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的作用范文总结
相关文章
完美的学习流:+“时间管理---目标建立---科学规划---积极心态”。
课前预习的作用范文总结 1
1、能够提高课堂听课效果。
通过预习,学生对下一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哪些地方看懂了,哪些地方没看懂,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听课时会轻松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样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盲目听课为带着问题听课,无疑是大大增强了听课效果。在预习中已经看懂了的知识再经过老师讲解,印象会更深,没看懂的地方自然就成了听课的重点,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个“拦路虎”会轻而易举的搬掉。听课质量的提高又会让学生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腾出时间再进行下一次课的预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能够培养自学能力。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是因为自学能力差。如果学生学习知识全靠老师讲解,离开老师这根拐棍儿就寸步难行,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课前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机会,课前预习使学生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增强了独立性,能够锻炼培养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培养出这种能力,不但会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成绩,而且会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脱离开老师指导时,能够独立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3、能够提高学习兴趣。
一个班级的学生除去一部分上头生以外,大量的是中差生,他们在听课时经常感到很吃力,这样长期下去,差距会越来越大。有的学生会发展到听课像听“天书”,哪里还有兴趣可言,但经过课前预习情况就大不一样。通过预习,有的地方学生自己已经弄懂了,从而产生一种自豪感,有的地方尽管一时还没弄懂,但是带着问题听课能够听到点子上去,能听出“门道”,听课就会津津有味,学习的兴趣随之产生。
4、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课前预习中,经过学生亲自探索,能体会到学习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从而磨炼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作风。
课前预习的作用范文总结 2
1、听课要跟上老师。
听课时最关键的是能时刻跟上老师的速度,这点很重要,基础差的同学,最好提前预习。
2、上课尽量多与老师互动,这样记忆更深,学习效率更高。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式,本来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
3、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上课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用主动的辩证思维去学习是很有用处的。
4、上课抓重点、难点去听。
如果说上课45分钟,都专心去听,不太可能,我们可以提前预习,知道哪些重点,哪些是难点,上课45分钟抓重点听,就根本不会觉得很漫长。
5、专心听讲并注重与老师进行眼神和语言交流,不要只顾埋头记笔记。
6、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和后几分钟最重要。
7、5分钟的课后静思=50分钟的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的作用范文总结 3
1、听课要跟上老师。
听课时最关键的是能时刻跟上老师的速度,这点很重要,基础差的同学,最好提前预习。
2、上课尽量多与老师互动,这样记忆更深,学习效率更高。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式,本来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
3、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上课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用主动的辩证思维去学习是很有用处的。
4、上课抓重点、难点去听。
如果说上课45分钟,都专心去听,不太可能,我们可以提前预习,知道哪些重点,哪些是难点,上课45分钟抓重点听,就根本不会觉得很漫长。
5、专心听讲并注重与老师进行眼神和语言交流,不要只顾埋头记笔记。
6、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和后几分钟最重要。
7、5分钟的课后静思=50分钟的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的作用范文总结 4
“记笔记”不仅在于记录重点,更重要的整理和应用,上课的核心在于跟着思路走,笔记只是辅助的工具;课后笔记的核心在于知识深化吸收和应用。
课前预习的作用范文总结 5
“上课”的最高效方式,应该是调动左脑和右脑,共同协调进行学习和进步,左脑复习思考,右脑负责形象性加强记忆。在行为上,就是调动各个感官,加强记忆。在方法层面上,结合各个感官,是“五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介绍了“应该听什么”,“如何主动思考”,“如何掌握笔记节奏”和“熟悉不同老师的授课方式”。
课前预习的作用范文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