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高考如何备考政治整理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从时间跨度上来看,本次疫情对中高考的定期举行,应该影响不大!所以各位家长和学生,大可不必担心,别乱了自己的节奏,还是按照正常时间来准备高考。接下来小编整理了2020年疫情期间高考备考的几点小建议,文字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如何备考政治整理推荐 1

1.温度计的测量原理:常见液体的热胀冷缩。及 0℃是如何规定的?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00℃是如何规定的?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作为100度

使用温度计要注意三点:使用温度计要注意三点:

(1)测量前观察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与容器的底部和侧壁相接触。

(3)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玻璃柱液面相平。

常考的温度值(近似数值)

1.人正常体温约为36.5 ℃2.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 ℃

3.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 ℃4.连云港市夏季最高气温:38℃

5.连云港市冬季最低气温:-12 ℃6.电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4 ℃

7.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4 ℃

8.我国最高气温(新疆吐鲁番):49.6 ℃

9.我国最低气温(黑龙江漠河):-52.3℃10.酒精灯外焰的温度:800 ℃

2.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要吸热。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特点: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液体自身及周围温度略有下降,有致冷作用。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的不变温度叫沸点。液体沸点与液体本身及液体表面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大,气压越小沸点越低。与火焰大小无关。液体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首先温度必须达到沸点、且还要能继续吸热。

沸腾实验时:

(1)沸腾前气泡b图,沸腾时气泡a图

(2)沸腾前声音较大,沸腾时声音较小

(3)选取少量的水,加盖子,取温水都是为了缩短加热时间

(4)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小华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原因可能是水蒸发吸收水的热量大于水吸收火焰的热量.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要放热。液化方法:降温、压缩体积。液化现象:雾、露、“白汽”、容器壁“出汗”、小水珠等,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且越冷液化越明显。

3.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晶体, 像冰、海波、萘、各种金属等。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还有一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即没有固定熔化温度,叫非晶体,如:松香、沥青,蜡烛等。

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熔化必须满足的条件:首先温度必须达到熔点、且能继续吸热

凝固条件 :首先温度必须降低到凝固点、且能继续放热

4.升华和凝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要放热。常见升华现象:干冰、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冻干。常见凝华现象:冰花、窗花、霜,都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物质吸热,内能增加,反之减少。

5.补充:“窗花”或窗玻璃上的小水珠是形成在温度高的一侧

凝固:透明致密凝华:白色蓬松

高考如何备考政治整理推荐 2

1、物理实验题为2小题,第一个通常为力学实验题,第二个通常为电学实验题,力学实验题要全面联系高中阶段必做的7个力学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一般采用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

2、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高考如何备考政治整理推荐 3

原则一:张弛有度

计划的时间不能定的太紧,否则有些意外就不能完成了,反而会影响心态。做计划要做到张弛有度,即考虑到个人的现实情况,又要考虑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外界因素。

原则二:前松后紧

高考是考生面对的第一次重大考试,对于考生而言,尚不能完全理解高考的重要性,因此对于高考学习计划的制定要做到前松后紧,起初制定的较为宽松,随着高考的临近,学习计划要逐渐变紧,让考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避免揠苗助长的行为。

原则三:因地制宜

优等生查缺补漏:优等生,也就是成绩在重点线以上的考生,在制定学习计划时重点是把弱科补好,让强科更强;中等生补足弱项:中等生,基本上是成绩在一本线上下的考生,要重视对弱科的复习巩固;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要夯实基础:所谓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也就是成绩在专科线上、二本线偏下的考生。全面夯实基础是关键。因此,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基础知识的复习。

原则四:周密具体

科学的学习计划要做到具体和周密,考生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方法和具体的目标,每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流程都要做到计划周密,执行有力。

高考如何备考政治整理推荐 4

通过高中三年全部课程的回顾。考生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知识框架有哪些漏洞。这个阶段可能会比较枯燥漫长,但是肯定值得,考生要会学回归课本。高考大部分考察的都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百分之二三十才是综合性的难题,掌握好基础,就能在高考中考出一个好成绩。

高考如何备考政治整理推荐 5

教你几招科学预防考试压力和焦虑的方法

1、适度平静。平时个性张扬的学生,在张扬的前提下可稍平静一些;平时内向的学生,在平静中可略张扬一些。当然,都不要刻意追求,自然为好。一定压力下的平静,是高考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

2、适度自信。大考临近,我常对考生说:“这里必须拒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失去信心,必然导致失败。当然,平时考得好的学生,也不能过于自信,凭自己有点实力,就自以为是、盲目乐观。

3、确定合理动机。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都不利于考试;适度动机,效率最高。尤其是期望值过高,容易导致考生紧张、忧郁、恐惧等情绪,进而导致考试的失败。这就是说期望要合理。

4、适度运动。临考前夕,学生大都不爱运动,主要是学习紧张没时间运动。但我还是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运动,比如散步、跑步、打一会儿球,或跳几分钟绳,或在阳台上做一会儿操,等等。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大脑。

5、适度交流。同龄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同学间适度交流,进行感情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减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考前时间宝贵,切不可长谈。除了和同学交流外,还可与老师、家长、亲友交流。

6、充分准备。认真做好考前的复习和准备工作,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从而预防考试焦虑的产生。

7、处变不惊。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学习的困难时,能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比如,面对试题的难易,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之心态。

8、防止疲劳。考试临近,切忌搞疲劳战术,过度疲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感,不利于考试时水平的发挥。

高考如何备考政治整理推荐_精选范文网

从时间跨度上来看,本次疫情对中高考的定期举行,应该影响不大!所以各位家长和学生,大可不必担心,别乱了自己的节奏,还是按照正常时间来准备高考。接下来小编整理了2020年疫情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