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复习经验分享集锦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复习经验分享集锦合集 1

1.模型归类

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解一类题目。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2.解题规范

高考越来越重视解题规范,体现在物理学科中就是文字说明。解一道题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须标明步骤,说明用的是什么定理,为什么能用这个定理,有时还需要说明物体在特殊时刻的特殊状态。这样既让老师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还方便检查,最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在分步骤评分的评分标准中少丢几分。

3.大胆猜想

物理题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况,几乎都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所以当看到一道题目的背景很陌生时,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压轴题,不要慌了手脚。在最后的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要保持沉着冷静,根据给出的物理量和物理关系,把有关的公式都列出来,大胆地猜想磁场的势能与重力场的势能是怎样复合的,取最值的情况是怎样的,充分利用图像提供的变化规律和数据,在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情况下多得几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4.知识分层

通常进入高三后,老师一定会帮我们梳理知识结构,物理的知识不单纯是按板块分的,更重要是按层次分的。比如,力学知识从基础到最高级可以这样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公式,牛顿三大定律(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越高级的知识越具有一般性,通常高考中关于力学、电学、能量转化的综合性问题,需要用到各个层次的知识。这也提醒我们,当遇到一道大题做不出或过程繁杂时,不妨换个层次考虑问题。

5.观察生活

物理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很多最基本的认识可以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逐渐积累起来,而这些生活中的常识、现象会经常在题目中出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会在你不经意间发挥作用。比如,你仔细体会过坐电梯在加速减速时的压力变化吗?这对你理解视重、超重、失重这些概念很有帮助。你考虑过自行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区别吗?你观察过发廊门口的旋转灯柱吗?你尝试过把杯子倒扣在水里观察杯内外水面的变化吗?我觉得物理学习也需要一种感觉,这就是凭经验积累起的直觉。

高中物理复习经验分享集锦合集 2

1.吃透说明、调整策略,节约备考时间精力

比如说删除了力矩,那么磁力矩还备不备考?当然不备考,力矩都删除了还谈什么磁力矩?再如热学中理想气体考试要点调整后,就只需掌握对体积、温度、压强的关系作定性分析。

2.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不多钻难题、偏题和怪题。从近两年,特别是去年理综试卷分析来看,理、化、生三科中物理难度偏高。为达到三科难度适中,今年物理难度将会有所降低。从考试说明的样题中就看到物理增加了两道选择题,而且最后的物理压轴题难度也将会有所下降。考试说明的调整也说明这一点,删除内容多为计算繁复的知识。我们更应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要将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做难题、偏题和怪题上。

3.理顺知识网络

学科网络是解答各学科试题的通道。虽然有三科综合题,但难度都不是十分大。综合能力考查主要还是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两年的理科综合试卷和考试说明样题,都基本如此。所以不要过分强调综合,而忽略了学科内主干知识的梳理、归纳。

4.熟练掌握应试技巧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试题就得有坡度,解析就应有层次。所以在试卷解析过程中应力求条理清晰,因果明了,有理有据有结果,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这一点是我们学生最缺乏的,往往把计算论述题做成了填空题、选择题,以为有结果就会有高分。从历年阅卷情况看从来都是,分点、分步、分层给分,仅有正确结果肯定得不了高分,甚至不一定能得分。

5.端正态度、从容应考

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高考从考理、化单科过度到考理科综合,由于题量的限制,知识面的覆盖必然大幅缩减。但是,绝不可因此而走猜题押宝的歧路。应全面掌握主干知识、不可疏漏任何一个小问题。

高中物理复习经验分享集锦合集 3

1.及时复习,经常运用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速度曲线”,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实验证明:对刚掌握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一天后可能遗忘20%,一周后遗忘30%,一月后只能保留50%左右,时间越长保留的知识就越少。因此,对课堂上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应采取这样一些措施:一是在下课前认真小结,及时复习巩固。二是必须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促使学生在课下复习。三是学完每章做好分段复习。总之,多次强化复习是巩固记忆、克服遗忘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激发兴趣,明确目的

强烈的学习兴趣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特别重要。教学中要求学生记住某些知识,就要让学生明白记住这些知识的意义,只有当知识有用才有记忆的知识的动力。

3.排除干扰,适应环境

外界环境干扰和自身情绪干扰都会影响物理记忆的效率,因此,记忆时最好找一个安静的环境,选择恰当的记忆时间,如清晨和夜深人静之时。而情绪的干扰往往产生于情绪低落,或紧急关头。由于情绪低落时做任何事都无所谓;由于情绪紧张时原来记忆的知识一刹那间回忆不起来;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待情绪稳定之后再回过头来做。要靠自己的意志去排除干扰,积极调整心态,努力适应新的环境,这样做对增强记忆,克服临时性遗忘非常有效。

4.记忆适量,劳逸结合

由于超负荷记忆遗忘率高,物理知识的记忆不能探多求全。切忌集中一段时间连续重复某一内容,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疲倦状态。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抗情绪。合理安排时间,要劳逸结合,适时调整学习内容和形式。

高考理科复习的四大忌和应对方法

一、忌多而不精,顾此失彼

许多学生为了在高考中领先于其他人,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得多。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往往采用多做题的方法,花去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忌学而不思,囫囵吞枣

题目是知识的载体,有的学生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

三、忌好高骛远,忽视双基

有些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只听到老师讲的是题目,常常认为此题以懂,不需要再听,而忽略了老师阐述“来自基础,回归基础”的道理的关键地方。

四、忌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有些学生面对大量的复习内容缺乏主动,只懂得被动应付,失去了复习的内在动力,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只是在漫无目的地复习。

应对方法

给大家整理对应的学习方法啦!是状元的学习方法哟!

基础要打好

很多同学在进入高中时抱有这样的想法——我高一玩一年,等高二高三再学习。其实这是不妥的。因为学习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一开始学习的就是所谓基础,基础没学好的话,之后复习的时候,就会感到很吃力,会很容易让人产生放弃的念头。

二轮复习时,同学们也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改变学习计划,但在新课和一轮复习这种专攻基础的阶段,还是要跟着老师的步伐来,这样才能掌握全局。

学习要专心

人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是11个小时,而实际上高中每个同学上课的时间已经达到,那么成绩之所以会有高下之分,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是否专心决定的。有些同学看似也很努力,每天都在读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就是因为他们心有旁骛。

做题要扎实

我在高中学习时感触最深的就是有些题目你明明会做,却仍然会做错。后来反思,才发现当初自己以为会做这一类题了,就大略看一眼就跳过了,而后来做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高手低”。所以,即使是简单题,仍然有做的价值,而近年高考题目也并不是很难,所以基础题不能丢。

此外,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就坚持一个原则——做题可以错,但绝对不能猜。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猜的答案即使是对的,仍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只有你自己错了,才能有深刻的记忆,才能保证下次遇到类似的题不错。

学会独立思考

平时学习在有迷惑时,我一般不会轻易去问老师,而是会努力自己思考,而在苦苦思考不得之后,才会去请教。事实上,学习过程中,大多数问题都是能够靠自己领悟搞定的,而一般来说老师讲的经常是自己所想不到的关键,听完后会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就是因为独立思考,才能在做题方面举一反三,不会因题目变了个形式就又不知道做了。高考的题目虽然不难,但形式都是比较新的,就是对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较高。

抓住别人忽略的时间

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一些同学抱怨作业做不完,而其他同学却还能完成自己买的习题的原因就是对一天时间利用程度的不同。每天的课间十分钟有时就可以利用来完成上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另外,在中午和下午的吃饭时间里也可以挤出时间来做题或是记忆当天的内容。天道酬勤。没有人能够轻轻松松考出好的成绩,若想在成绩上有突破,就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松弛有度,有效学习

高中三年里难免会遇到压力很大的时候,尤其是在考试不断的高三,压力有时让人喘不过气来。在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压迫自己去学习,因为心情不好也会使学习效率下降,导致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又会使信心下降,压力更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应找一些能让自己适当放松的活动,比如和朋友散散步、听听歌,当心情好起来时再去做题就不用去担心效率的问题。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原子和原子核公式总结

1.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ΔE=Δmc2{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72〕。

注:

(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

(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4)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见第三册P49〕/氢原子的电子云〔见第三册P53〕/放射性同位数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见第三册P69〕/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条件、核反应堆〔见第三册P73〕/轻核聚变、可控热核反应〔见第三册P7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光的反射和折射公式总结

1.反射定律α=i {α;反射角,i:入射角}

2.绝对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到介质)n=c/v=sin /sin {光的色散,可见光中红光折射率小,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质中的光速, :入射角, :折射角}

3.全反射:1)光从介质中进入真空或空气中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sinC=1/n

2)全反射的条件: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注:

(1)平面镜反射成像规律: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沿平面镜对称;

(2)三棱镜折射成像规律:成虚像,出射光线向底边偏折,像的位置向顶角偏移;

(3)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的实际应用〔见第三册P12〕,放大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4)熟记各种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利用反射(折射)规律、光路的可逆等作出光路图是解题关键;

(5)白光通过三棱镜发色散规律:紫光靠近底边出射见〔第三册P16〕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公式总结

1.LC振荡电路T=2π(LC)1/2;f=1/T {f:频率(Hz),T:周期(s),L:电感量(H),C:电容量(F)}

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00×108m/s,λ=c/f {λ:电磁波的波长(m),f:电磁波频率}

注:

(1)在L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电量最大时,振荡电流为零;电容器电量为零时,振荡电流最大;

(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

(3)其它相关内容:电磁场〔见第二册P215〕/电磁波〔见第二册P216〕/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见第二册P219〕/电视雷达〔见第二册P220〕。

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

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

(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高中物理复习经验分享集锦合集 4

夯实基础知识、注意主干知识

高考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求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于本学科知识,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为什么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研究题型,分类归档,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很多试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或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的,这就要求我们应站在科学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试,分析题型,精选例题,组合习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用翻新题进行训练,以求真懂,克服思维定势。学会解传统的基本题,以基础题训练或提炼方法,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征→规律→方程→数学解→物理判断)。要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从原始题目中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起与题目相对立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充分利用好高中物理课本中不少联系实际的好题,例如流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关系、示波器中的电偏转、磁悬浮列车等。

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变通能力

复习中要注意:

第一,要更加重视课本中的实验,高考的实验题都是以规定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

第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课本中的实验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规程,但它决不是唯一可行的,也不一定是最佳实验方案。我们应该着重从中领悟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实验步骤。应从实际出发作合理的变通和大胆的改进,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控制的条件、实验仪器等方法,要动手去做,以培养运用实验思想方法、设计新的物理实验的能力。

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

(1)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耐心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因此,提高审题能力不仅是考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关键词句的理解;②对隐含条件的挖掘;③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2)注意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点是书写的规范性,表达的完整性,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高考主观题分值的增加,说明对思维的科学性,解题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吃大亏的。

(3)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试卷难、中、易分数分配约为2:5:3,平时做一份完整的试卷应先易后难,要敢于放弃,拿到该拿的分数,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查。

注意现代信息的收集和获取

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尤其是与现代高考科技的联系,是高考的必然趋势和热点。这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一方面,要博览群书,尤其是科技类书籍,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关心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留意从各种媒体吸收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时不恨少”。同时要关心实际问题,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但是,主要注意力还应该放在教材上,特别是教材上的那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阅读材料,只要牢固地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任何问题就不可怕了。

高中物理复习经验分享集锦合集 5

动量定理来解题,矢量关系要牢记,

各量均把正负带,代数加减万事吉,

中间过程莫关心,便于求解平均力.

所受外力恒为零,系统动量就守恒,

碰前碰后和碰中,动量总和都相同,

矢量关系别忘记,谁正谁负要分清.

时间积累动量增,空间积累增动能,

瞬间产生加速度,改变状态或变形.

动量动能二定理,解起题来特容易,

动量定理求时间,动能定理求位移.

TAG标签: 物理 知识点

高中物理复习经验分享集锦合集_精选范文网

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1《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⑶光从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