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含义是什么意思范文集锦
相关文章
时间匆匆而过,很快就是一年的立夏节气啦,说起这个节气,你们有了解多少吗?知道这个节气有哪些含义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立夏节气有什么含义,希望大家喜欢!
立夏的含义是什么意思范文集锦 1
立夏节气一到,意味着夏天就将开始,此时的温度明显升高,炎暑降临,同时农作物也静茹旺盛生长,因此夏天是一个生长的季节。
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
立夏的含义是什么意思范文集锦 2
告别春天,夏天的开始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
立夏的含义是什么意思范文集锦 3
关于立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建始也,夏,假也,假,大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也就是立夏节气到了,温暖的春天要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炎热的夏天,所以,有的地方又把“立夏”称为“春尽日”。在古代的时候,立夏不仅仅是一个节气,而且它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据史学家研究,最初立夏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对神明的祭祀不再是每日在固定的时刻进行,而是将祭祀的时间变为季节变换的时候,比如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礼记》中就有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意思是说立夏这天,天子会率领文武百官在南郊举行祭祀活动,迎接夏季的到来。
然而立夏的到来真的就代表夏天来了吗?实际或许并非如此。因为关于立夏是不是夏天到了,气象学和天文学划分标准不一。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气象学上的夏季要推迟到立夏25天左右。古人把农历四、五、六月算作“夏天”,今人把公历六、七、八月当作夏天。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这段时间为夏季。
在农村里有不少的老人,也一直认为“四立”就是四季的分割点,比如立春到了,春天也就到了。而立夏到了,夏季也就开始了。但是,气象学上对于夏季到来却有着严格的要求:明确指出到了立夏节气以后,如果连续五日的平均气温均在22℃以上,那就意味着这个地方已经进入到夏季了。而我国的地域辽阔,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比较大。当立夏节气到了以后,仅有南方少数几个省份进入夏季了,像东北、西北等地区这个时候还是刚进入温暖的春季,而全国大部分地区也是正处于暮春时节,所以立夏到了,并不能说夏季就到了。
立夏的含义是什么意思范文集锦 4
立夏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夏是什么意思
立夏节气的习俗
立夏的含义是什么意思范文集锦 5
公历时间:2022年5月5日 20点25分46秒 星期四
农历时间:壬寅年四月初五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立夏,代表着我们要告别春天,并迎接夏天的到来。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若按中国现代气候学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才真正到了夏天,而从立夏开始,温度将会逐渐升高。虽然立夏前后的气温还不会让人觉得燥热难耐,但还是要为炎炎夏日的到来做好准备。
立夏的含义是什么意思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