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读后感参考合集
相关文章
《父与子》这是一本选材于家庭故事而幽默的漫画,它出自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之手。该书主角是一对“顽皮”的父子,爸爸幽默搞笑,儿子淘气可爱,他们是世界著名的欢喜冤家。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作文父与子读后感,欢迎阅读。
父与子读后感参考合集 1
《父与子》系列漫画出自德国著名的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之手,当时德国的报刊杂志被纳粹政府控制,刊登的内容枯燥无味。幽默漫画《父与子》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惊喜和快乐,受到了热烈欢迎,并且在几十年时间里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现在,《父与子》早已跨越了国界,成为全世界人们可贵的精神财富。
我为什么喜欢这本《父与子》呢?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形象逼真,颜色与人物的搭配都恰到好处,小动物也画得栩栩如生,很可爱。第二是内容广泛,有189页,而且没有重复,读者可以大饱眼福。我认为画得最好是一幅名叫《更悲伤的乐曲》的漫画。讲述了父与子出去吃饭,有一个乞讨者过来拉小提琴,拉得真悲伤,父与子都哭了起来。父亲感动了,给了乞讨者一些钱。出人意料的是,父亲把小提琴借了过来,演奏了一通,边演奏边嚎淘大哭,一时间,哭得好像大地都颤动了,天空都流泪了,海浪都要泡哮了,甚至连乞讨者都被感动流泪,竟把乞讨所得的钱全给了父亲。这一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演奏能力远胜于乞讨者,就好比一只“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父亲拉琴时专心致志,不被外界所感染,把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琴声传达出来,那位乞讨者绝对想不到父亲会演奏得这么投入,连自己都会被感动。这幅漫画给我的启发是:要想把事做好一定要全身心投入。
父与子读后感参考合集 2
这本书讲的是长着刺猬头、调皮、可爱、喜欢搞恶作剧的儿子。长着大胡子、和蔼、善良、又经常被人嘲笑的父亲,他们演出了一场场生动又好玩的画面,看后使我们哈哈大笑,回味无穷。比如说,爸爸会把梦与现实搞混,爸爸梦见儿子在拔小天使的羽毛,等他醒来后,发现儿子真的在玩羽毛,就打了他,其实儿子是在玩普通的羽毛。儿子呢,也很有趣。一天儿子回家,发现家里窗户不停地冒烟,以为着火了。于是二话不说就冲了一桶水进去,结果,把爸爸淋成了落汤鸡。其实,是爸爸在抽烟。我最喜欢的是战争允许一切手段,讲的是儿子和父亲在浴缸里玩船模大战,儿子劲太小,总是打不中父亲的船模,父亲却百发百中,这下儿子可生气了,正当爸爸得意扬扬得把儿子的船模放进水里的时候,儿子打开浴头,把爸爸林成了落汤鸡,爸爸灰心丧气的去换衣服的时候,儿子却兴高采烈的把爸爸的船模一个又一个的扔进水里,由此可见儿子是多么聪明、顽皮、可爱!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看了他们的书,图画中的含义,使我很受启发和教育,我也想起了我跟爸爸一些有趣的事。虽然他们两个都有缺点,但他们两个父子感情深厚,心地善良,纯真可爱,热心助人,我非常喜欢他们。
父与子读后感参考合集 3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父与子》漫画集。我很喜欢这本书,对它简直是爱不释手。
《父与子》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爸爸与儿子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作者把它们编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漫画,读来常常让人捧腹大笑。
漫画里的爸爸非常幽默搞笑,有时候像个小孩子,是儿子的"大朋友"。而我的爸爸却严厉多了,时常一副皱着眉头的样子。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最爱自己的儿子。
《锻炼成名手》是讲爸爸和儿子天天在一起锻炼,他们举重、跳绳......最后,儿子居然把爸爸举起来了。而我的爸爸也经常陪我练习乒乓球、下围棋。爸爸一直鼓励我战胜他,我也希望像漫画中的儿子一样把爸爸举起来,超越他。
《这下足够了》是讲爸爸和儿子在河边扔石子,但很快就没有可扔的石子了,儿子玩得很不尽兴。当天晚上,爸爸就用小推车装了一大堆石子到河边。第二天,儿子看见这么多的石子,高兴极了。我也喜欢向水里扔石子,如果石子没了,爸爸就会和我一起四处捡石子。平常很爱干净的爸爸会去抠埋在土里的石子,弄得满手的泥土。他的眼睛又很近视,找起来可费劲了。我感到爸爸真的很爱我。
《我们还缺少的晨报》是讲爸爸发明了一种晨报,就是在报纸中间挖一个大圆洞,放上早餐的盘子和咖啡杯,这样就可以不用扭头地边看报纸边享用早餐了。我的爸爸也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像纸一样可以折叠的电视机,可以传送人的传真机,发出各种香味的墨水......我真佩服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发明出很多有用的东西。
书里面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也想把我和爸爸在一起的趣事画成一幅幅漫画,告诉他"我也很爱你,爸爸!"
父与子读后感参考合集 4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在电脑上看漫画《父与子》,我给大家讲一个里面的故事,叫《有趣的漫画书》。有一天,一家人该吃饭了,妈妈和爸爸坐到了餐桌上,爸爸说:“小明怎么不在呢?”妈妈说:“你去儿子的屋看看,儿子是不是在屋里呢?”于是,爸爸就去小明的房间看了看,小明趴在地板上看书呢!爸爸说:“你快点儿,妈妈等着你去吃饭,快吃饭去!”小明就听了爸爸的话去吃饭了。小明和妈妈坐好了,一看,爸爸怎么又不见了。妈妈就跟小明说:“去看看你的房间,是不是爸爸在你房间呢?”于是,小明就去了,一看,爸爸又在地板上看书,小明很生气:刚才爸爸让他去吃饭,结果爸爸还在看书。这个故事不是一般的笑话,是特别的搞笑,小明很可爱,爸爸也很可爱,他们可以演笑话了。
半个月前的一次教育活动观摩,让我看到了系列漫画书《父与子》的魅力,这是德国埃·奥·卜劳恩的一部经典之作,据说是作者与儿子的真实写照,简单的黑白线条,向人们展示了一对可爱父子的平凡又温情、幽默且诙谐的生活片段。受到那位老师的启发,让我认识到漫画作品的教育价值,看图—理解—讲述,在我们轻松一笑之后,父亲和儿子乐观、幽默地面对人生的态度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妙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生活中也缺少幽默感,这不就是一部很好的教材吗?通过这样的练习,不知道会一举几得呢!于是,从网上找了一些《父与子》的漫画图片,试着和妙儿一起看,今天看了其中的一集《有趣的圣诞书》,在看完图片后,妙儿呵呵地笑着,并主动要讲给我听,她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小明”,故事讲完后,还说:“这个小明和他爸爸太有意思了,真搞笑!”要不是因为时间关系,真想让她多看几集。今天算是首战告捷,妙儿对这部漫画很有兴趣,对画面内容理解也不错,只是不太注意有些小细节,另外,个别地方的语言使用不够恰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父与子读后感参考合集 5
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创造了一本连环画——《父与子》。这本书中塑造了许许多多幽默,风趣故事。
这对父与子是两个可爱而有趣的人物,父亲的头是光秃秃的,个子有点高,总是穿着一件黑色的衣服,儿子梳着刺猬头 。在作者的笔下,父亲显得宽容,慈祥;儿子显得聪明,调皮。这对父子俩的所作所为都让读者感到非常幽默。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地爱。这本书中有一个故事叫《一切为了儿子》,故事里说:儿子闹着要骑马去公园玩,结果哭了起来。父亲没办法,只好让儿子把自己当做马,骑去公园。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父亲的儿子的爱。
在现实生活中,父亲的爱无处不在。记得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一回到家就垂头丧气的坐在沙发上,爸爸看见了就走过来问我有什么事。于是,我把考试的事情一字不漏地告诉爸爸。爸爸拿起试卷看了看,就先让我把一些粗心做错的题目改正;然后,再跟我认认真真地评讲其它我不会的题目,还跟我说了一些做题的方法。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
这本《父与子》幽默、风趣、百看不厌,我真喜欢这本《父与子》!
父与子读后感参考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