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的八要求三作用参考经典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有效地对课程进行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跟进老师教学进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学生课前预习相当于将老师今天讲的内容提前看一遍,老师上课的内容再在学生脑子里过一遍,如此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重复巩固,因此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那么课前预习有哪些方法与技巧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有关课前预习方法技巧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前预习的八要求三作用参考经典 1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 年, 称帝,定都 ,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平定了全国。

2.李世民继位: 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唐太宗。

3.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吸收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 敢于直言。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 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4.革新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法;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的 统治。

女皇帝武则天

5. 地位: 改国号为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6.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 ,创立 制度。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7.作用: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开元盛世

8.原因: 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得到贤相 、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一系列改革。

9.措施:整顿吏治,裁减 ;发展经济,改革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10.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由于唐玄宗前期的年号为“ ”,所以历史上称为“ ”。

参考答案:

1、618 李渊 长安

2、626 贞观

3、唐太宗 魏征 杜如晦

4、三省六部制 西域

5、武则天 周

6、科举制 殿试

7、开元盛世

8、唐玄宗 姚崇

9、冗员 税制

10、开元 开元盛世

课前预习的八要求三作用参考经典 2

课前预习的八要求三作用参考经典 3

  1、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要自己独立地阅读和思考新知识,经过长时期的实践训练,就会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同时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主要因素,因而预习有利于培养自己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能力,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

  2、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预习就象“火力侦察”,能提前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及时查缺补漏,不使之成为听课的“拦路虎”。并能加强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听课效果

  预习后带着不懂的问题听课,目的明确,态度积极,针对性强,注意力容易集中,并能随时作出积极的反应。预习后不仅上课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而且在老师讲到自己已经懂得的那部分知识时,还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比较,以取长补短,提高思维能力。

  4、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5、能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6、改变被动的学习局面

课前预习的八要求三作用参考经典 4

  第一步,通读前言;第二步,浏览目录;

  第三步,翻阅有关知识的书页,重点是标题、插图、图表等引人注意的地方。

  第四步,对重点内容做好摘录。

  第五步,依据阅读材料给自己提问题。

  预习课文,我们要明确这篇课文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发生的,最后如何解决,有何重大影响等问题。

课前预习的八要求三作用参考经典 5

  预习总的任务是先感知教材,初步处理加工,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具体任务,要根据不同科目、不同内容来确定。 一般有: ①巩固复习旧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记下来。 ②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向前跨进了多远? ③找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④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以再预习,也可记下来,等教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

课前预习的八要求三作用参考经典_精选范文网

有效地对课程进行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跟进老师教学进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学生课前预习相当于将老师今天讲的内容提前看一遍,老师上课的内容再在学生脑子里过一遍,如此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重复巩固,因此课前预习是很重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