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惊蛰

惊蛰节气养生合集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在公历每年3月5日至3月7日之间。那么你知惊蛰怎么养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惊蛰节气养生小知识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惊蛰相关内容推荐↓↓↓

惊蛰的含义是什么

惊蛰的意思及由来

关于惊蛰的来历传说及习俗

24个节气中惊蛰的特点是什么

惊蛰节气养生合集推荐 1

一、惊蛰应多吃清淡食物

《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容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做到饮食品种的多样化,以保证人体能够得到丰富而充足的营养素供给。

由于惊蛰后的天气明显变暖,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惊蛰节气是传染病多发的日子,要预防季节性的传染病的发生,应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

维生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的摄入能够明显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有:水萝卜、辣椒、甜椒、苦瓜、蒜苗、白菜薹、红菜薹、油菜薹、甘蓝(圆白菜)、菜花、西兰花、芥菜、芥蓝、菠菜、萝卜缨、木耳菜、香菜、苋菜、芦笋、白薯叶、山楂、黑加仑、沙棘、柑橘、刺梨、番石榴、桂圆、荔枝、木瓜等。

二、惊蛰宜适当进补

惊蛰的饮食原则是保阴潜阳,可以适当选用一些补品,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一般应选服具有调血补气、健脾补肾、养肺补脑的补品。像鹌鹑汤、白木耳煮麻雀、清补菜鸭、枸杞银耳羹、荸荠萝卜汁、枸杞蛇肉汤、虫草山药烧牛髓、扁豆粥等。或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下面给大家介绍两款进补食疗方:

1、猪心枣仁汤

猪心1个,酸枣仁15克,茯苓15克,远志5克,味精、精盐各适量。先将猪心剖开,洗干净;茯苓、酸枣仁、远志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与猪心同入砂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打去浮沫,后改文火慢炖,至猪心熟透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即成。此汤有补血养心、益肝宁神之功效。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以及阵发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神经衰弱、癔病等。

2、炖龙眼党参鸽肉汤

龙眼肉30克,党参30克,白鸽肉150克。先将鸽肉洗干净,切成小块,与龙眼肉、党参同入砂锅,加水适量炖汤,鸽肉熟后饮汤,食肉和龙眼。此汤有滋肝肾、益脾气之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血亏虚、脾气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悸不宁、失眠健忘、气短食少等。

三、惊蛰多食锅巴好

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甜食以养脾。锅巴属甜食,可以多吃一点。

锅巴是煮米饭时锅底所结之物经低温烘烤而成,又香又脆。据现代科学分析,焙锅巴所用的粳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e、纤维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除淀粉外,其他成分大多藏于米粒胚芽和外膜里。经过低温烘烤,外层的营养成分多被破坏,部分的淀粉也分解了,故食时极易消化;而且,在吃锅巴时,必须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分泌大量的唾液酶以帮助消化吸收,促使肠胃蠕动,增强其功能;另外,微炭化后的锅巴,还能吸附肠腔里的气体、水分和细菌的毒素,以达到收敛止泻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焙烤成锅巴的粳米有补脾、养胃、滋养的功效,最宜病后食用。粳米经炒、烘、烤之后,食之味香,促进食欲,还有消食导滞、收敛止泻的功效。因此,春天多食锅巴好。

惊蛰节气养生合集推荐 2

蒸熟:这是一种传统的食疗补品,先把梨从蒂下三分之一处切下当盖,挖去梨心,掏空梨中间果肉、并切块;再把川贝母细粉(3克左右配1个梨)及适量冰糖放入梨中,再把梨放在蒸锅里,大火蒸45分钟左右,取出后即可食用。这种吃法不仅润肺,还有止咳化痰之功效。周围亲朋如果有嗓子不舒服的话,尽可以放心食用。

榨汁:把生梨去皮、去核,用榨汁机榨汁后取400毫升左右,再与10克冰糖、1枚胖大海一起煮,20分钟后即可服用。常饮此汁可以润肺生津、利咽开音。

煮水:这种方法制作简便,把生梨切片,再与冰糖、银耳一起放入沸水锅中熬煮,可以起到健脾、润肺、止咳的作用。平时也可以把其当做甜点食用。

惊蛰节气养生合集推荐 3

饮食:梨清润笋利便

惊蛰前后,不少人都会出现咽干音哑,嗓子冒火。而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等效果,我国民间也有“惊蛰吃梨”的习俗,特别是制作成冰糖蒸梨、川贝蒸梨等,润肺止咳效果更好。另外,莲子、枇杷、罗汉果等对咳嗽患者也有好处。

眼下,春笋、菠菜、荠菜等翠绿诱人、味道鲜美的时蔬陆续上市。尤其是春笋,深受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的推崇,因其不仅富含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膳食纤维含量高,对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很有帮助,是减肥者理想的食物之一。春笋荤素两相宜,既可单独做油焖春笋,也可跟肉搭档,制成春笋炒肉、春笋白拌鸡、春笋烧海参等。

防病:祛风是关键

中医认为,惊蛰风气当主令,而风者,百病之长也。所以惊蛰防病当防风。

风寒感冒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会乘机肆虐,加之气候无常,导致人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使人受风感冒。中医建议,风寒感冒初期,将中药防风、白芷、川芎、荆芥各5克,碾碎成末,炒热后装入纱布袋,趁热捂在大椎穴上能治疗感冒。也可用葱白三段、淡豆豉(中药店有售)6——12克,加500毫升水煎8分钟左右,每日服三次,喝到微微发汗的程度,有助于祛寒解表散邪。

荨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季发病率尤高。过敏体质之人,应特别加强防范,如出门戴口罩,回家后要及时清洗,避免过敏。

一旦因风引起荨麻疹,可选用“桑菊饮”进行调理。取桑叶9克,杏仁、连翘、桔梗、芦根各6克,菊花、薄荷、生甘草各3克,煎汤取汁服用,每日两剂,能疏风清热,治疗荨麻疹。

心脑血管病冷暖无常的气候易造成交感神经失调,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液黏稠,从而诱发高血压、脑卒中等。所以,老年人天气不好时尽量少出门,也不要急着摆脱帽子、手套或卸下冬装。还要注意节制情志,及时补充饮水,避免过度劳累。

提神:起床做操防春困

1.搓脸。两手搓热后并排放置,手指并拢,罩于面部,似接非接,手不触面,上下抚动一遍为一次,共做六次。

2.按压风府穴。先用手梳头,再用手指按压风府穴,3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3.擦额头。食指弯曲,以指中节贴于额部用柔力向两边分摩至太阳穴后,揉太阳穴,顺、逆时针各揉3圈为一次,共做三次。

4.转眼珠。双眼微闭,眼球顺、逆时针各旋转6圈后,用双手大鱼际旋转按摩两眼眶,先逆后顺各转六圈。

5.摩鼻翼。两手拇指指侧相擦至热后,上下摩擦两侧鼻翼至热,再点按迎香穴至热。此法能宣肺气,防感冒。

惊蛰节气养生合集推荐 4

荠菜味甘性温

李时珍说:“冬至后生苗,二、三月起茎五六寸,开细白花,整整如一。”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因其清香可口,民间常用它包馄钝,或炒野鸡肉,或与豆腐共煮羹。

但多数人不知道它的药用价值。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多种出血性疾病,如血尿、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高血压患者眼底出血、牙龈出血等,其良好的止血作用主要是其所含荠菜酸所致。目前市场上有两种荠菜,菜叶矮小,有奇香,止血效果好;另一种为人工种植的,菜叶宽大,不太香,药效较差。

蕹菜味甘性平

蕹菜又名空心菜,可炒,可煮汤,可凉a拌。因为味淡,常不被人们重视,忽略了它的药用价值。嵇会的《方草木状》称之为“南方之奇蔬”,因它能解毒,如解毒蕈类、砒霜、野葛、木薯等中毒;治蜈蚣、毒蛇咬伤,治淋浊便血、妇女白带、肺热咳血、鼻出血及无名中毒。有书中的记载,用其内服能治热痢,外用能治疮痛肿毒。紫色蕹菜含有胰岛素样物质,故糖尿病病人食用有利于控制血糖。

蓬蒿菜味甘辛性平

蓬蒿菜早在唐代已被列为食疗之品,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称之能“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蓬蒿菜有明显的平肝、清虚热作用,对肝阳上亢者如高血压头昏脑胀、烦热头昏、睡眠不安及热咳有痰等证有良好的疗效。有润肠通便之功,尤宜于内热便秘者。

生姜味辛性微温

日常在烧鱼、肉、鸡、鸭、虾、蟹等食材时,往往要放点生姜作佐料。生姜的药效有去寒、去腥、止呕、发汗、止咳、止反胃等。生姜皮利水,可以治菌痢,热痢留姜皮,冷痢刮去姜皮。用生姜3片加红枣10枚煎水服,治疗脾胃虚寒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大便泄泻,常有高效。

需注意的是,因生姜性升,不宜晚上吃,因为夜间人气收敛,故不宜反其道而升之。另外,内热偏重者及舌苔黄而干者忌食生姜。

韭菜味甘辛性温

韭菜是一种良好的振奋性强壮剂,有健胃、壮阳功能。凡肾阳虚所致梦遗、滑泄、腰酸、小便频数、小儿尿床、妇女腰酸白带多者都可以常食韭菜,故又名“起阳草”,如与开洋(虾米)同炒,其效更好。但内热便秘,口干舌燥者忌韭菜。韭菜昏目,有眼病者,如结膜炎等也当忌食。

lt;<<返回目录

惊蛰节气养生合集推荐 5

惊蛰吃犁

民间有农民流传俗语……惊蛰吃了犁,一年都精神,犁与离谐音,民间相传,惊蛰吃犁可以和庄稼虫害远离,寓意祈愿风调雨顺丰收有余。

惊蛰炒豆

在一些地方,有惊蛰日农民吃炒豆的习俗,人们将黄豆浸泡在盐水里一段时间,然后在锅里炒出噼啪之声,意思是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所发蹦跳声音。

惊蛰蒙鼓皮

在一些农村惊蛰这天要蒙鼓皮。相传惊蛰时节雷神敲响鼓,唤醒万物,春神到人间,民间也要顺应天时蒙鼓皮,以助神威。

惊蛰祭白虎

农村老人讲,惊蛰这天祭白虎能够祛百邪,除百害。如果觉得年头不顺犯小人,要在惊蛰之日祭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顺利,驱除小人和病害。

惊蛰吃龙须面

在部分农村,惊蛰日吃龙须面,烙的饼子上要有龙鳞的图案,包的饺子上要有龙牙,用龙在人间的寓意期盼吉祥平安。

惊蛰祭雷神

农村老辈人说,惊蛰是雷神节日,有俗语云,天上雷公,人间舅公,说的是雷公地位的重要性,惊蛰祭雷神,以盼雷神唤醒万物,春满人间。

惊蛰打小人

农村里,在惊蛰这天会用清香,艾叶烟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家中虫害和霉味,妇人将准备好的衣纸小人拿到路边用鞋子拍打,用剪刀剪断小人舌头手脚并点燃,以示把小人赶走,不受小人纠缠。

惊蛰戴龙尾帽

在有些地方农村,惊蛰这天,用线串起彩色布条和秸秆连接成条形状,戴在小孩的帽子上,以示龙体在此祛邪避灾。

吃韭馅饼香油饼

农村里,在惊蛰这天有吃韭馅饼香油饼的习俗,韭菜汁在肠内有消毒作用能驱除体内虫子,煎香油饼可使灶台虫子绝迹。

TAG标签: 惊蛰 特点

惊蛰节气养生合集推荐_精选范文网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在公历每年3月5日至3月7日之间。那么你知惊蛰怎么养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惊蛰节气养生小知识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