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最后冲刺阶段该如何进行高效复习才能提高成绩经典推荐
相关文章
中考时间一步步的逼近,如果缺乏有效的复习方法,那么就难难有效的将我们的学习成绩给提升起来,这样无疑会使我们的学习压力增大,导致学习过程缓慢等不良现象,那么有哪些复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1初中复习怎么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中考最后冲刺阶段该如何进行高效复习才能提高成绩经典推荐 1
复习过程中,我们自己的独立学习过程是弥补我们在课堂中,没有及时理解与掌握的知识点,如果为了弥补之前的知识点,而忽略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就越发的跟不上与老师的讲课进度,造成该学的知识点没学,怎么学都比别人差一截的情况出现,课堂知识要尽量当堂理解当堂解决,不要将之留在接下来的学习进程中, 只有时时紧跟老师的上课效率,才能不断学习理解各种新的知识点,避免在后续的复习中,要重新回头进行学习。
中考最后冲刺阶段该如何进行高效复习才能提高成绩经典推荐 2
1.官方资料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分析》,这是官方资料,每年9月出版。解析方面最为全面最为深刻,可以完爆其它任何一本真题解析。
《李永乐历年真题解析》(北大燕园),和《复习全书》属于同一个系列。
《张宇真题大全解》是2014年问世的作品,以套题形式呈现了1987年以来所有的数三试题,其中还包括了1987-1996年数四的套题。
2.复习全书系列代表作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的《李王复习全书》(世纪金榜)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的《二李复习全书》(北大燕园)
陈文灯《考研数学复习指南》
相比《全书》,《复习指南》有点难度,刚入手数学的小白可能对于突如其来的技巧会无所适从,当然一些技巧也并不是考研必备的,比如微分算子法之类的。
3.考试中心官方资料
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分析》。此书尽量抽空看一下,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出版的几本书之一,另一本是《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年年差不多,很薄没必要买。值得一提的是《考试大纲解析》,里面有对知识点的分析,真题的考察角度权威解读。
4.教材系列代表作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线性代数》,浙大《概率论数理统计》,版本不限,推荐最新版。这些都是经典教材,是十几届学生证明过的优秀教材。
5.《某某某题》系列代表作
《基础过关660题》;张宇《题源探析经典1000题》;汤加凤《接力题典1800》;《最后冲刺超越135分》
6.单科系列代表作
《张宇高数18讲线代概率9讲》一套;《汤加凤高等数学辅导讲义》;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曹显兵《概率辅导讲义》、姚孟臣《概率统计讲义提高篇》;辅导班的各类单科讲义等。
(1)张宇系列对于概念讲解极为出色,书的质量可以。
(2)《汤加凤高等数学辅导讲义》,绿皮书,和他的强化视频课程配套。谈这本书就必定绕不开他的视频课程,可以这么说,汤加凤的高数内容题量题型相当足,方法极为丰富,囊括了历年真题当中所有的解题方法。
7.各类冲刺模拟卷
模拟卷是在真题做完的基础之上,用来练手找状态的,如果真题都来不及研究,模拟卷就扔一边儿吧。
(1)《张宇8套卷》和《最后4套卷》,难度明显高过真题,不少题目的命题角度和真题有明显出入,很多小伙伴反映“被虐了”。
(2)《李永乐400题》,一共10套卷子,难度高于真题,计算量也不小,3个小时你可能做不完。10套卷作为一个整体,基本囊括了所有知识点。作为李永乐系列书籍的一部分,《400题》和历年真题解析区分开来,因此其中不含真题(原题)。
(3)《李永乐决胜冲刺6+2》,除了2套样卷是从近几年真题中选取的以外,其余6套模拟卷由数三真题改编而成,或者由少量数一数二真题组成,是高度仿真的模拟卷。
中考最后冲刺阶段该如何进行高效复习才能提高成绩经典推荐 3
一、落实主体知识
就历史学科而言,其主体知识应该是指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它能够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集中反映了在国家制度、社会更迭、经济水平、民族交往、国家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等多方面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过程。如中国近现代史上,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等。世界近现代史上,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战、俄国十月革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美苏冷战和多极化趋势、三次科技革命等等。
主体知识的复习,熟悉教材是基础,适度练习用以巩固,构建体系有助升华,落实是关键所在。力避题海战术,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二、重视三个维度
历史知识的学习,要实现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历史,不仅要求我们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通过对学习过程的体验,逐步形成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各种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客观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其核心,是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历史思维。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考查,是课改形势下的一个突出特点。1月调考卷32题第3问,从两位政治家的主要活动和人们对他们的赞誉中,你得到了哪些历史感悟?2005年武汉市非课改区中考卷31题第3问,针对日本歪曲侵略历史的行径,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2005年武汉市课改实验区中考卷31题第3问,说说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32题第4问,对“那场战争”最想说的一句话等等,都反映了这一趋势。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大致可归纳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国家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学习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等。
三、构建专题体系
专题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将零散的知识形成有机整体。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专题,如:①民族危机与抗争(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②民族探索与复兴(a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b红色革命的探索: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
世界近现代史的专题,如: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②三次科技革命及科技进步;③两次大战及国际关系的调整(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德日法西斯化、二战、美苏冷战、多极化趋势);④历史上的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改革开放、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罗斯福新政);⑤走向统一的欧洲(拿破仑战争、希特勒扩张、欧共体、欧盟);⑥美国简史(新航路的开辟、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华盛顿体系、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美苏冷战、霸权政策);⑦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中共红色革命、中国改革开放);⑧分裂与统一(美国内战、一国两制与港澳台问题)等等。
四、形成“大历史”观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史与世界史相互交融、密不可分。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要注意转换中国史与世界史的立足点。如战争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五四运动与巴黎和会、抗日战争与二战等等。
五、关注热点焦点
复习中要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走向社会,关心社会,做到学以致用。与现实社会有关联的知识点,如宝岛问题;涉及周年的知识点,如长征胜利,西安事变,《独立宣言》的发表等等。
六、抓好基础 重点复习难题
在中考的冲刺阶段,历史复习至关重要,考生要做到心态平和、思想重视、及时行动,这样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抓牢基础,突出重点。今年试卷基础知识的比例仍将占70%,而难的题目也是基础知识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明智的选择就是要抓好基础,尤其是重点内容更要在记忆基础上加深理解。例如:知道1840年战争,同时也要认识到它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为什么把它作为近代史的开端。
构建体系,明晰线索。在全面复习考点的基础上,要学会把知识前后左右贯通起来形成网络。如:中国现代史主要的事件就可以用“新中国的成立政权巩固建设成就失误挫折伟大转折改革开放”串联起来。环绕线索组织史实,使头脑中混杂的知识有序化、系统化。
总结问题,专题复习。在冲刺阶段可以针对错误原因,把易错易混等问题汇集到一起进行专题复习。例如:记忆不准确,如武昌起义和南昌起义。审题不细致。知识理解不透彻,如对事件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区分不开。不会归纳概括,如对读图说史题把握不好概括的主旨,对材料分析题不能理解材料含义、文字表述不准确不全面。学生结合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题型训练,不但有利于纠错,更有利于突破成绩的瓶颈。
实战演练,总结方法。实战演练的习题以考察基础知识和能力为目的,以历年沈阳市中考试题难度为标准,时间安排、答题方式也要尽量与中考一致,通过演练查缺补漏、调适心理、把握答题节奏、总结答题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读图说史题和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资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此题型有一定难度,不能只是就题论题,需总结方法,如读图说史题要注意对范围的限定、用词的准确。材料分析题要先弄清题干明确思考方向,其次要到材料中找有用的信息,最后组织好语言来作答。每一次实战演练都要保证答题的规范性,要在教师讲评时总结方法,形成经验。
中考最后冲刺阶段该如何进行高效复习才能提高成绩经典推荐 4
1。该记住的定理、定律、公式、单位及单位换算、元素符号、化合价、实验现象、物质的颜色状态、生命科学中的常用名称等,一定要记住,记不住就无法答题。
2。注意科学学习的规范。如解答计算题时的格式规范、填空题的语言规范、简答题的表述规范、实验题的操作规范等。
3。及时矫正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所谓“一错再错”就是因为不善于矫正错误、不及时巩固造成的。
因此,对平时考过的试卷、作过的练习一定要及时整理、巩固,只有这样漏洞才会越来越少,复习越到后面越有信心,指望到考前几周来整理,一则时间也来不及,二则可能越看不懂的知识越多,影响到考前复习的心态,甚至导致有的同学得了考前焦虑症。
4.认真的对待每一次考试,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当做中考看待,积累应试技巧,总结考试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有的同学平时考试的时候粗心大意,指望中考的时候仔细一点、错误少犯一点,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因为好习惯是要平时培养的,在中考紧张的气氛下,这样的同学只会忙中出乱。我觉得考试成功必须具备“三心”:信心、细心、耐心。
中考最后冲刺阶段该如何进行高效复习才能提高成绩经典推荐 5
近年来,中考数学的命题主要是考查能力方向的转变,在此建议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夯实基础,再去拓宽知识面。对重要公式、定理、方法、概念、数学思想采用回忆式复习。即不看课本或练习册,在脑海里回忆相关的知识或解题步骤。
中考必考内容主要有简单的几何证明题块、函数题块、应用题块、计算题块等,对这些主干知识要进行强化运用。理解并记住一些典型方法、典型结论,逐步提高解题进度和水平。
中考最后冲刺阶段该如何进行高效复习才能提高成绩经典推荐_精选范文网




