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立春

立春都有什么习俗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7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后一节气雨水。立春节气的到来喻意春季的开始,那么关于24节当中的第一个立春时节的习俗你们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年立春的习俗,欢迎参阅。

立春都有什么习俗1

1、句芒神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2、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

3、咬春

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每逢立春世界,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

4、祭祖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临颖县志把立春祭祀称为咬春。

5、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6、拜太岁

中国有迎太岁的习俗,把太岁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岁就能平安富足。作为一种传统习俗,目前“拜太岁”这一活动在中国的北京、广州、台湾、香港等地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十分盛行。

立春都有什么习俗2

立春都有什么习俗3

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韭菜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春芽

春日食春芽,春季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春季很多水果蔬菜都大量上市,养生人群,可以多吃些应季果蔬,来调理身体,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萝卜

在许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萝卜,吃萝卜可分为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形式。吃萝卜不仅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强妇女的生育机能,立春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北方人多爱吃生萝卜,尤以心里美和小红萝卜为最佳。

立春都有什么习俗4

《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立春举行的迎春礼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仪礼。从东汉到清末,这个礼仪延续了近两千年,从官方礼俗到民间习俗,色彩的规定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东汉时,五行说影响十分广泛。时人在城之东部行迎春礼仪,主要祭祀青帝。“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后汉书·礼仪志》),车马也均为青色,还要“立青幡”,施土牛和耕人也均为青色。

唐宋时期在立春举行的某些祭祀依然举行,例如祭祀山河大海等。《宋史·礼志》载:“其诸州,则五郊迎气日祭岳、镇、海、渎……”“立春日祀东岳岱山于兖州,东镇沂山于沂州,东海于莱州,淮渎于唐州。”

在立春之前,太史院要事先奏告立春的日期,并且通知宛平县或者大兴县,准备芒神和春牛。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农司请中书省宰辅等官员一齐在大都齐政楼迎接太岁。

据《析津志辑佚·风俗》载,立春当天清晨,“司农守土正官率赤县属官具公服拜长官,以彩杖击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勾芒神入祀。”中书省户部要向皇帝、太子、后妃、诸王、宰辅及各中央官衙进春牛。

春牛制作的十分精致,“牛则纳音本色,阑坐共一亭,案上并饰以金,彩衣带坐,咸以金装之,仍销金黄袱盖于上。彩杖浑金,垂彩结二尺。”这说明在元代依然举行迎春礼和进春礼。

立春都有什么习俗5

旧俗立春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春节”,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民间认为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难遇岁朝春”民谚。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着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返回目录

立春都有什么习俗5篇_精选范文网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后一节气雨水。立春节气的到来喻意春季的开始,那么关于24节当中的第一个立春时节的习俗你们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2年立春的习俗,欢迎参阅。立春都有什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