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惊蛰

惊蛰我国各地有哪些传统习俗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5

在24节气中,农历惊蛰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人连这个节气怎么读都不会,更别说了解它的含义了,下面是小编整合的惊蛰我国各地有哪些传统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惊蛰我国各地有哪些传统习俗1

惊蛰节气有哪些习俗

惊蛰节气养生吃什么

惊蛰后还冷吗

惊蛰我国各地有哪些传统习俗2

我国古时候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方都已进入了春耕的时间之中了。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真实的一种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我国各地有哪些传统习俗3

春雷乍响,惊醒了山上的沉睡的白虎,它前后弯腰,拉伸着任、督二脉,左右摇摆,活动着肝胆二经,活动完毕顿感腹中无物,便径直扑到山下的村边准备进村觅食,忽见村里有许多长着獠牙的白虎,正和村人交谈,虽然听不清是何内容,但能看见村人频频向白虎点头,白虎大骇,心想:一觉醒来,村民怎么能和老虎成朋友了呢?看样子,村民是不能惹了,如果惹了,村里的这群白虎非把我吃了不可。再仔细一瞧,每个白虎满嘴血染,下巴上还滴滴溚溚流个不停,心里暗地捉摸:如果我现在出去,必被这帮吃撑了虎耻笑,人家吃的是血嘴肠满,我这儿还饥肠辘辘,确实是即失面子又丢人,咱也丢不起这“虎”啊,随即转身回山,继续酣睡,不再下山祸害百姓。百姓们看到白虎下山,心中非常恐惧,不敢乱言,不敢胡说,以免惹虎上身,遭其报应,虎走后,村民们相见如宾,不多是非,日子都过的其乐融融。祭白虎的风俗,从此在惊蛰这一天开始流传。

春雷震震,也惊醒了一窝蛇鼠,因为蛇鼠一家嘛。蛇对鼠说:外面香味飘来,你我分兵两路,你带你的部下,到河南从地洞中出入,我带我的随从,在山东从瓦椽下进出,各不相碍,出去后各行其是,各取所得,你看如何?鼠曰:我看这个行。随即两股部队都跟着自己的领导分路行进。蛇速很快,即日早晨就到达了山东,煎饼的香味早已吸进的蛇的腹中,头蛇忍将不住,把头长长地伸在椽瓦之外,意要探个究竟,只见黑烟腾起,直扑口鼻,进入肺中,随大叫一声:吾命休矣。即肺炸而死,落地被剁,其残余见此景均惧,然后下梁、洞遁,再不敢冒犯。另一鼠队,在洞中长驱直入,直逼河南,经数日到达后,鼠头随后轻轻拨开洞口浮土,准备探看,岂料迎面横来一扁平之物,正中迎香穴,被打回洞中,横尸在地,二头目大怒,口喊“报仇也”,即冲即看,如出一辙,也被拍回,幸好不中要害,只是有点头晕,清醒后曰:河南真是出匠人,打仗用鞋底也,整不过,撤。随即带领部队前往陕西,到了陕西境内,听到地上不知何物,噼叭乱响,鼠队大骇,因前吃亏,二头不敢轻举枉动,随即召开鼠委会,经过认真分析,得出鼠委的最后决定:由于陕西更出神人,早已料知鼠队的到来,不但已有准备,而机关枪还在不停的扫射,且弹药充足,因此决定,鼠队返回原地,全部放假长休,不再扰民,天下从此和协。至此以后,百姓每逢惊蛰,都流传着摊煎饼、炒豆子、打小人的风俗。

春雷滚滚,更惊醒了蝼蚁虫蚓,蚁头说:既然老天的把们闹醒了,我们也该出去做点事了,我们虫多势众,虫多力量大,天不怕地不怕,只是中原大地已被蛇鼠占领,我们只能去西南,那里是山区、丘岭地带,有广袤的地盤,有充足的食物,特别适合我们生存。蝼蚁们以排山倒海之势,在蚁头的带领下,顺小溪,走灌木,翻山越坡的来到了广西,潜入了一个农庄,听到一个农家小院里传出了“炒虫子”的合声,蝼蚁们悄悄地靠近,顺着门缝朝里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这一家人围着一口铁锅,手里拿着勺子或铲子,不时地敲着锅沿,把锅里的虫子翻的稀里哗啦,嘴里不停的吃着虫子,并不时发出“炒虫子”的声音,蝼蚁们一看大惊失色,蚁头说:都楞着干什么,等着让人炒吗,还不快跑。顿时,蚁群如涌流急退,瞬间无影无踪,从此呆在深山里,再不敢踏出半步。从此,老百姓在惊蛰就有了“炒虫子”的风俗,最后动物保护协会以保护野生动物为由不让炒了,人们只好用炒豆子或玉米来代替一下。

惊蛰我国各地有哪些传统习俗4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这和闻雷抖衣一样,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希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己。

惊蛰我国各地有哪些传统习俗5

1、大蒜:

属百合科植物,性辛、温,味辣。肝病病人宜熟用,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软化血管等作用。

2、空心菜:

又名蕹菜,性甘、平,含蛋白、脂肪、无机盐、烟酸、胡萝卜素等,具有解毒、清热凉血等作用。

3、包菜:

即圆白菜、卷心菜、甘蓝,性平、味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E,生用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疼痛有效。

4、木耳:

有黑色与白色之分,性平而味甘,含脂肪、蛋白质、多糖。可益胃养血,具有滋养作用。

5、海藻:

性寒、味咸,含大量碘、藻酸、维生素、蛋白和脂肪等。具有化痰散结之功效。据研究其提取物能较好地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脂质氧化以及抗溃疡。

6、百合:

性平、味甘,含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具有益气补中、益肺止咳的作用,并可软坚安神。秋水仙碱具有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作用,常食百合可防治肝硬化。

7、胡萝卜:

性微温,味甘、辛,富含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亦含挥发油。本品富有营养,健胃消食,生熟均可食,对于提高肝病病人维生素A水平,间接预防癌变的发生具有较好作用。

8、黄瓜:

性寒、味甘,含戊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蛋白质。其细纤维具有促进肠道毒素排泄和降胆固醇作用,其所含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尤其适合脂肪肝的防治。

<<<返回目录

惊蛰我国各地有哪些传统习俗5篇_精选范文网

在24节气中,农历惊蛰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人连这个节气怎么读都不会,更别说了解它的含义了,下面是小编整合的惊蛰我国各地有哪些传统习俗,一起来看看吧。惊蛰我国各地有哪些传统习俗咒雀惊蛰咒雀,目的是在这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