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生物学习方法

高中生物常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2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重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生物常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1

1. 人的成熟红细胞的特殊性:

①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②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结构;

③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④葡萄糖在成熟的红细胞中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两条途径:糖直接酵解途径EMP和磷酸己糖旁路途径HMP)。

2. 蛙的红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3. 乳酸菌是细菌,全称叫乳酸杆菌。

4. XY是同源染色体,但其大小不一样(Y染色体短小得多),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Y染色体上基因少得多)。

5. 酵母菌是菌,但为真菌类,属于真核生物。

6. 一般的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可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只是利用光能进行光解,这就是证明“并不是生物体内所有的反应都需要酶”的例子。

7. 人属于需氧型生物,人的体细胞主要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但红细胞却进行无氧呼吸。

8. 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但是植物细胞很容易重新脱分化,然后再分化形成新的植株。

9. 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具备全能性,但卵细胞是个特例。

10. 细胞的分裂次数一般都很有限,但癌细胞又是一个特例。

11. 人体的酶发挥作用时,一般需要接近中性环境,但胃蛋白酶却需要酸性环境。

12. 矿质元素一般都是灰分元素,但N例外。

13.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无胚乳,但蓖麻例外;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有胚乳,但兰科植物例外。

14. 植物一般都是自养型生物,但菟丝子、大花草、天麻等是典型的异养型植物。

15. 蜂类、蚁类中的雄性个体是由卵细胞单独发育而来的,只具有母方的遗传物质;雌性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16. 一般营养物质被消化后,吸收主要是进入血液,但是甘油与脂肪酸则被主要被吸收进入淋巴液中。

17. 纤维素在人体中是不能消化的,但是它能促进肠的蠕动,有利于防止结肠癌,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了,所以也称为“第七营养物质”。

18.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

19. 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一般是酒精,但是某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的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的胚等。

20. 化学元素“砷”是唯一可以使人致癌而不使其他动物致癌的致癌因子。

21. 体细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但是,雄蜂和雄蚁就是孤雌生殖,只有卵细胞的染色体!

22. 体细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植物中的香蕉是三倍体,进行无性生殖。

23. 红螺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厌氧型。

24. 猪笼草的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需氧型。

25. 病毒是DNA或RNA病毒,但是朊病毒没有DNA或RNA,其遗传物质只是蛋白质(“朊”意即是蛋白质)。

高中生物常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2

解答填空题时,意思答到了,但是拿不到分。这是由于我们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总有欠缺,因而当我们用自己的语言答题时,难免出现疏漏,自然不能得分。因此答题时应尽可能多地用书本语言,因为教材语言都经过千锤百炼,既可读,又严谨。

教材每一章内容的最后都有“本章提要”,对本章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为本章知识的“压缩饼干”。为此我们在高三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彻底消化,充分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搭建该章内容的主体知识框架。

教材的行文也有其一定的规律,许多小节的首句或末句为本节内容的要领,即通常所说的结论性语句。最后阶段复习教材知识时,应先关注并强化这些结论性语言,再由简及繁,由总到分这样的顺序复习教材知识,由此加深记忆知识概要,掌握相关知识精髓。

高中生物常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3

《果酒和果醋和制作》

一、果酒制作

1.原理:菌种 ,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

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3.菌种来源:

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 。

4.实验设计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酒 果醋

5.根据教材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

充气口作用 ; 排气口作用 ;

出料口作用 。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 ;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 。

6.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并用__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二、果醋的制作:

1.原理:菌种: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为_________

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3.菌种来源:到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购买。

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

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

______________0C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三、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 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 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d左右,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4)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d,并注意适时在 充气。

【疑难点拨】

1、 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 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高中生物常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4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竖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实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科戈的实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实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定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

?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二、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主要作用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细胞_素促进细胞_

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联系: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高中生物常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 5

生物学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及用途:

1、致癌因子:物理因子: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子:砷、苯、煤焦油

病毒因子: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已发现150多种病毒致癌。

2、基因诱变:物理因素:Χ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

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

3、细胞融合: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电刺激

化学方法:PEG(聚乙二醇)

生物方法:灭活病毒(可用于动物细胞融合)

生物学中常见英文缩写名称及作用

1.ATP:三磷酸腺苷,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2.ADP :二磷酸腺苷

3.AMP :一磷酸腺苷

4.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5.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RNA:核糖核酸,分为mRNA、tRNA和rRNA。

7.cDNA:互补DNA

8.Clon:克隆

9.ES(EK):胚胎干细胞

10.GPT:谷丙转氨酶,能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它在人的肝脏中含量最多,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的一项指标。

11.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

1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13.HGP:人类基因组计划

TAG标签: 生物 知识点

高中生物常考的知识点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2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重点,希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