法 2.将试样从称量瓶转移入接收器的操作 四. 重量分析法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安全规则经典整理 4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1)
总汞
0.05(烧碱行业采用0.005(mg×L-1))
烷基汞
不得检出
总镉
0.1
总铬
1.5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1)
六价铬
0.5
总砷
0.5
总铅
1.0
总镍
1.0
苯并芘(α)
0.00003
1. 含汞盐废液的处理
将废液调至pH 8~10,加入过量的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共沉淀剂硫酸亚铁,生成的硫化铁吸附溶液中悬浮的硫化汞微粒而生成共沉淀。弃去清液,残渣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再制成汞盐.
2. 含砷废液的处理
加入氧化钙,调节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或调节pH为10以上,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溶低毒的硫化物沉淀。
3. 含铅、镉废液
用消石灰将pH调节至8~10,使Pb2+、Cd2+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加入硫化亚铁作为共沉淀剂,使之沉淀
4. 含氰废液
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10以上,加入过过量的高锰酸钾(3%)溶液,使CN- 氧化分解。如CN-含量高,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
5. 含氟废液:
加入石灰生成氟化钙沉淀。
6. 含Cr6+ 废液的处理:
我国环境保护有关规定,Cr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5 mg×L-1,而有些国家往往限制到0.05 mg×L-1。Cr6+处理方法,一般常用化学还原法,还原剂可用SO2等(二氧化硫、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等)。
例:2SO2+2H2O=2H2SO4
3SO2+Na2Cr2O7+H2SO4=Cr2(SO4)3+Na2SO4+H2O
铬酸盐被还原后,应使用石灰或氢氧化钠将铬酸盐转化成氢氧化铬从水中沉淀下来再另作处理。
Cr2(SO4)3+3 Ca(OH)2=2Cr(OH)3↓+3CaSO4
初中化学实验安全规则经典整理 5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体或使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析出晶体。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外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初中化学实验安全规则经典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